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嫔和瓜尔佳氏面对奴才被抓,心里都有准备。
毕竟自己做了什么,自己清楚。
惠嫔一点都不慌。
虽然她确实是弄了催情药,但也并没有损害皇上的龙体。
皇上就算查明了,顶多就是训斥她两句。
比起既得的利益来说,这简直无足轻重。
可良嫔不一样。
自从八阿哥出头开始,她就很注重身边人的管理。
也怕被后宫的人嘲笑说自己没有本事。
如今无缘无故的,皇上将自己身边的奴才抓起来了,岂不是打她们母子的脸。
哪怕她什么事情都没做,她也觉得不痛快。
可她一辈子都谨小慎微惯了,更是不敢忤逆康熙,因此只能自己在宫里生闷气。
好好地身子骨,愣是被自己气病了。
康熙可不管她生不生病。
所有被抓的奴才都被慎邢司严刑拷打。
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大多都没经历多少刑具就招了。
梁九功接到慎邢司送来的结果之后,都一脸的冷汗。
这位怎么敢的啊。
“万岁爷,所有的结果都在这里了。”
康熙正在屋里喝药膳。
按照秦太医的话来说,他身体受损严重,需要慢慢调理。
哪怕太医明确说过,禁止动怒。
可看到下面人传来的结果,他还是愤怒起来。
“瓜尔佳氏,看来她是不想留着那条贱命了。”
惠嫔确实有私心,但却不敢有小动作。
可恶的是瓜尔佳氏。
在惠嫔将催情药给她的时候,私自往里夹了一些东西。
按照她身边的宫女来说。
自从进宫,小主就饱受惠嫔和荣嫔的折磨。
她对造成她这一切的康熙很痛恨,对惠嫔和荣嫔也很痛恨。
因此,就想出折磨他的办法。
既能让皇上以后都没有子嗣并且身体受损、说不定还能早死。
又能让他怀疑惠嫔和荣嫔,帮她报仇。
至于瓜尔佳一族,完全没被她放在心上。
“瓜尔佳和柔赐死,瓜尔佳一族,罢免所有职务,三代内不得有人入朝为官。”
“惠嫔行事无状、残害宫妃,降为常在,褫夺封号。”
“至于荣嫔,此事她虽然没参与,但如果不是她,瓜尔佳氏也不能如此疯癫,同样褫夺她封号,让她在宫里好好反省。”
这一连串的吩咐,可以说是康熙这么多年来最严重的几次惩罚了。
没办法,毕竟涉及到自己的身体。
当然,这也就是太皇太后早就没了。
如果她还在的话。
就凭她们敢用催情药、并且还真的损坏了皇上的身体。
株连九族的事情,太皇太后都能做出来。
虽然涉事的人看似已经都处理了。
但康熙还是不顺心。
看着密折上另一个人良嫔。
看似她完全是无辜的。
既没有参与此事,也对瓜尔佳氏没有损害。
但康熙还是觉得,她一定已经知道此事了。
前段时间延禧宫里丢药,除了她没有别人。
而她明明知道实情,却不提前告诉他。
在想什么。
打量他如果能被害的身体受损,八阿哥好继位是么。
果然是最毒妇人心。
有了这样的猜测。
哪怕良嫔看似完全无辜。
但康熙还是给了太医院命令,对良嫔的诊治不必太上心。
太医院完全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什么。
但他们听话。
如今皇上暴怒,谁敢不听啊。
但良嫔也是主子,膝下还有个得宠的八阿哥,他们也不敢得罪的太狠了。
干脆就慢悠悠的去治。
以良嫔那点病,明明喝点药,只要几日的功夫就能好。
愣是被太医院拖到了半个月之久。
等良嫔好了之后,身子骨都酥了。
当晚康熙的命令一传出去。
整个后宫震动。
其实前几日的事情后宫很多人都知道了。
但谁都没往惠嫔、荣嫔身上想。
这两位已经降位了,按她们的想法,这时候正应该安静的待着,哪还能再去惹事啊。
谁能料到,人家就真的敢。
还做了个大的。
哪怕那日贵妃没让她们进去,她们也能猜到。
肯定是瓜尔佳氏给皇上下药了。
不然皇上这么讨厌她,怎么会宠幸她呢。
如今好了吧。
全族都被连累了。
她们也不是没见过这样的情况。
但上一个给皇上下药的,顶多就是自己被废。
这样牵连劝阻的。
该不会皇上的身体出了问题吧。
一时间,背地里悄悄打探的人变多了。
就连前朝也有很多人想知道具体情况。
如果皇上的身体真的出了问题,那可不是小事。
如今朝中至今没有个继承人。
说个不好听的。
万一皇上出了个好歹,诺大的江山,总要有人继承吧。
哪怕最近康熙没进后宫。
但宛然还是大力控制后宫人的嘴。
别管是明面上,还是私下里。
总之不准讨论此事。
更不管去探访万岁爷的身子。
如有被发现。
不用禀报皇上,宛然直接就将人处罚了。
一开始还有不听劝的。
这可是关乎自己后半辈子的事,谁都想打探两下。
但在宛然直接将跳的欢的一撸到底,并且随身宫人都处刑之后。
再也没人敢跳出来了。
可背地里,不代表她们就安静了。
一个个更加怀疑皇上身体出事了。
那日可只有贵妃自己进去了。
她一定知道什么。
看她如今这么紧张的样子。
说不准皇上的身体真就和传言一样,已经损坏了。
宫里是安静了。
但宫外的大臣一个个不老实急了。
康熙休息几日之后的大朝会。
下面就跪了一溜的大臣,请求他立下太子。
如论如何,江山社稷不能有事啊。
看着下面跪着的大臣。
一个个的,康熙看着都很眼熟。
这都是辅佐他多年的臣子,可早就在这些年的夺嫡中被人收买了。
这些人当他真的不知道么。
下面跪着的这些,一大半以上支持的都是老八。
一想到良嫔事先就知情。
说不定老八也早就知道了。
如今这样一切,都是他早就算计好了的。
不然他人还在扬州。
他下面这些人如何敢请立太子。
难道就不怕他当场立了十一么。
可见他就是有恃无恐。
越是这么想,康熙就越生气。
但他一惯是喜怒不行于色的。
下面的官员也看不出他的表情。
只有如明珠这等多年老臣,能看出一些端倪。
“既然众位大臣都说要立太子,那就给朕上个奏折,也让朕看看,何人才是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