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横流,岁月成碑。
几百年后
一场大雨落下,足足下了三天三夜,豆大的雨滴打落在原本坚实的泥土上,上层的泥土被冲开来,露出了下面松软的土壤。
在连续的冲刷下,原本深埋在泥土之下的一块坚实的石碑冲露出来,慢慢的,上面的字迹清晰起来,是端端正正的古燕国文字。
不过寥寥数字
“燕国夏缨之墓”
…………
很快,这块石碑便被从这处路过的村民发现,当即便将消息上报了上去,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位燕国夏缨太过有名,只要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们无人不晓。
以女子之身护国,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将军,并以自身传奇的经历和出色的能力成为后人瞻仰和膜拜的对象。
只不过这位将军极为低调,除了前期上战场的记录有过详细记载外,其他的一律不知,打败南国之后,更是直接隐退了起来,找不到任何信息。
有史学家猜测,可能为当时的燕王宋矍所妒,被迫交出兵权。
只不过一提出,便遭到了强烈的反驳,毕竟参照这位燕王的性格和同期的其他功臣来看,明显是不可能的。
也有史学家提出,可能是这位将军厌倦了战场生活,回去嫁人生子,从此才销声匿迹了。
这一条更是遭到了夏缨广大迷妹们的反驳,坚称自家偶像绝对不会这样做。
没错,夏缨凭借自身的各种光环buff,成功在几百年后收获了大批迷妹。
后来史学家深挖燕国这一段时间的史料,发现除了打仗之外,唯一提到夏缨本人的不过短短一句话:
将军夏缨与六公主宋笙私交甚密。
于是人们又将目光投向了这位六公主,发现这位公主记载更是寥寥无几,除了知道她是燕王最受宠的女儿和昭华公主的姐姐以外,并无其他记录。
主要是几十年前一场战乱,大量史料遗失,很多宝贵的资料都消失不见。
所以人们只能凭借残存的史料和感觉拼凑出这位六公主的形象来。
一时间,可谓是众说纷纭。
甚至有人说这位六公主是个心机深沉的狠人,笼络夏将军,又将自己的亲妹妹送去和亲。
当然也有人反驳,认为自己的偶像眼光不可能那么差。
总之,大家对这位大名鼎鼎的夏将军可谓是好奇至极。
上面很重视这次发现,次日便派了最好的考古队前来,毕竟这位的墓他们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这次完全是意外之喜。
结果到了之后,考古队们傻眼了。他们来之前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去应对墓室里的各种危险,也做好了开采各种陪葬品的准备。
毕竟这位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有着护国大将军之称的人物,虽然燕国崇尚节俭,但这位的墓不可能那么简单。
可是事实就是这么简单,甚至无需挖掘,通道口也被冲了出来,进入通道口处,通过一段短短的通道后,便进入了主墓室中。
主墓室并不大,不过一间房间大小,最显眼的就是最中央的棺材,黑色沉木,如同尘封着的利剑。
周围空荡荡的,只有几个檀木盒子整齐的摆放在地上,考古人员小心翼翼的用刷子清扫掉上面的灰尘,发现每个盒子上都有着精美的暗纹,极其的精致。
考古人员们情绪高涨起来,这么精美的盒子里装饰的一定是很宝贵的东西,也算是他们进墓以来的第一个收获了。
小心翼翼的打开木盒子之后,令考古人员失望的是,里面装着的不过是一件做的歪歪扭扭的瓷器。
并不好看,甚至于有几分抽象,可以说是瓷器中的废品。
这样的一件瓷器怎么会放在这么精致的盒子里,考古人员觉得事情并不简单,小心的将瓷器从盒中拿起,仔细的打量了一圈。
这才发现了不寻常之处,在这个瓷器底部赫然有一个落款。
“宋笙”
那位六公主?
又打开一个盒子来,里面也是一件瓷器,不过这个做的很是平整,样子很是秀气。有了上次的经验,考古人员这回直接向底部看去。
果不其然,上面赫然是两个大字。
“夏缨”
看样子这两件瓷器是两人亲手做的,这也验证了史书上的那句话。
“将军夏缨与六公主私交甚密”
其他的盒子里也是一些很精致的小玩意,是女孩子会喜欢的那种很讨趣的东西。
这位夏将军难道是小女生的性格?考古人员猜测道。可是想想这人的凶残事迹,又无声的摇头表示否定。
由于墓室实在太过简单,不过短短半日,就搜查完了里面所有的东西,没有任何金银器皿,珠宝玉器,全都是一些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
难不成这位将军真的很不受燕王待见?着实是过于寒酸了些。
直到第二天决定开棺,困扰考古人员的重重疑惑才解开。
打开沉重的棺盖,里面不过一具白骨,静静的双手合十,躺在那里。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曾经缔造了神话的那人,几百年之后,也不过是一具枯骨。
此时棺木已经完全打开,棺材里也没有像考古学家猜测的那样多的东西,不过枯骨一具,匕首一把,还有一个小箱子。
刀鞘上面满是暗纹,即使几百年过去依旧寒光逼人,令人不敢直视。
最令考古学家们好奇的是那个小箱子,从位置上来看,是被那人紧紧抱在胸前,一种无声守护的姿态。
仔细的研究了这个箱子,让人们惊讶的是,这个箱子的材质居然是难得一见的玄铁制成,一般用于制作绝世宝剑。
而如今这样稀有的材料,却被用来制作一个盒子,可见那人对这箱子里面东西的珍重。
考古学家花费了很多气力才将盒子完好无损的打开了来。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那个箱子里面放着的不过是一本看样子平平无奇的书。
刚打开来时几乎完好无损,一旁的考古学家立马用特殊材质将这本书保护起来,阻止其的氧化。
很明显,这本书上一定有着这位夏将军最为珍重的东西。
后来,考古学家对其文字进行破译,发现这竟然是夏将军写的一本留于后人的自传。
“贞元二十五年初春,缨与殿下于宫墙外初次相识”
“殿下性灵活泼,喜爱冒险,缨每每陪之,忧其受伤”
“殿下喜甜,不能受辣,共食时,却每每尝辣,吐舌抱怨之。”
“夏国太子求娶小殿下,殿下忧心虑之,消瘦病之”
“不过季冬时节,燕京下大雪,与殿下共赏之”
“花神节时,与殿下游,许下心愿”
“……”
“愿陛下福履绥之,太平长安”
“……”
人们慢慢从这些话语中拼凑出一个钟灵秀气的女孩来。
她喜甜,爱探险,不能吃辣,却每次都要吃辣,爱笑也爱哭。
像无数普普通通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一样。
这些文字,跨过百年时光,将这样一个女孩带到我们面前,仿佛活生生的立在那里,阳光明媚的笑着,让人心向往之。
也真正重现了几百年前那一段掩于历史洪流下的时光。
在书的最后一页,她提笔这样写道:
数十载相伴,缨提笔记之
只愿千百年后,能有人像我这般记得殿下
愿盛世无忧,诸君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