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妃刚才确实很生气。
但她能稳坐四妃之首这么多年,识时务一向是她最大的优点。
如今贵妃册封的圣旨已经下来了。
就算她再怎么折腾,也不能更改。
比起折腾,她更应该想的是,如何转移皇上的注意力。
刚刚在内殿思来想去,她觉得自己没封贵妃的原因可能有几点。
最主要的就是老大,皇上还是偏心太子。
不允许有别人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其次,这段时间家里这么跳脱,可能也碍到皇上的眼了。
当然,她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章佳氏有本事。
皇上对她绝对有感情,不然这贵妃为什么不是佟妃等人而是她。
她进宫这么久,见到的对皇上来说特殊的也就那么几个。
元后、皇贵妃。
要是以前,她绝对不会放任这样的人在后宫活着。
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别的人都会被衬的黯淡无光。
可如今她不敢动手。
有这时间她还要找机会,将自己在皇上心里的负面印象消除呢。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当然是找到另一个人吸引视线啊。
前段时间荣妃不是算计她么。
那如今她面临危机,拿她出来挡一下灾,也不算过分吧。
惠荣两人毕竟是老对手了。
真的要找破绽,那是一找一个准。
要说如今荣妃最在意的是谁,那肯定是三阿哥。
当初荣妃不也是从大福晋入手么。
惠妃干脆就还了回去。
要说三福晋的点,那真是不用太好找。
如今早年成婚的几个阿哥。
五福晋不得宠,这是早就知道的事情。
成嫔也不指望有嫡子了。
但三福晋可不是。
三阿哥后院有得宠的格格,三福晋和格格可没少斗。
虽然三阿哥后院有好几个人都怀孕过。
但至今为止却只有一个女儿,还是侍妾生的。
这就是攻击三福晋最好的地方。
别说,惠妃这一出还真是有用。
三阿哥和荣妃本来就因为三福晋迟迟不怀孕生气。
如今因着她,三阿哥在京城被人议论纷纷。
可把一向好面子的三阿哥气坏了。
“都是你个妒妇,爷宠幸谁,还要通知你不成。”
“爷告诉你,若是京中的流言不止,以后也别怪爷再也不进正院。”
三福晋不是没听到京城的流言。
都说她善妒,还没有本事,不能给三阿哥传宗接代。
她本来就在伤心,结果三阿哥不分青红皂白,进来就冲着她一顿嚷嚷。
她简直是冤枉死了。
“爷怎么能这么说我,难道我不是为了爷么。”
“平日里难道不是爷说的想要个嫡子么,如今为何又全来怨我。”
董鄂氏本来就性子刚烈。
董鄂家也有能力,虽然三阿哥是皇子,但她也丝毫不触。
成婚以来,因着后院那些小妖精,她没少和三阿哥吵架。
如今看他过来泄火,她当然要回怼。
可她显然是忘了。
三阿哥是皇子,就算不是特别受宠,那也受不了被个女人指着鼻子骂。
两人大吵了一架,随即以三福晋禁足终止。
趁此机会,三阿哥后院里的格格赶紧趁机煽风点火。
她们要赶紧趁着这个机会得到三阿哥的宠爱。
若是能趁此机会生下个长子,那就更好了。
等以后三阿哥爵位上来了,那侧福晋还不是她们的囊中之物。
荣妃一向是喜欢三福晋的。
但这次因着三福晋她儿子被人嘲笑。
惧内是什么好词。
她当然也不满。
因此,对于儿子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压根就不管。
三阿哥将三福晋禁足之后,这段时间在外面没少宣扬自己宠爱的是别的格格。
大有洗刷前面不利流言的趋势。
可京中前脚才有隆科多宠妾灭妻。
为此,隆科多的职位都已经暂停了。
如今三阿哥居然还敢大肆宣扬。
哪怕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为了惧内的传言。
但他这个解决方法也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很多大臣看他这样都摇了摇头。
不是他们私下不支持三阿哥,就这智商,真坐上了皇位,那大清的江山岌岌可危啊。
“母子俩真都是蠢货。”
惠妃本来还觉得,荣妃会反应过来。
她都做好了和荣妃互撕的准备了。
结果这两人居然只在乎明面上的传言。
背地里的人是谁,一点都不在乎的。
她真觉得以前她和荣妃联手是个错误的决定。
万一有人发现了那些事。
那荣妃那里绝对就是个最好的切入点。
只事情都已经做了,如今多说无益。
她只能告诫自己,以后再也不要和荣妃合作了。
阿哥所里。
三福晋自从被禁足就很气闷。
自从三阿哥离开,她理智回归,也就猜出来,这流言来的这么是时候,肯定是有人故意的。
为的就是要用三阿哥吸引众人的视线。
可她还是气。
三阿哥这么容易被挑拨,可见在他心里,自己就是这样个形象。
说不得,每次她宠幸自己,都在心里默默地厌恶她。
只要这么一想,三福晋就觉得自己胸口疼。
她身边的嬷嬷和宫女是劝了又劝。
可完全没用。
她是吃不进去饭,也喝不进去水。
不过被禁闭了三日,整个人就瘦了一大圈。
她身边的奴才着急的不行。
急的团团转,但就是没用。
她们也往外面传了信,想要找个太医来给福晋看看。
可三阿哥生气,交代了人不许理他们。
愣是没有奴才敢传信。
最后还是三福晋身边的嬷嬷,从小照顾三福晋,说的话,她还能听进去两分。
“福晋,你可要用点东西,您的身子不能在瘦下去了,不然岂不是让后院和外面那些人心里畅快。”
奶嬷嬷摸着她瘦弱的手腕,心疼的不行。
三福晋看着从小照顾自己的嬷嬷。
终于没有在强装坚强,泪水顺着脸颊留下来。
“嬷嬷,我心里苦啊。”
三福晋扑倒嬷嬷身上,放声大哭。
“嬷嬷都知道,只是福晋,留得青山在,才不怕没柴烧啊。”
好说歹说,三福晋大哭一场之后,才算是用膳。
可把正院的人高兴坏了。
但不知道是不是这几日心力憔悴。
她不过喝了点粥,却全都吐了出来。
挥了挥手,她也喝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