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皇朝,大都州帝城。
皇宫,武元殿。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刻躬身高呼万岁的众人,曾经是帝国内权力最高的一群人。不过现在可能不是了。他们身着锦衣官服,分为文武两侧,按官职大小,从前往后依次站立。
两声咳嗽传来,目光顺着面前的台阶缓缓向上看去,那依躺在龙椅之上,浑身隐隐冒出让人胆寒的皇者之气的中年男子,正是大业天子威武帝刘涛。
不过眼尖之人,可以看出大业天子的气色并不好,一身衰败之气尽显。他微闭着眼睛,静静地靠在龙椅边静养,面庞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时而眉头微蹙,时而重重地吐纳。
忽然他的脸色开始变青,眉头皱成了“川”字形,发出细微的呻吟声,他尽量控制住自己,运转丹田之气流转全身经脉,以致减轻疼痛。
这折磨威武帝的一身伤势,正是当初,诸侯叛乱,力战众多诸侯王所造成的!
皇族不愧是皇族,这天下最大的世家,以一己之力,生生硬扛住了天下大半顶级世家的合力攻势!灭了天下近半个王级以上强者,其中就有荒州的诸多强者,导致本就强者不多的荒州,成了最弱小的势力,谁都能欺负一下。
刘涛虽然打退了诸侯的共伐,但是自身也是损失惨重,先是皇族中的高手十不存一,身位皇级兵者的威武帝也是身受重伤,寿元大损,时命无多!后是众多追随皇族的世家,族中强者几乎损失殆尽,更甚者直接灭族了。
刘涛微微睁开眼,龙目缓缓扫过下面的一群人,他即位上百年来,每天都看着这些人在这个金銮殿上争权夺利,互相攻讦,蝇营狗苟,这些他都知道,这也是他所默许,帝王之道,在于驭人之术。他相信只要自己在位一天,他们就翻不起大浪,这天下是他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惜他失算了,小看了那些人,小看了那些世家。能和皇族一般传承千万年,果然不容小觑!默默培养出如此多的皇级强者。
可恨啊!自从太祖飞升之后,刘家再无帝级强者。不然哪有这些小肖嚣张跋扈之时。
咳咳咳,剧烈的咳嗽引发旧伤,从口涌出一口暗淡无光的血液。
这已不是第一次了,刘涛早已用兵气包裹住,右手微微一震,这团血液瞬间蒸发,消失殆尽!
伤势又严重了,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再看下面那些不堪重用的大臣,无奈摇头。
如果……唉!
眼不见,心不烦!马上传音与御前太监,让他开始朝会。
“皇上龙体欠安,有本请奏,无本退朝。”
只见威武帝身边的一名大太监,踏着小碎步上前,宣读旨意。
“微臣有本上奏。”
循声着看去,乃是兵部尚书东方启,现在皇族势力之内为数不多的皇级强者,东方家传承数千年,一直是刘氏的坚定不移的拥护者,建国之前就已经跟随先帝开疆拓土,手握兵权,权势滔天,几乎世代都有人位列权臣。
“陛下,据第一防线来报,众多反王已在第一防线前,开始集结大军,可能不过多时,就会再次进犯大都州。第一防线守军恐独木难支,已派人求援,朝廷当速派将领增援。”
“什么!”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立刻引起骚动,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众人的目光若有若无的扫向了兵部尚书东方启。
上次诸多反王共伐大业,就让皇族势力损失惨重,付出了巨大代价,那这次,还能抵挡住敌军嘛!
刘涛看了看殿下大多惊慌失措的群臣,暗自无奈。
刘涛又咳嗽了几声,缓缓地开口道:“爱卿,你觉得还有多少准备时间,反王就会进犯大都?”
东方启用余光扫了群臣一眼,说道:“秋收之前!月余。”说完微微垂首。
“还有月余啊,真的是不给我喘气的机会啊!”其实他也猜到出来,秋收之后,粮草充足,反王必定来犯!但还是想确定一下。
“陛下不必担忧,老臣觉得,此前大战,反王联军高手亦是损失大半,同时因为他们互相猜忌利用,导致云州,荒州等强者死伤无数。联盟早已名存实亡,必定不能再次合作,然后再以重利,交好云州,凤阳州,禹州等,让他们牵制敌人部分力量,我们就没有太大压力,必定能将这次危机化险为夷。”一旁的丞相文鸿泰终于开口了,一口道出了其中要害。云州,凤阳等等并不与大都接壤,只要给足够的利益,让他们放弃攻打大都,甚至牵制部分力量,大都就能存活。
满朝大臣都诧异的看着这位丞相,这老狐狸今天怎么出谋划策了,平时可是一声不吭啊,火烧眉毛了想挣扎一下?
不过他所说的在场众人都知道,威武帝也知道,他们都不是傻子。关键是派谁去,派谁冲破敌人的防线!这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这时刘涛脸上表情出现细微变化,眼中闪一丝希望,然后便说道:“文相,此事由谁去办可信?”
“老臣觉得,东方尚书可去,以其皇级的实力,自然可以来去自如!”
这时朝中大臣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来指责文鸿泰。
东方启更是一愣,在心里暗骂一声,这老贼是不安好心啊,竟然说出这些话,是想让他送死嘛!
吏部尚书刘伟华更是站起来说:“老臣以为不可,大战在急,东方尚书做为皇朝中为数不多强者,不能离开。况且反王已在边境设下重重陷阱,东方尚书此去,万一被围攻,怕是凶多吉少啊!”
他只是不想说朝中有投敌的叛徒,有些人早已为自己想好了退路,充当藩王眼线。东方启如果去做这个任务,必定凶多吉少,大概是会被反王联军围攻而死!
这些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是心照不宣罢了!东方启虽然是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他不出声已是代表了他想法——拒绝。
刘涛见群臣激愤,也不会再商议下去,反正想要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没有犹豫了一下便说道:“今日先议到此处,容朕想想再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