而且还打算今晚上就行动去偷钱。
到了报名的第四天,苏老太还疑惑呢,怎么她预料的场景没发生。
才刚想完这句话,就有人上门了,是苏飞。
还挑了两簸箕的菜过来。
“苏飞你这是干嘛,给我家送菜干嘛?”
“今天地里的菜收成了,之前借你家的粮食,我家可能要用这地里的菜来还了,就是不知道你嫌不嫌弃。”
“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接下来的这芥菜我都往这边送。”
“当然这芥菜比不得你借我的那些粮食,但是还多少是多少嘛。”
苏飞挑这担菜挑得全身是汗水。
“收,怎么不收,念念还唠叨着收完白菜种这芥菜腌酸菜呢。”
“你送来正好,不用种了,你家怎么样,出钱还是出人。”
苏飞坐下叹了口气“出人,大旱时,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去买粮食了,哪有钱,让老大去吧。”
知道老苏家有钱,但是苏飞也没好意思开口借。
因为她自己都说不清什么时候能还上。
五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八壹中文網
苏老太点点头没说要借钱给她。
等苏飞走了,苏老太就赶紧让三个儿媳妇出来洗菜去晒了。
苏念念现在则是在房间里面锁好了门提炼细盐呢。
梁氏心里也担心着自己娘家,她家就一个弟弟,大旱家里又没钱。
上次老三只留了三两银子,怕是干旱也花完了。
这徭役的事难不成要把她唯一的弟弟弄出去。
万一出个什么事,家里怕是要垮。
不止梁氏担心,何氏李氏也是一样,不过谁都没有先开口。
怕被苏老太骂死。
就等着谁先沉不住气呢。
时间一天天的过,梁氏还是没忍住“念念啊,你在干嘛?”
苏念念也在帮忙腌制酸菜呢,拿着盐用小手搓搓搓。
“娘,这两天你干嘛了,老是看我又不说话。”
说实话,苏念念其实是真没想起她外婆来,不然也不会不知道她娘想什么了。
“念念啊,你想外婆了没?”梁氏也蹲在她旁边小声的道。
这么一说苏念念就懂了“娘想去外婆那里看看?想知道服徭役的事?”
“那就去啊。”苏念念一猜就知道她娘这是担心娘家了。
“这不是怕你奶骂吗?你外婆家里你也知道了,哪有什么钱,你也就一个舅舅,所以我想拿五两银子回去你觉得行不?”
“那我去跟奶说?还是我也要去?”苏念念问。
“我想着明天后天你哥哥他们不用上学堂,我想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外婆,让你们外婆高兴高兴。”
“趁着现在没收到猪,还能走得开,不然以后忙起来可就不行了。”
“而且也快中秋了,我中秋不能回娘家过,那提前回去也好啊。”
梁氏说了一大堆的因为所以而且,苏念念也懂了。
“行,那我和奶说。”
苏念念蹭蹭蹭就去给苏老太撒娇了。
梁氏注意着那边动静,一边接手苏念念的活。
好一会苏老太才站起来,看向梁氏,在苏念念看不到的面容时,苏老太瞪了眼梁氏。
“也快过中秋了,该回娘家看的,就回去看看,趁着现在没收到猪,去两天就好回来了。”
何氏李氏听了也高兴“娘,那我能明天回去一趟吗?”何氏道。
因为她觉得她是大嫂,要回也是她先回。
“随便,每人两天,明天一起回都行。”
“不过老二家的,你要回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给我看着你的肚子,你的肚子要是有任何差池,你也别回来了。”
“反正生不出儿子,还回来干嘛?”
就李氏一个人被批评,这不又委屈上了。
“明天要回去那还不把这芥菜赶紧腌起来。”
苏念念朝她娘笑了笑,搞定。
何氏则是还愣着,看了看梁氏张了张嘴吧。
看见梁氏什么都没说,她也不知道该不该张这个嘴。
是的,她想问问苏老太发不发奖励,她还差点钱才够五两银子帮助家里。
不过三弟妹都没开口,她也就作罢,看看家里能有多少钱再说。
第二天苏念念一家六口就叫了驴车开始出发了。
还别说,今天天气正好阴天还有点风,有苏念念在,大家也没喊热。
因为早上太阳都没出来就出发,苏念念他们也不担心太阳下山前到不了。
所以到了镇上他们又停了下来买包子吃了。
“这肉包子真是太好吃了。”
“嗯,我这酸菜包也很不错。”苏念念这次聪明了,没再要肉包。
这酸菜很是合她口味。
这次他们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梁氏也戴上了上次买的首饰。
一家人格格不入的坐在驴车上。
他们也就坐驴车坐到了镇上,吃了包子打算再换辆驴车继续出发。
苏念念则是盯上了卖马那地方的马车。
这边镇上卖马的地方有两家,但是马可不是像驴那样好卖的。
很多时候一个月也未必能卖出一只马。
所以卖马的人又是怎么赚钱的,就靠着这些马,轮着让它们运货,载人。
所以这里的马有装了货架还有车厢。
苏念念已经用精神力听到了价钱了,比坐驴车多一些。
但苏念念觉得不贵,还能省了很多的时间。
所以苏念念决定坐马车去。
“娘,我们买点东西去看外婆,然后坐马车去吧。”苏念念道。
“坐马车?”
三兄弟眼睛都亮了,他们还没坐过马车呢。
看着远处高大的马匹,三兄弟都期待了。
“坐马车可是很贵的。”梁氏当然知道坐马车的价钱。
有一次她有急事回家,然后去问过价钱,不过还是被价钱给吓退了。
“没事,我有钱,我们坐马车去能省不少时间,而且马车还有车厢,也不怕晒。”
“还能再去买点东西带上一起走。”
驴车有点小,他们一家六口坐上去就已经很挤了。
连背篓都是放在胸前。
而且他们六人体重加起来就不轻,驴车走得更慢。
“那行,我去问问价钱。”苏老三就跑去那边问价钱。
一会人就跑回来了“问过了,一百二十文钱走一趟,这还是因为我们孩子多,不重。”
“这样子他们的马就不会拉得那么费气,不会累着他们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