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村和向阳村的人看见这些招摇的外村人恨得牙痒痒。
“真是的,你们吃饭就回自个儿家吃,跑我们村看啥子?!还捧着个饭碗蹲在地上勾引我们,要不是我们正急着下地工干活,早就把你们的脸揍红了!”
红星村和向阳村两村年轻的村民们对这事儿气得面红耳赤的,对村里的老支书和大队长都有了一些想法,怎么他们村的小食堂不和别的村一样,放开了吃,放开了喝?!
白大山对群众的意见进行了积极的采纳,他也没做别的,只是把红星村辈分高、年龄大的几个老祖宗叫出来商量了一下,等那些老人回去之后就把家里的几个孩子叫出来骂了一顿。
“咋滴,这日子过着过着就飘起来了?!还抱怨大队长不给你们开放小食堂了,我瞅着你们是想要屁吃!人家大队长好心好意地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就是为了咱红星村能够吃得饱,你们可倒好,尽扯后腿了!”
老祖宗们对底下的孩子们来了一次爱的教育,终于把这群心思摇摆的小崽子们给按住了。
满载而归的白梦骑着一辆银光闪闪的凤凰牌自行车大摇大摆地驶进了村子。
村子里在小道旁玩耍的孩子们一个个地站了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白梦——身下的自行车,突然兴奋地大叫了起来。
“自行车!车车来了!”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红星村突然热闹了起来。
一群毛孩子跟在白梦的后头欢乐地跳来跳去,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自行车,若不是骑自行车的白梦对于他们来讲太过陌生,这群毛孩子早就上手摸了。
白梦回到家后,潘枝花正待在家里头打扫卫生。
“梦梦,你回来了啊!”听到声音,潘枝花便焦急地拿着抹布走出了房门,一出门她就看见自个儿闺女竟然还骑着一辆闪闪发光的自行车回到了家门口。
“哟,这自行车哪来的?”潘枝花急匆匆地跑到自行车的前头,两只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一副想摸却又不敢摸的样子。
“娘,这是我刚从城里买的车,以后我上班就用这个车,周末不上班的时候哥哥也可以拿去用。”白梦对着潘枝花解释道。
“哎呀,这是你买的呀?!你这傻闺女儿,有钱不好好攥在手里,偏偏去买这些东西干嘛?这不是平白招人的眼吗?!”
潘枝花说是这样说,可瞧着她用手小心翼翼摸着车头的样子,就知道她心里也很为女儿高兴,这可是自行车啊,她这辈子还是头一次见到呢!
白梦没有回嘴,她从前头的黑色车篮子里拿出来一袋用黑色塑料袋装着的猪肉递给了潘枝花。
“闺女,你这是又买了什么东西?”潘枝花瞧着手中沉甸甸的黑色塑料袋,满脸心痛地说道:
“唉,你这闺女,我怎么说你都不听。花钱大手大脚的,别把钱都花在娘家了,你自己的傍身钱也要好好存着,以后遇到了事儿也不怕没钱。”潘枝花苦心孤诣地劝解道。
“行,我知道了,娘。”白梦点了点头,又从车篮子里拿出了一大袋黄澄澄的小熊饼干,交到了潘枝花的手中,“这是我特地给你买的,闲着没事儿,可以吃上两口。”
潘枝花瞧着女儿又拿出了这么一大袋的饼干,心疼得不得了:
“嘴上说着知道了,知道了,可是这行动上还是没有改。我知道你想着我和你爹,你有这份孝心就好,以后钱就都留着给你过好自个的日子就行了。”
说完潘枝花又从厨房里拿出了一袋子白面粉,她将面粉倒进铁盆子里,一边倒着水,一边和着面,嘴上还和白梦聊着天。八壹中文網
“梦梦啊,中午娘给你烧一顿好吃的,就那疙瘩汤,加点肉丝儿和香菜再拌点我前些日子炸的辣椒油,那滋味儿别提有多香了。”
潘枝花对自个儿的手艺很有信心,她对着白梦连连保证道。
“对了,娘,村里头办小食堂的事有眉目了没?”白梦好奇地询问道。
“你爹对这事儿可上心了,经过和大队里的其他干部商量之后,他们决定就把小食堂暂时安顿在大院里头,那空的地方多,也坐得下这么多的人。”潘枝花回答道。
“那食堂怎能分饭?吃到饱的那种吗?”白梦接着问道。
“怎么可能让你吃到饱,这样胡吃海喝下去,日子还过不过啦?!”。
潘枝花伸出手虚点了一下白梦的额头,“得亏你昨天给你爹提的几个建议,我瞅着要是真和其他村子一样胡吃海喝,没过半年,大家都得饿肚子了。”
白梦想了想,对着潘枝花说道:“娘,咱们这儿不是有一阵子没下雨了吗?你说来年的收成会不会出现问题?你要不要去黑市买点儿粮食存着以防万一?”
潘枝花一听闺女儿这么说,沉思了一会儿:
“你说得对,有备无患嘛,粮食还是存在自个儿家里头安心点儿,再说因为办小食堂的事儿,咱家的大部分的粮食的交上去了,我手里头没粮食心里还真是慌得很。
得,明儿个我就拿钱让你大哥二哥一起去县城里的黑市瞅瞅,看看能不能买点儿粗粮回来。”潘枝花说道。
白梦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娘,纺织厂临时工的名额你准备给我的哪个哥哥?”
“这事儿还没确定下来,晚上你的两个哥哥嫂嫂都会回家吃饭,届时再决定,不过你放心,无论是哪一个得了这份工作,都要给你五百块钱充当买工作的钱。”
潘枝花一边揉着面粉,一边对着女儿说道,“我知道你也不容易,听娘的,忘了那个白眼狼好好过日子,以后遇着合适的就说一声,妈和你好好商量商量。”
“我知道了,娘。”白梦帮着潘枝花递着碗筷和辅料,心中淌过一阵暖流,这就是来自亲人的关怀吗?
……
夜晚降临,白家所有人都回到了老宅,齐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