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和尚骂贼秃,我不聋不傻,用得着你给朕作主吗?”
朱棣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太子朱高炽吓得一个激灵,立马跪了下来。
“请皇上降罪。”
朱棣没有理会,负手在殿内踱步,边说边道:
“稚子卖输粮,大明的税收不高啊,以至于卖口粮的地步?”
“哪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哪里的牧民啊?有灾情没有上报朝廷?”
朱棣说着说着,自己便笑了几声。
于谦坐在地上,昏昏沉沉的说道:
“皇上每次远征,各地官府都加赋税,无所不用其极!”
“如今河南又闹了灾荒,朝廷赈灾的粮食,却迟迟拨不过去。”
说到这里,于谦猛地站了起来,似乎要要在这里说个痛快,大喊道:“愿皇上收敛好战之心,与民更始,施恩于天下。”
闻言,朱棣有些怒了,朱棣环抱双手,反讥道:“胡说,你江南一地的百姓,还能卖口粮活下去,那边关的百姓呢?真是腐儒。”
一时之间,于谦竟不知如何作答。
这时候的于谦,还只是个书生,缺乏历练,看问题看的不够全面。
朱棣从刚才的对话之间,也渐渐看出来了,这人的确是个人才,敢于当面冲撞自己,若是好好调教,未来也许是一代名臣。
如此愤世嫉俗,看不惯朝中的所作所为,这赈灾的事情,交给此人倒是个好人选。
不得不说,朱瞻壑提供的这个人选还真没毛病。
朱棣看了一眼朱瞻壑,朱瞻壑拱了拱手,点头回应,朱棣也点了点头,而后看向于谦道:“刚才听你说了这么多大话,什么让我施恩于天下,什么不肯报灾荒.....也不知道你不是一个赵括谈兵之辈,眼下河南灾荒,国库空虚,我问问你,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于谦想了半天,摇头道:“学生愚昧,并未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哦,你也想不到好办法,那你如何能批评朕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不应该学过了吗?”朱棣道。
于谦一下被怼到痛处了,拱手道:“这问题,学生得回去好生琢磨一番,想一个策略。”
朱棣摆手道,“不用想了,已经有人想好了。”
他指了指朱瞻壑:“你跟于谦说说吧。”
话音落下,于谦愣住了。
什么?有人已经想到了对策?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赈灾是要真金白银,粮食输送过去,国库空虚能有什么办法?
他的目光落在了朱瞻壑的身上,见朱瞻壑穿着朱红色蟒袍,便知道这是皇孙,听闻圣上有一圣孙名为朱瞻基,他便拱手道:“见过皇孙,皇孙便是朱瞻基吧?你真能想到办法?”
朱瞻壑摆了摆手,纠正了一下:“我是朱瞻壑,汉王朱高煦的儿子。”
造反的那个汉王?.....于谦没有说出口,拱手道:“见过二皇孙,请二皇孙指教。”
朱瞻壑的确是第二大的皇孙。
被叫做二皇孙也没有毛病。
“于谦先生不用多礼,是我想到了赈灾的策略,本来我是想亲自去的,不过皇上说我不得离开京城,所以便推荐了先生您。”
朱瞻壑表现的极为有礼貌,对于民族英雄,该有的尊敬还是要有的。
上一辈子,朱瞻壑还去瞻仰过于谦的故居和墓碑,墓碑上刻着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没想到,这辈子和这样的人物见面,实乃幸事!
接下来,朱瞻壑开始把刚才跟朱棣讲得策略,跟于谦细细讲了一遍,还说了一些具体细节。
于谦越听越兴奋,仿佛灾民们马上就要吃上饭了。
“好!太好了!没想到皇孙竟然能想到这般法子,我于谦自愧不如。”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攻心计啊!”
听完过后,于谦夸赞连连道。
他这个人认死理,好就是好,不好就是皇上也要怼。
“于谦先生,这次我推荐您去处理这件事情,莫要怪我唐突了。”朱瞻壑礼貌到。
“让我去处理.....”于谦有些惊讶,自己何德何能,只不过刚考中状元罢了,还没开始当官,就要去处理这等大事?
“于谦,还不快谢过二皇孙。”朱棣在一旁说道,他这是默许了于谦。
闻言,于谦心中一喜,对着朱瞻壑一拱手道:“谢过二皇孙。”
不过,他的心中有些莫名其妙,自己跟朱瞻壑非亲非故,又从未见过,他为什么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举荐给自己?
“于谦听旨。”朱棣突然开口。
闻言,于谦收起刚才的姿态,跪地听旨。
“如今河南水患,受灾百姓已达三十万,命于谦为钦差大臣,前去河南赈灾,稳住局势两月,不得有失。”
“臣领旨谢恩!”
于谦领了旨,便能自称为臣了。
“起来吧于谦,你也不用去翰林呆着,直接去吏部报到,先去督察院挂个监察御史职。”
朱棣招了招手道。
于谦性情刚烈,连自己都敢怼,朱棣觉得让他去当御史再适合不过了。
而且监察御史虽然只是个正七品的芝麻小官,却职责专属察纠内外百司的官吏,有明章露面弹劾,密封奏章弹劾的职责。
历来去办事的钦差大臣都是督察院派出去的官员,官位虽小,却是能震慑地方品级高的官员。
“这赈灾的十万两银子,从何而来?”于谦拱手问道。
“明日,你去找朱瞻壑,他出!”朱棣道。
“皇孙出?”于谦有些疑惑。
这朝廷赈灾怎么让私人出钱?而且这可不是小数目。
朱瞻壑露出苦笑道:“没错,我出!”
“那后面朝廷拨的粮食呢,从何而来?”于谦揽了事,责任在肩,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大有彻底问清楚的架势。
朱棣又一指朱瞻壑,道:“我派兵,他种,种不出来,砍他脑袋。”
朱瞻壑又是露出苦笑,点点头道:“没错,我种。”
于谦当即对朱瞻壑佩服的五体投地,拱手道:“国家有难,二皇孙出钱、出力、出粮,于谦我深感敬佩!”
朱瞻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