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二十五年,燕国昭阳公主与夏国太子结为姻亲,两国结为秦晋之好。同年,南国正式向燕国宣战,桑榆、苍州之战皆败,燕国连失两城。
将军夏缨自燕京出,短短数月,连收两城,夏国出兵,两国合力,不过短短半月,便直攻南国京都。
南国京都荷华城下。
不过刚立冬的时节,南国已飘起大雪。夏缨身着一身银色重铠,披着红色披风,立于马上,在一片雪白中格外显眼。
雪如鹅毛般纷纷而下,放眼望去皆是一片雪白,一团团一簇簇的雪飞落下来,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凌冽的寒风更是加了一大把劲,将这些棉花球似的雪花吹的更大更远。
将士们早已穿上冬装,收回两城后,夏缨便带着众将士向南国追杀而去,刚开始没有预测到南国的天气来,将士们穿的单薄,无法继续行进。
消息传回京都后,人们纷纷自发募捐,很快就凑齐了燕国将士们所需的棉衣,顺便把夏国军队的也凑齐了。
毕竟燕国别的没有,就是有钱。手工业发达,商业发达,即使南国经常与燕国发生摩擦,却还是避免不了和燕国的商业来往。
所以,论起有钱来,没有一个国家能比燕国更有自信。
城墙之上,拓跋邕一身黑色重铠,头发束成发辫总扎于头顶之上,眉眼间皆是凝重与战意。
这位拓跋将军倒是难得生的不像其他南国将领一般粗犷,反而长身玉立,一身的书卷气。如果不是出现在战场之上,穿着这样一身铠甲,人们第一眼只会觉得这人是个气质不凡的读书人。
眉飞入鬓,眼如繁星,眼角下更是有一颗小痣,平添几分风采。然而最显眼的是,眉心更是有一枚红色印记,让整张脸更是增色几分。
拓跋邕看着城下大军,脸色阴沉的仿佛滴下水来,沉重的闭了闭眼,又看见城下那一抹红亮的几乎要灼烧人眼的身影,几近绝望的在内心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此战必败无疑
可是望向身后的城池以及城中的百姓,拓跋邕咬了咬牙,手握成拳,黑色的羽睫亦是垂下。
即使结局已定,也要为这城后的百姓再拼一场。
在纷飞大雪中,一黑一红两个身影隔着重重大雪,隔着高高的城墙,遥遥相望。
夏缨也看清了城墙之上立着那人的眉眼,眼睛亮了亮,微微挑眉。在所有交战过的南国将领之中,夏缨最期待最喜欢的就是这位拓跋将军。
一是这位拓跋将军不会像其他南国将领那么多废话,也是追求速战速决的主。
二是这位拓跋将军兵品很好,不会像其他南国将领一般使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比如在战时会抓一些燕国的老幼妇孺来为他们做人肉护盾。
三是他确实很厉害,夏缨曾与他数次交锋,即使对方是敌方将领也不得不承认其武艺兵法之强,能够真正与对方酣畅淋漓,痛痛快快的战一场。八壹中文網
两人视线相交,彼此微微点头示意。
双方都知道,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的较量。
在纷飞的雪日中,厚重的鼓声响起,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都仿佛捶打在人们的心上,应和着人们的心跳,扑通扑通,瞬间点燃了这一触即发的气氛。
两军排列开来,整齐划一的按照夏缨所计划的那般扑向南国士兵,携着漫天的风雪,趁着这疾风,打响了这记入史册的一战。
夏缨与拓跋邕都驰骋于队伍的最前方,从一开始便纠缠在一起,周围空出一片空地,无人敢近身。
两人同是用剑,他们在此之前便交锋过,只不过从来没有真正分出过胜负,而这一次,这最后一战,没人能够再阻止他们的最终决战。
一招一式皆是杀招,步步向对方逼来,剑光闪烁,被雪光映的噌亮,每一次交锋,都能听到剑身摩擦发出的急促的声音,像是铮鸣的战意,又像是哭泣的哀嚎。
两人身体迅速接近又分开,剑身刺向对方却又被格挡开来,相错的剑身映出两人紧绷着的眉眼,皆是酣畅淋漓的战意。
喝退掉想要上前来帮助的夏国将领,夏缨眉目一凛,抬眼看向对面的拓跋邕,对方也很默契的挥手示意上前来的南国将领退下。
“让我们来痛痛快快的战一场吧”
