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没有想到王之愚还能收到这样有格局的弟子。
先不说洛长书的人品如何,至少格局的得到了吴良的认可。
确实如他所说,三教中数儒家的影响力最大,当今天下能有这么多的读书人,儒家功不可没。
吴良讨厌文庙中有几个趾高气昂的老家伙,同样也敬重其中几个谦谦如玉的的老者,是非好好坏不能一棒子打死,要追究其最本质的东西。
儒家三大教之一的地位不可动摇,九洲需要儒家坐镇,所以吴良也只是想借此事敲打一下儒家,但也不想将儒家彻底抹黑。
吴良看着眼前留着小胡子的读书人,满眼皆是诚恳,轻轻叹了一口气,确实他比自己更适合来处理这个烂摊子。
“也罢,你说的对,既然是你们儒家的事,确实应该由你们儒家先出手最为合适。”
这一次洛长书没有再行儒家礼数,而是干净利落的抱拳道:
“多谢前辈成全。”
吴良没有说话,转身走向‘圣人书院’外,将此地留给了洛长书。
洛长书看着金色的文韵凝聚的而成的天幕,心中五味杂陈,一边是自己授业恩师,一边是儒家的名誉,这个就像家国大义与私人恩情,无论怎么先择,都要承受同样的痛苦。
“哎”
没有的选择,身为儒家弟子,他只能先择大义。
他叹了一口气,缓缓道:
“儒家弟子洛长书,今日前来清理门户。”
“请先生出面。”
洛长书的声音不大,醇和之中带着几分霸气,不大声音却像天雷滚滚一般,传出去很远很远,在外面的吴良也能听的清清楚楚。
洛长书的声音传向金色的天幕,瞬间金色文韵之海波涛汹涌,金涛拍岸。
金色文韵深处,一道苍老的佝偻的身影盘坐其中闭关,显然是被动荡的文韵之海惊到了,缓缓睁开了眼睛。
虽然在闭关,外面的事情他都了如指掌,对于吴良的到来,他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丝毫不惧,毕竟此方小天地他才是主人,他这里,他即天道。
甚至说吴良的到来让他十分惊喜,入了此地,他便已经有了与吴良一较高下的底气,两人的恩怨也该有个了断了。
可是洛长书的到来他慌了,毕竟师徒相残同样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
他不惜一切的想要证道十六境飞仙境,为的就是要与吴良一战,来洗刷自己的耻辱。
吴良的满身光芒,天之骄子,可那是踩着他王之愚的脸上去的。
他知道自己这般做有罪,可是吴良在他心中已经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如同心魔一般,哪怕是死,他也要将吴良给自己的耻辱还回去。
吴良没有出现之前,他是当时儒家最耀眼的天之骄子,不过千岁便已经位列文庙十哲之首,超越了不知多少德高望重的老人。
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是儒家的下一位圣人,与师傅成就一门双圣的局面。
可是吴良的出现打破了一切,不仅将他从天堂踩回了地狱,还将自己师傅宗圣一并踩下凡间。
可以说吴良的成名史,是踩着他们师徒二人的脸面上去的,他怎么会甘心?
“哎。”
一道无奈的叹息从金色云海深处传来,一道佝偻的身影浮现出来。
洛长书对着天幕上宛若神明一般的身影缓缓一拜道:
“弟子洛长书见过先生。”
王之愚一步踏出,从云海走落人间,轻轻扶起自己的弟子,说道:
“小书,今日你不该来此的。”
已经千年不知眼泪为何物的洛长书此刻也红了眼睛,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知道先生为何要做如此冒险的行为,问道:
“先生,你这般做值得吗?面子真的就这么重要了,都已经几千了,你为何还放不下?”
王之愚拍了拍自己唯一一个弟子的肩头,语重心长的缓缓道:
“为什么心魔会成为修行之人证道之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因为他不会随着时间而消磨,只会随着时间而愈发强大。”
“先生一生要强,自认从来不会输于任何人,可是遇到了吴良,让先生从云端跌落稀泥。”
“先生不甘,心中的那道坎,先生绕不过去,也不愿意绕过去,因为一路走来,挡在先生面前的坎,先生都是一拳碎之,绝对没有绕过去的说法。”
“先生什么性子,想来你是清楚的,不用我细说你也会明白。”
在先生面前,洛长书像是一个少少年一般,失去了作为青山书院院长的稳重与气度,小鸡啄一般的连连点头。
“弟子知道,弟子知道。”
“可是先生为什么要残害那么多无辜人呢,他们与先生无冤无仇。”
王之愚看着自己泪眼婆娑的弟子,用先生的口吻教育道:
“小书,先生一直以来教你的都是积极为善的道理,但是先生今日想教你一些不一样的道理。”
“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在黑暗,所以只有当自己的黑暗被别人看见时,那才是黑暗。”
“就像先生这般,若是你们再迟来一点,等我证道飞仙,将此地化为虚无,无迹可寻,那先生就是高高在上的儒家圣人,千万人敬仰,百世流芳。”
洛长书第一次对先生的道理产生了质疑,他辩驳道:
“不,先生,不是这样的,道理不是这样的。”
“君子不欺暗室,自省、自检、自明,心存善恶,无愧于心。”
王之愚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点点头道:
“不错,心中已经有自己的道理了,那说明小书已经长大了,能撑起一片天地了。”
他没有去反驳弟子的道理,他也不认为自己的道理是错的,每个心中都有一套衡量对错的标准,可以不认同,但是不能否定别人的对错。
正如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一般,每个人心中的道理,都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
当然,世间是有一套大体的对错标准的,它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对错价值观。
王之愚没有否认弟子的道理,但是他心中的道理还是要讲于弟子听的。
“天下人人喊着为自己而活,可是又有多少人为自己而活呢?”
“我们都在努力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所以你的心可以黑暗,但是你的行一定要光明,让别人看到他们想看的样子。”
“就像先生,若是没有人想借我来作为突破点,以此来动摇儒家的地位,死了这么多凡人真的无关紧要,相比侠肝义胆,他们更不愿意得罪一位可能位列文庙供奉的儒家圣人。”
“只要知道此事的人永远闭口,那先生就永远是正人君子。”
“你说先生说的对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