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出门挺早的,不过还是花了两文钱坐牛车,想要早点到松山县。
去集市买菜的人都是早早过去,如果她们去晚了,好位置都被人占了不说,逛集市的人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就不会再光顾她们的生意了。
洛河村赶着牛车拉脚的是一个中年汉子,赶巧了,就姓牛。
看到沈秀云母女俩,憨厚的汉子乐呵呵地打招呼:“顾嫂子去镇上啊?这是要带闺女买东西么?”
沈秀云也笑着寒暄:“是要去镇上买点东西,老二媳妇有身子,吐得厉害,我去买点她能吃的,顺便把这些日子做的绣活卖一下,贴补贴补。”
牛大叔竖了竖大拇指:“你们一家都是勤快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谁不喜欢听夸赞的话呢!
沈秀云笑容更深:“牛兄弟说话就是中听!不过咱们农家人,没根基没底子,不勤快一点哪能行。牛兄弟也是个勤快人,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等来日给家里两个小子娶了媳妇,生几个大胖孙子,这日子就更是红火了。”
牛大叔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承顾嫂子吉言,我们家俩小子年龄确实到了,日后有合适的姑娘,还请顾嫂子帮忙留意一下。”
沈秀云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在农村,虽然有专门做媒的人,却也有不少人家托相熟的人彼此打听,成了也给谢媒钱。
不过沈秀云一般不掺和这些事情,生怕结亲不成反倒成仇。
之所以答应牛大叔,是因为牛大叔和牛大婶都是勤劳肯干的性子,家境算得上殷实,俩儿子牛大壮和牛大力也是身体健壮勤劳能干的好后生,性子也憨厚,是过日子的好人家。
当然,亲戚邻里家有合适的姑娘,她乐意给搭个线,却不打算把自家闺女嫁过去。
就像闺女说的,老三长青学问扎实,马上就要下场,若是能考中秀才,女儿的亲事总能更进一步。
有更好的选择,她也不乐意让疼爱的女儿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太累!
一路闲聊着,很快就到了松山县,娘俩跟牛大叔约好时间,背着背篓直接往西市而去。
松山县有两个集市,一个东市一个西市。
东市自然位于松山县东侧,那边住的大多都是富贵人家,集市也相对“高大上”一些,至于西市,则是平价集市,十里八村来赶集的人都往西市而来。
娘俩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头巾,把脸遮住,交了三文钱的摊位费,租了个位置一般的小摊位。
清理干净摊位之后,沈秀云铺好粗布,顾七夕就从背篓里往外拿东西。
当然,表面看是从背篓里拿,实际上是从农场仓库里直接往外掏。
白萝卜、胡萝卜、大蒜、白菜,各拿了20个出来,就已经把小摊摆得满满当当,白的红的摆得整整齐齐,看着就分外喜人,很快就引来了几个顾客。
白萝卜和白菜两斤一文钱,真真正正的白菜价。
胡萝卜和大蒜一斤两文钱,如果买两斤,则是三文钱。
这是西市普遍的价格,不过娘俩卖的菜看上去就“保存”得极好,所以很受欢迎。
一个时辰不到,娘俩就把番茄农场仓库里东西卖光了,中间顾七夕还去了一趟布庒,把答应给胖老板娘送的胡萝卜拿了20个过去,收到了6文。
当然,这些还不是农场里的全部蔬菜,顾七夕还准备留着部分蔬果卖金币买种子呢!
就这样,收获也很喜人。
65个白萝卜售罄,卖了71文。
85颗白菜售罄,卖了107文。
66个胡萝卜售出37个,卖了21文。
34头大蒜售出19头,卖了4文。
共计卖了203文,农场的仓库里还剩下27个胡萝卜和15头大蒜。
沈秀云小心翼翼地把铜钱揣好,拉着顾七夕脚步匆匆地就离开了西市,直到走出去很远,这才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把脸上的头巾摘了,塞进背篓里,重又走进了人群之中。
--
作者有话说:
数据有点琐碎,卷卷都是拿着计算器啪啪啪的按……然后时不时地发现忘了点啥,回头去修改数据。这脑子,已然无救……不过不影响阅读哈,大家发现小bug,可能是因为有调整哈。爱你们,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