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去公安局,我不是坏人。小妹妹,对不起,刚才是我错了。”小胖子哭唧唧地说。
李雪娇哼了一声,这才松开了手。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浪费她时间。
“没······没关系。”王大妮细声细气地应了一句。
娘说过,做人要有礼貌。
别人说“谢谢你”的时候要回答“不用谢”。说“对不起”的时候要说“没关系”,王大妮记得牢着呢!
“这小姑娘可真懂事。”
“人家当娘的教得好,不像那李家小子。”
“是啊是啊,陈红玉那女人自己就是一盏不省油的灯,还想让人家孩子明理?”
围观群众又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李雪娇拉起王大妮的手,正准备走人,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闺女,你怎么在这儿?是不是来找我的?”
李雪娇定睛一看,不是老熟人李锦山大爷又是哪一位?
“老头子,你来啦?”抱着孩子的大娘见到李锦山,神色间有些激动。
“你叫我来我能不来吗?老娘们家家的,说话还真是不用脑子,净是说些废话。”李锦山啧了一声,说。
李锦山下车后,遇上了个熟人,两人在路边聊了许久,这才来迟了。
李锦山对李大娘的态度不算好,李大娘却不以为然,看着李锦山的眼神里,满满都是喜意。
这近一年的时间,李大娘又是伺候怀孕的儿媳妇,又是伺候儿媳妇坐月子,接着又个是带孙子,整个人忙得像是陀螺一般。
儿媳妇李红玉对李大娘的态度不算好,李永平不在家的时候,李红玉不但对李大娘没好脸色,还经常挑剔李大娘做的饭菜不好吃,或者是没看好孩子之类的。
这样的日子,李大娘早就过够了。
她想回家,又怕儿子不放人,只好打电话叫李大爷来县城接她。
“李大爷,我不是来找你的,我带着大妮从这里经过,被你孙子给缠上了。”雪娇笑了笑,说。
世界很大也很小。
李雪娇怎么也没想到?小胖子居然是李大爷的孙子。
“大宝他又调皮了?唉~!我家儿子儿媳妇工作忙,没时间管大宝,我要带大宝去我们秀水镇生活,儿媳妇又不让。这一天天在外面晃荡,能变好才怪!”李大爷满脸怒气。
“爹,您这话我可不爱听,我和永平工作忙,您就不能来县城住吗?”这时,一个穿着黑色呢子大衣的女人走了过来,说。
女人正是李大爷的儿媳妇陈红玉。
陈红玉在县服装厂当车间主任,服装厂忙起来的时候,经常加班。
下班后,陈红玉累的连动都不想动。
哪有时间和精力管孩子啊?
李大娘管教孙子,陈红玉又不乐意。小胖子长成如今这性子,大多数还是陈红玉的原因。
“这事咱们回家再说。”李大爷不高兴地拉长了脸。
当他不知道儿媳妇心里那点小九九呢?不就是看上他在县城里还有一些老关系在吗?
让他来县城住?儿媳妇是想让他来县城找找那些老朋友,给她和永平多铺铺路。
“行,咱们回家吧!”陈红玉说完后,眼神锐利地在李雪娇母女俩身上扫了一圈。
见李雪娇母女穿着陈旧,陈红玉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难道又是公公婆婆那些乡下穷亲戚?
这是在乡下日子不好过,进城打秋风来了?
想到这里,陈红玉装作没看见李雪娇似的,昂起头往小区大门走去。
“闺女,走,进大爷家坐坐。”李大爷热情地招呼着。
“不了大爷,我还要去亲戚家,下次有机会再来找您。”李雪娇婉言谢绝。
陈红玉毫不掩饰自己对李雪娇的不屑,李雪娇才不会上赶着去被人嫌弃。
“行,那你下次有空可要来哈。”李大爷见李雪娇态度坚决,也没再劝。
自家人知自家事。
陈红玉那个女人,一向眼高于顶,只结交对她有好处的人。对于李雪娇这样的乡下人,陈红玉是看不上眼的。
李雪娇真去了,说不定还要受气。
去城南的路上,李雪娇又卖了三十个鸡蛋。
母女俩的打扮太乡土了,就算李雪娇不做声,也有想买农产品的大妈会往前凑。
这么一耽搁,李雪娇母女俩来到城南棉纺织厂时,已经快中午了。
李雪娇来的不巧,李小珍不在。
门卫是个五十来岁老大爷,姓张,一只脚走路的时候有点跛。
听说李小珍不在,李雪娇有些失望。早知道她就先打个电话给李小珍约一下时间了。
李雪娇不是不想打电话,实在是这个年代的电话费贵的离谱。
秀水镇到青山县,坐一趟车来回车票钱一块二。打电话的话属于长途电话,一分钟八毛钱。
而且只有镇上的邮局才有长途电话可以打。
大王庄的大队部也有一部电话机,王老根看的严严实实的,只准接,不准打。村民们要打电话,只能去镇上的邮局。
“闺女,李小珍娘家长辈过世了,她和丈夫请了三天假,一起去她娘家奔丧去了。”张大爷说。
“啊?小珍姐娘家出事了?我早上来的时候还没听说呢!”李雪娇有些失望。
“电话是一个小时前打来的,李小珍夫妻俩刚走,最多半个小时。”张大爷看了看李雪娇身上带着补丁的蓝布褂子,面露同情。
张大爷以为李雪娇是来打秋风的。
这个年代,工人的日子比农民好多了。
农民靠天吃饭,年成不好的时候就会饿肚子。
工人就不一样了,旱涝保收。
每个月成年人有三十斤,小孩子二十一斤的供应粮,虽说不能敞开了肚皮吃,但是肯定饿不死。
因此,有些农村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会来厂里找当工人的亲戚借钱借粮,这样的事,张大爷一年都要见到好几回。
“这还真是不巧。”李雪娇看了看手里的篮子,有些尴尬。
早知道李小珍不在的话,刚才李雪娇就把鸡蛋给卖完算了。
买鸡蛋的大妈追了李雪娇好长一段路,非要李雪娇把篮子里的鸡蛋全都卖给她。
李雪娇费了不少劲,才摆脱了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