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吃了早饭才浩浩荡荡出发去城里。
一共坐了两架马车,还有些挤,小些的孩子只能由大人抱在膝盖上。
丰宁村也是归属于镇上的,只不过距离府城更近,所以村子这些人基本都直接去城里。
路上也碰上不少进城去买年货的人,都和林家一样,把家里最好的衣服穿在身上,头上也带上最漂亮的头花,一家一家结伴进城。
马车刚出到村口,就遇上了也要进城的里正一家。
里正家也是集体出动,不过除了赶车的里正大儿子,别的都坐在马车里。
他们家的马车车厢还是叫林父他们做的,跟林家的十分相似。
三辆马车一前一后往城里走去,至于别的村民,则要么是走路去,要么是坐村里人驾驶的牛车去,二文钱一个人,倒也不贵。
像林家这种有这么多匹马,有这么多辆马车的,在村子里,基本上找不出第二家。
林笑儿提议大家去银楼买些首饰,他们人多,买的多,兴许还能便宜些。
再说了,忙了这么久的时间,家里女人都没买过一样饰品。
而以前家里有的那些,基本都在逃荒的时候卖掉买粮食吃了。
每一房的银子都是按人头分配的,除了留足公中需要的,其他的银子都每月按人头分配好。
人多的,分到的银子也多,并且不管年纪大小,都这么分。
这也幸好林家人没有那偷奸耍滑不干活的,不然这么个分法也不公平。
林笑儿这提议,可说到大伯娘心里了,大伯娘是个爽快性子,“可不是,就应该去买些好看的,我们也打扮好些,看到府城那些人家打扮得这么漂亮,可真是有些心痒痒的。”
“也好,正好也给芳儿买些首饰做压箱底用。”二伯娘也附议。
两个挺着大肚子的堂嫂,也说可以去看看,给即将出生的孩子买块长命锁。
大家目的地一致,男人那边马车上,也有别的目的地,不过他们去哪里,林笑儿他们就不管了,反正已经约定好中午午时在悦来酒楼碰面。
林玉溪今天给家里的女人们做车夫,叫他往哪儿去就往哪儿驾车去。
他天天在城里同外人谈买卖做生意,自然也知道哪家银楼买的东西好,价钱实惠。
把林笑儿他们送到银楼后,就先去悦来酒楼定个包房,他们家那么多人,悦来酒楼生意又那么好,不提前预定担心到时候都吃不上饭。
十多个人进了银楼,一下来就上来了好几个伙计。
林笑儿一眨眼就发现这银楼的特殊之处,所有货柜竟然都已经用上了玻璃,是个有眼光的。
玻璃的货柜,让客人一眼看过去就看得清楚首饰的款式,也不用他们看一款拿出来一款。
“哇,这么多玻璃,你们几个小的,可别乱跑,把玻璃弄碎了可赔不起。”大伯母对着家里两个小孩嘱咐了几句。
林家三房的女人已经各自分开,一房一房呆在一起,各买各的。
林母带着叶晴和林笑儿站在柜台前,让她们挑选想要的东西。
“娘,你先选,你不选我们怎么好意思买嘛。”
“对啊,娘,我们先看你的。”
林母被女儿儿媳一人拉着一个胳膊,家里现在的情况她也清楚得很,趁着过年的时候,买就大家一起买。
“行,娘也很少来城里,不知道什么款式好看,你们帮娘一起看看。”
叫伙计给介绍了下林母这个年纪适合佩戴的饰品,又拿出来试了试。
最后挑了一个金簪子,一个银手镯,还有一对金耳环。
“买这么多?是不是不大好?”林母看着这么多,心里直打鼓,银的还好说,便宜些,可那金子的,可真的不是一般贵。
“娘,你放心,我不用你荷包里面的银子,你女儿可赚了不少银子。”林笑儿偷偷在林母耳边说。
林母看着这个女儿,也不知道如何说是好,女儿身上有很多秘密,到底赚了多少银子,她其实也不明白。
“不用,你的银子你自己收着以后做嫁妆就是,哪能用你的。”
“给娘买点东西还舍不得,那女儿该多不孝呢,娘就尽管挑,你女儿不差钱。”林笑儿又对叶晴也说了这句话,“大嫂,你看中了什么你就和我说,我送你们。”
林笑儿现在确实不差钱啊,要知道她的第一笔分红就赚了四千两,第二笔还没给她呢,加上京城的铺子也开业了,那分成指不定还更多。
她天天吃住在家,穿的也不讲究,这赚来的银子都没处花。
叶晴知道林笑儿说的是真心话,她这小姑子,对家里谁都大方的很,心思也坦荡,压根不是那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不用,嫂子有银子的。”家里每个月用她的院子还给租金呢,加上婆婆给的,她私房钱还不少。
林笑儿不再继续说这事,等下结账的时候掏钱就成。
口袋有钱,挑选起东西来,压根就不用管东西的价格。
叶晴最后也选了一个带宝石的发簪和一对发钿,一对桃花耳环,再一个细的金镯子。
本来不想选这么多的,可试戴过之后,都觉得好看,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取舍,便想着都放在一旁,等结账的时候再定什么时候要。
最后是给林笑儿挑选,林笑儿倒是对这些饰品没多大兴趣,再说了她还有一盒尹世子送的珍珠呢,只是还得找个师傅给做成饰品。
最后选定了两根发钗,一对银杏叶样式的耳环,还有一条银手链。
母亲和大嫂都让她选些金的,她可不要,年纪轻轻戴金子,总觉得不大合适。
他们三房才三个女人,东西选得快。
最后,林笑儿说也应该给林玉溪和林玉山选个好些的发冠,一个是学子,一个需要经常和别人谈生意,也需要打扮得好些。
又选了两个玉制的发冠,这两个发冠还真不便宜,比女人戴的发簪还要贵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