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迁都北京(1 / 1)

时间过得特别快。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

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因为有了高速公路,朱棣这一路迁都格外的顺利。

“这路,是朱瞻壑那小子修的?”

“这路真不错,不过,为何是黑色的?”

朱棣看着脚下的路,赞不绝口,马车一路上十分平稳,丝毫不颠簸。

这些年,朱棣除了征讨了几次北方,很少出宫,他知道朱瞻壑在全国通了路,但不知道是这种路。

“皇上,这这叫沥青路,两边还有渠道,下雨不会积水,日晒雨淋也不不容易塌陷,下面是石子,中间是油布,上面铺了一层沥青,走起来不硬不软,平坦无比,适合马车行走。”一旁内阁大学士杨荣说道。

“沥青?沥青是何物啊?”朱棣问道。

“沥青是煤炭烧成的。”杨士奇在一旁解释道:“山西的煤炭都被卖到云南去了,听说是搞什么大炼铁,做铁路。”

一行人陪着朱棣,下了马车,在马路上几人交谈。

“大炼铁?做铁路?”

朱棣笑着摇摇头:“真是搞不懂,朱瞻壑这小子,到底在云南干什么,有机会我得去看看。”

“对了,前几年沐晟弹劾朱瞻壑,说什么朱瞻壑在云南大发其财,有这回事吗?”

杨荣,杨士奇几人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好了,待彻底迁都之后,朕再打探打探吧。”

说完,朱棣就上了马车。

一个月后。

朱棣终于心满意足的,来到了燕京!

这么多年,迁都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一进入燕京,朱棣喜上眉梢,还真是热闹,人来人往,到处充斥着商人的身影。

这里原本人口是不多的,很多民夫在燕京做完皇城后,索性也懒得走了,就在当地落户。

人就多了起来。

这日。

皇宫一切安顿好后,朱棣心情十分愉悦,换上了便服,带着几个心腹,出来走走。

当年,他还是燕王的时候,就住在这里,没想到十年过去,这燕都变得比先前繁荣了无数倍。

“这么多商人,朕本来还想,去江浙一带,迁一些商人过来,看来此举多虑了。”

“皇上,这些不少都是云南的商人,他们听说陛下迁都,加上有云南通燕都的商路,不少人都跑来燕都做生意。这些人一年前就来了,不少人在这里购房产,购商铺,经济一下就繁荣起来了。”

兵部尚书杨士奇笑着解释道。

“朕知道,要致富,先通路嘛。”朱棣笑了笑,他早就听说朱瞻壑修路打的口号,如今一见还真是如此。

若不是朱瞻壑这小子,修通了从云南到燕京的道路,估计燕京现在不会如此繁荣。

但这小子还真是聪明,知道自己要迁都,先修的是来燕京的路,南京的路,反倒是后来修的。

不过,见到燕京如此繁荣。

朱棣不由得有些心满意足。

“陛下,要不要去各处瞧瞧?”杨士奇道。

“好!正有此意!”

虽说迁都已有些时日,但朱棣还从未在大街上逛过。

如此,几个人便乘坐马车,来到了最繁华的前门大街。

朱棣随意逛着,其他几个人则是跟在屁股后面。

“卖羊肉串咯...”

“呦呦,煎饼果子,要不要来一套。”

“关东煮喽!关东煮喽!”

叫卖声不绝于耳,来往行人不少人都在消费,看到这热闹的情景,朱棣不由得会心一笑。

“哈哈哈,极好!你们看我大明,是否如同大唐盛世一般繁华。”

杨荣点点头道:“朱...朱先生,这盛世,大唐也比不了。”

其实,不止是燕京。

云南现在成了无数人打工的圣地,大家都去云南打工赚银子,银钱不断的流动,不知不觉中,经济回暖。

特别是燕京,朱瞻壑曾经说过,天子脚下,房产必涨。

大家赶紧去买房,绝对不会亏钱。

这样的话,从朱瞻壑口中,一传十,十传百,马上就成为了致富圣经,人们纷纷效仿。

谁的话都可以不听,朱瞻壑的话可不能不听啊,人家可是一手带出来无数的富翁。

“这镜子竟然如此清晰?”朱棣走进一家装修不错的店铺,是一家镜子店,仔细一瞧,分毫毕现,如同直接看人一般,连颜色都清晰的照应出来,纤毫毕现。

“老板此乃何物?”朱棣大惊道,这样的好东西,皇宫里面竟然没有?也是这玩意好像在应天没看到过,可能只有燕京才有的买。

店铺里的老板一见来客人了,立马笑脸相迎:“这位爷您好,这是水银镜,这可比铜镜更好啊,客官真有眼光,买一副回去送给夫人,绝对好用,咱这里有试衣镜、化妆镜....”

“怎么卖?”

朱棣拿起一面圆镜,左瞧右看,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真实的面孔,不由得心潮澎湃。

不过,显得有些老了,朱棣看到自己两鬓的白发,在铜镜上可看的没有这么清楚,他顿时没有了买此物的兴趣,不过,价格还是问了问。

“客官,您手上的这面镜子,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倒是比铜镜还便宜一些。就是不知道结不结实。”

想到这,朱棣将镜子往地上一丢。

“哐当”一声。

镜子瞬间四分五裂,心中得到了答案,不如铜镜结实,有好有坏吧,这玩意有些脆。

“客官,您这是....”

朱棣一掏口袋,掏出二两碎银子,丢了过去,“拿去吧,这破碎的镜子,算我买的。”

“谢客官。”老板撇了撇嘴,心想真是个怪人,不过给银子就行。

“朕老了啊。”

出了门,朱棣感叹道。

要不是通过这面镜子,朱棣还不觉得自己老了。

可那面镜子,将他的皱纹,白发照了出来,朱棣不由得有些感慨,岁月不饶人啊。

随后,朱棣行走在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家,上面挂着“钟表店”的店铺。

“钟表店?这是个什么?听意思是能看时间?”朱棣好奇问道。

杨荣也皱了皱眉:“不如进去瞧瞧?”

朱棣点了点头:“好,那就进去看看,我倒要看看,这个所谓的钟表店究竟是个什么。”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吃货唐朝 重生之辰时携手天下锦绣繁华 大明庸医 平安县城之战,我无敌了 绝品特战兵王 女权世界之不做膝下君 战国大秦商 盛唐纨绔 从珍珠港开始崛起 逆写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