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题名大声喊出“朱公子”,海瑞这才明白——
原来这个俊逸少年,就是当今如雷贯耳的朱墨!
旁边那个猥琐书生,想必就是他的伴读,叫什么笑笑生?
但是他来淳安干什么呢?
那个来买田的华服中年、郑必昌的侄子,又为什么给他磕头呢?
难道?
朱墨也是来买田的?!
他才是这波的主使者?!
他要给那些大户撑腰,作为代价,些大户支持他的抗倭债和银行的大事?
海瑞想了一会儿,不由地疑云丛生!
这种人他见得多了,满口大话,但做起事来,恶毒得很!
不说别的,上个月不就来了淳安一个?
冒充胡宗宪的儿子,来到淳安,县丞和衙役都给他骗惨了,连县衙仅存的银子都被骗走了二百两!
这些人的套路可是多了去,岂能轻信?
因此,
海瑞并不着急见礼,且这个年轻人看上去气度着实不凡,真要惹,也是有点心虚啊……
于是,
他继续盯着金题名,斥道:“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你只要说清楚,带着银两来淳安是干什么的?”
金题名颤声答道:“我、我,我奉巡抚衙门之命,前来押运赈灾银子到淳安……”
赈灾银子?!
骗谁呢?!
海瑞一听勃然大怒,斥道:“放屁!你说是巡抚衙门的赈灾银子,为什么没有库银字样?!车上写的明明是‘银行’二字!你诳我?!”
此言一出,
众百姓立刻便明白了——
对呀!
这明明是骗人!
朝廷赈灾,历来都清清楚楚,一定会写上“库银”二字的!
这人显然是个骗子啊!
哗!
~
百姓一阵喧哗!
海瑞怒道:“来人!将此人拿下!”
“遵命!”
四个浑身泥泞的衙役顿时将金题名死死摁住!另外两个人当即抽出绳子,将金题名双手绑住!
但海瑞这边的衙役一动手,押运银两的兵丁立马坐不住了,哐啷哐啷声中,已经围了过来。
领头的兵丁对衙役喊道:“你们都退后!巡抚大人交代,此行绝不可出了差错!违命者斩!”
嘶~~
此言一出,摁着金题名的衙役顿时犹豫了,而围观的百姓们也心虚起来,开始纷纷退后。
情形立即变得十万火急!
几个不怕死的农夫已经握紧锄头!
双方的眼睛里都已经喷出了火苗!
海瑞见状,知道今日之事拼的就是一口气!
这个人绝壁是个骗子,否则赈灾怎么不带着库银来?
这些所谓银行的钱,肯定是郑必昌和严世藩他们筹来买田的,如果这时怂了下来,气势消退,百姓都退缩下去,他这个县令也将毫无办法!
因此,今日之事,可谓是险恶异常,他海瑞别的不怕,就担心这个年轻人朱墨!如果一切都是这个朱墨在主使,那么情况就万分危急了!
因为此人是钦命的赈灾特使,说穿了是个布衣卿相,谭纶那边也交代过:此人十分蹊跷,万万不可得罪!
可见,
这个朱墨非同寻常,如果他来硬的,今日摁着众百姓的头,把银子付了,卖田契签了,事情就再无转圜余地!而他海瑞保护灾民的使命,也就算是彻底失败了。
谭纶虽然也说此人正派,但问题是——
此人还年轻人啊!万一他受不住严世藩、郑必昌他们的诱惑呢?或者他已经有把柄被他们捏住了呢?看情形,这种可能性很大啊!
海瑞越想越是心慌——
事情显然已经到了不可迟疑的关头!
海瑞当即喊道:“乡亲们!我们的田打死也不卖!无论他是何人,咱们万万不能卖田!我海瑞今日就算粉身碎骨,也要给乡亲们做这个主!”
他见群情已经有所恢复,许多百姓的目光再次坚定起来,又接道:
“乡亲们想一想,如果今年为了度荒把田卖了,以后怎么办?明年去哪里种田啊?没有自己的田,有个三病五灾的怎么办?来年又是灾荒怎么办?岂不是要卖儿卖女了?”
“更何况,他们开价多少啊?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先前来过好几拨人,他们开多少啊?那是买田吗?那简直就是趁火打劫啊!”
“我海瑞,今日做了你们的父母官,就要给你们做主!这田,绝对不卖!”
“是,咱们快没粮食了,我海瑞保证不了一定给你们弄到粮食,但我敢保证,我海瑞就是拼了命,也要去借粮!去找戚将军,找郑必昌,找朝廷要!就算跪上三天三夜,我海瑞也在所不惜!”
轰~~
嘶~~
“我们支持海老爷!”
“海老爷给咱们做主!”
“打死也不卖田!”
“这些骗子!赶快滚出淳安!”
“对!骗子滚粗!”
“……”
群情顿时再次悲壮起来,充满了一种毅然决然的气氛!
众百姓脸色悲切,神情仍然十分害怕,但目光慢慢坚毅,人人注视着海瑞,也明白今日就是决定全家命运的时刻。
……
朱墨本想跟海瑞解释,但如此情形之下,已无可能。
这个海瑞,真的把自己看成了恶人了!
金题名那一跪,已经让众人认为:他朱墨才是这件事的主事者!
而马车上的“银行”字样,三言两语又怎么可能跟这些百姓解释清楚?
更何况,
现场的这种悲壮气氛,也深深感动了他,尤其是那句“我给你们做主”,让他顿感热血澎湃!
是啊,
古代的百姓何其弱小?!
他们的确需要一个强大的保护人!
他朱墨,这一趟不就是来给大明百姓做主的吗?!
而这个海瑞,果然名不虚传!
他真是个敢于为百姓拼命的人!
而百姓对他的信赖,的确是那种孤儿之望父母的深深爱戴……
这,真是来到大明之后所见的最感人的一幕!
他说的那些话,也跟朱墨不谋而合。
他朱墨,不就是因为同样的缘由,才来到江南的吗?不就是为了保护百姓的田,才发明了丝绸银行的吗?
海瑞这样做也没错,自己不能怪他,因为这是真实的大明啊……
小民算个屁?!谁不是顶着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盘剥小民?他朱墨在山上道观里,不也被他们敲诈过吗?
这淳安还有个海瑞能刚,换作任何一个县令,灾民的田早就被贱卖了!还能等到今天?!
可见,
海瑞这个人能处!
但眼下的形势,又是十分棘手——
他只要一声令下,这三十个兵丁自然会听从命令,立即将即将失控的局面控制住。
可麻烦的是——
海瑞他根本不信自己啊!自己如果下令,他多半以为是要动粗呢!那样两边岂不是直接刚起来?!
这可就有点脑壳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