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年敢把花拿出来,自然是想好了说辞的,听到她问,便笑道:“这花是一个同窗所赠,应是因为养在暖房里,所以开得早。”
“原来是这样啊。”沈初晴点点头,笑眯眯道:“阿瑜,我要回去,我家就住在对面,我夫君也是关中书院的学子。
我在这里住的时间比你早个两年多,以后你若是有什么事情不知道,只管来问我就是。”
“好。”温瑜也没跟她客气,看着沈初晴进了对面的门,也回去了。
两个孩子十分崇拜地看着她,晏宝更是个十足的妈宝女,“娘亲好厉害,我以后也要像娘亲那样厉害,保护你和爹爹。”
“我也会的。”宋安瑞的手搭在妹妹肩头,看着温瑜的眼里闪着小星星。
“好,那娘亲等着这一天。”温瑜含笑看着两个孩子,带他们回去吃饭。
接下来的时间,她又给宋安瑞做了一身新衣服,做了另一个替换用的书包。
转眼就到了宋安瑞登记入学的日子。
像宋安瑞这样走读的学子,一般都是早上去读书,在书院吃一顿午饭,下午再回家的。
书院每月的束脩是三两银子,吃饭则是五百文,若是能在年考中考到前十,就可以免去这些费用。
每旬末放一天假,重要的节假日也会放假,比如距离现在只有一个月的花朝节。
宋安瑞第一次去书院,兴奋得不得了,醒来得比谁都早,温瑜和宋永年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在厨房烧火打算热包子了。
“瑞宝如今越发懂事了。”宋永年揉揉他的头,“快去检查一下你等会儿入学要带的东西吧,包子我来热,吃好了饭咱们就去书院。”
“好。”宋安瑞又噔噔噔跑回去检查他今天要带的东西。
晏宝洗完脸了,就跑过来看,宋安瑞每说一样东西,她就跟着念一样,同时帮着看看那东西是不是在。
宋永年喊他们吃饭的时候,两个孩子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听到晏宝希冀地说等她以后读书了,也要哥哥帮着准备书包,她想要娘亲给她做一个紫色的书包,
宋永年没忍心告诉她外面并没有女子读的书的书院,将此事记在心里,预备着以后和温瑜商量商量。
除了包子,宋永年还做了小米南瓜粥,加了一点点冰糖。
他抽空给两个孩子做了动物形状的小碗,今天是第一次给他们用。
瑞宝的是一只小熊,晏宝的是老虎。
“哇,爹爹,我的碗是执锐吗?”晏宝指着趴在边边吃着水煮肉的执锐,把碗往那边挪了挪。
“对呀,是执锐,”宋永年笑着点点头,又道:“你哥哥的是熊,你知道熊是什么吗?”
“不知道。”晏宝稀奇地看着宋安瑞的碗。
宋永年又耐心地给两个孩子讲熊是什么,“你们娘亲会画简单的画册,等她画好了,你们就能知道熊长什么样子了。”
两个孩子又都期待地看着温瑜,问她什么时候能画好。
直到温瑜答应了他们今天就能画好,才乖乖吃饭。
吃完了饭,正要出门,温瑜拿出来一个带锁的小箱子和一个荷包,交给宋安瑞,“瑞宝,如今你也是大孩子了,以后娘亲每旬都会给你五十文的压岁钱,你想买点什么零碎的小东西可以自己买。”
宋安瑞第一次拿到属于自己的零花钱,呆愣愣地看着温瑜拿出来几个铜板放进荷包,其余的都放在箱子里,然后把箱子锁好,交给他。
“你如今年纪还小,娘亲就先给你这些,等你大一点了,会给你涨零花钱的。以后这个小箱子就属于你了,钥匙也只有你手上的一把。”温瑜把钥匙也放进荷包里,将荷包交给宋安瑞。
“娘,我…”宋安瑞眼眶有些湿润,他抹了一把眼睛,“娘亲,我不会乱花钱的。”
“给了你的就是你的,你愿意攒着就攒着,愿意买零食就买零食,由你自己做主。”温瑜拍拍他的背,“快去把你的小箱子收好,咱们就要出发了。”
宋安瑞抱着箱子回了趟房间,很快就出来了,只不过他的荷包看起来没什么重量了。
“这孩子。”温瑜知道宋安瑞前几年受到的创伤并不是段时间就能彻底弥补的,等他走近了又道:“以后你若是有什么需要或者想要的东西,就告诉我或者你爹。
那些零花钱是给你零花的,你的衣食住行,读书需要用的东西,我和你爹都会给你准备。”
晏宝还不太清楚五十个铜板能买什么东西,她只知道有铜板就可以买许多好吃的,上次她爱吃的糖葫芦就是用铜板买的,
她眼巴巴地看了眼哥哥的荷包,然后抬头看温瑜,“娘亲娘亲,以后我读书了,也会和哥哥一样,有新衣服,有书包,有零花钱吗?”
听到晏宝说她以后读书的事情,温瑜很支持,于是笑道:“当然,你哥哥有的你也会有。”
晏宝已经开始期待以后她也能像哥哥一样背着书包去读书,还能每旬都拿到零花钱,越想越高兴,嘴角几乎咧到耳朵根。
他们住的院子离书院并不远,走路也很快就到了,再加上宋安瑞要尽快熟悉路线,所以是走着去的。
和宋安瑞一样的孩子不在少数,有的出行身后跟着一大群仆从,有的穿的衣服还打着补丁,或是洗得发白。
宋安瑞在外人面前永远都是小大人的样子,看到那些仆从成群的孩子,眼里只流露出一星半点的惊讶,却并没有羡慕。
他看看走在他左右的爹娘和妹妹,唇角勾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看到了写着“关中书院”四个大字的牌匾时,宋安瑞心中的雀跃之情再也掩饰不住,昂首挺胸地迈进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