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战争四起,外有夷敌,内有民乱,各地大旱,百姓民不聊生。
李自成幼时家境贫寒,被父母送进寺庙当了和尚,靠给地主牧羊度日,十几岁时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终在银川府驿站当一驿卒。
后丢失公文被裁撤,欠下了债,因无力偿还,杀死债主。偏逢妻子与人通奸,气急败坏之下杀死妻子。背负两条人命,无奈投军。
因英勇善战,李自成名声大起,高迎祥兵败,率残部投靠,便被推举为“闯王”。
陕西大旱,崇祯朝廷不但未减免赋税,反倒增加,李自成抓住机会,提出“均田免税”口号,瞬间得到百姓拥戴,攻下大片土地。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于长安称帝,定都长安,立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三月十九日,大明兵部尚书张缙彦打开北京大门,大明都城最终攻破,崇祯皇帝杀掉所有妻儿,于景山自缢,随即,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由此灭亡,华夏,正式进入大顺永昌时间。
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被李自成以开国国公收买,将关外清兵死死守住,自此顺清两国多次交战未果,彻底僵滞。
永昌三年,明孽几乎消灭殆尽,只剩逃往远在南越残部与隔海相望的东鲲小朝廷苦苦支撑,李自成长松一口仙气,遂还都长安。
……
永昌一百二十六年春节,李弘熙站在宫墙上望着底下百姓自发举办的社火表演,觉得这个宇宙太过奇妙。
他是一名重生者,已经在这个世界待了十五年,当从李贵妃肚子里出来的那一刻,便知道,自己投了个好胎。
父亲是大顺王朝的第五代皇帝,七年前,一场刺杀结束了他父皇年轻的性命,那时他虽然只有七岁,但在父亲的三个儿子当中,他的年纪最大,对比起来也是最为聪明伶俐,加上自己母妃的娘家支持,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皇帝的最佳人选,顺利登基后,李贵妃也母凭子贵成为了当朝太后。
李弘熙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享受万人敬仰,让世间所有的人都匍匐在自己脚下高呼万岁,做天下最有权力的男人。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亲生母亲似乎受到了武后的启发,隐隐的有了当女帝的心思。
十四岁时,按照常理,他本应亲政,但自己的生母却以年纪尚小,难当重任为由拦下,那天,十几位帝党大臣以死相逼,太极殿上口若悬河,却没有达到任何的效果,最后不知怎么,一个个身体都坏了下来,不到一个月便相继去世。
而他一直居于宫中,受到层层的限制,身边无可用之人,想要反抗,便是痴人说梦。
直到三个月前,他的好母后突然得了风寒,本以为是个小病,但经历过一个月的调理就是没有好转,反而不断加重,十几位太医联手医治,绞尽脑汁,翻阅了所有的古书也没有找到能够治愈的方法,直到母亲一口老血喷出,再也没有醒来。
太后死了的消息一时间在朝堂上惊起千层浪,那些隐藏起来的帝党们瞬间摊牌,李弘熙顺势亲政,目前,已经有一个月了。
此时的大顺并没有天下太平,奋五世之余烈也仅仅是让百姓们过得好了一些,休养生息的时间太久,都让兵卒们快要忘了南越残部与东鲲小朝廷,目前朝堂之上党派林立,自己刚刚亲政,还没有将实权完整的抓在自己手里,例如西大营的长安城守军目前还在自己的亲舅舅手上。
近期,镇国候姚启越又从边疆传来了消息,藏府喇嘛沙玛尔巴与廓尔喀部大臣有密切的往来,可能有造反之心。
作为穿越者的李弘熙当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廓尔喀战争作为乾隆皇帝十全武功的最后一项,震慑了整个英吉利,为后来的华夏赢得了四十余年的和平时间。
他再活一世,当然不会让自己国家的未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绝对不能让子孙后代喊出复兴的口号,因为华夏本身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而今天,他要迈出自己的第一步,便是彻底击败自己的亲舅舅,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李弘熙呆呆的看着宫墙下正在热闹的百姓,不禁想到,要是有一天,百姓们都能过上像今天这样热闹祥和的日子,那自己的可真是功过三皇,绩盖五帝,青史留名。
“陛下。”
兵部尚书陈国忠来到了李弘熙跟前,弓着身子轻声说道:“羽林军和禁卫军都已准备妥当,陛下可以放心了。”
李弘熙点了点头:“陈尚书辛苦了。”
“哪里哪里,陛下这么多年忍辱负重,都是老臣无能,愧对于先帝嘱托,让朝政被太后把持多年。”陈国忠用袖口擦了擦他那干涩的眼睛,装模作样的样子让李弘熙有些想翻白眼。
“要不给你抹点唾沫?”李弘熙悠悠的说道。
陈国忠一整个尬住,这么煽情的时刻,他的亲亲陛下为什么要戳穿他,君臣之间难道真的没有友情了吗?
“哈哈……陛下这话说的,老臣竟无言以对。”
李弘熙笑了笑,眼前的这个小老头名字虽然响亮,但身体却十分干瘪,听说那是被饿出来的。
以前在小村子里疯狂刷着科举真题,白天还要随父亲下地干活,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营养不良,最后才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成为了国之重臣。
而自己只不过是有一个好爹,论起努力,根本比不上陈国忠的万分之一,这样的人值得他去敬佩,纵使以后哪怕犯下了再大的过错,也不会被抹去了前半生的奋斗,只能说是误入歧途。
李弘熙拉上了陈国忠的袖子,语气坚定的说道:“今日成败在此一举,你我君臣二人切不可焦躁。行了,时辰差不多了,动手吧,记着,西大营所有五品以上的将军全部处死,一个不留!”
李弘熙赏给了陈国忠一杯御酒,算是给他壮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