夏缨抬眼看向对面那人,下巴轻扬,眉眼间难得透出一分少年人的肆意。
“正合我意”
拓跋邕也是仰天大笑起来,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畅快,所有的担忧与绝望皆抛之脑后,心里是燃燃升起的战意。
人生最后一战,得遇这样一个对手,何不快哉
两人策马迅速贴近又分开,动作快的让周围人几乎只能看到一个人影,只能听到剑身划过空气的簌簌声,快速的摩擦使剑身几乎生出火花来。
纠缠几十回合,两人看似旗鼓相当,拓跋邕却已经隐隐落于下风,豆大的汗珠从额上滴落下来,流过面颊,最终洒向这片土地。
夏缨也并不轻松,拓跋邕是个难得的对手,一层薄汗从额头间渗了出来,眉眼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一步步的下套,一步步的紧逼,拓跋邕总算支撑不住暴露了一点破绽,夏缨当机立断,立即抓住这点破绽攻了过去。
剑瞬间被挑飞,在空中划过一个银亮的弧线,最终插在了雪地中,剑身嗡嗡作响,拓跋邕整个人也被挑下马来,重重的摔倒在雪地之上。
拓跋邕艰难的爬起身,想要站起来,却尝试多次而失败,只能狼狈的坐在地上,仰头看向已经翻身下马,紧逼过来的夏缨,露出一抹苦涩至极却又释然的笑来。
夏缨的剑已经架在了地上男人的脖子上,拓跋邕的眼神中却没有丝毫惧意,有的只是释然和暗藏的担忧。
“哈哈哈哈哈,最后一战,能够与你交手,人生无憾矣。”
拓跋邕露出一个笑来,眉眼间松弛下来,竟然露出几分少年气来,其实算算,他不过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也是被称作天才的少年将军。
“我也是”,夏缨的眼中闪过一丝敬意,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放松。
地上的青年露出一个笑来,夏缨第一次发现这人笑起来还有两个小虎牙。
夏缨眉心不可察的动了动,爱才之心顿起,主要是这人的笑容实在是太过熟悉,让她难得有些下不去手。
刚想开口说些什么,便被青年先声夺人,堵住了话头。
“夏将军,对你而言一个将军的最高荣耀是什么”
那人抬眼,目光炯炯,看向正欲开口的夏缨,没等她说话,便自顾自的接了下去。
“是战死在沙场之上”
他一脸平静,语气中并没有丝毫波动。
“能够死在你的手上,我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
停顿了一下,目光中第一次露出了祈求的神色来,语气轻缓。
“我只希望夏将军能够善待我南国百姓,他们是无辜的”
夏缨顿了顿,神色肃重,如同许下一个承诺一般郑重的点了点头。
地上的青年长舒了一口气,对夏缨露出一个感激的笑来。
“总觉得如果不是在两个不同国家的话,我们可以成为很要好的朋友呢”
青年的笑容清浅,没有任何的怨恨与不甘,只是轻轻闭上了眼。
“来吧”
夏缨握紧了手中的长剑,眉宇间闪过一丝震动,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
青年轻轻倒了下去,如同一颗轻盈的雪花无声飘落在大地上,喷涌而出的鲜血染红了一片,溅到夏缨的脸上,铠甲上。
他嘴角缓缓流出血来,嘴角仍勾着一抹释然的笑意,灿如繁星的眸子已经轻轻闭上,他倒在那里,却如活着般一样鲜活。
夏缨静静的站在那里,没有拭去脸上的血迹,对着地上的青年行了一个最高等级的军礼。
这是对一位军人的敬意。
吾以吾身殉国,愿护百姓皆安。
雪落无声,很快,那人身上便覆了一地的雪,仿佛是无声的哀悼,为这位将军披上他最后的银铠。
贞元二十五年,冬,南国京都沦陷,拓跋邕战死,以身殉国,燕国与夏国入荷华城,并未伤城中百姓。
雪落三日,凌将军镇守荷华城,夏缨率部分军队班师回朝。
……
疾驰在回京的路上,夏缨快马加鞭,几乎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却满眼柔和,看着京都的距离越来越近,脸上露出一个仿佛融冰般的笑意来。
她要去赴一个约定
和她的殿下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