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不知道同余和那些墨家子弟有没有逃出来,此刻他虽然已经逃出了魏国,但心里依旧很不是滋味,万一他们要是出了状况自己如何过意得去?
马车狂奔在山道上,车夫是个哑巴,他们不敢稍加停顿,生怕身后有人追杀上来!
直到真正出了魏国地界,来到了齐国关隘之后,卫鞅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由于心里惦念着同余的消息,他的心情一直都非常糟糕。
下了马车寻了个茶寮准备填口东西,这连着跑了好多天,自己不饿,这位车夫也该饿了!
两人点了两碗面食,顾不上舟车劳顿,好一阵果腹。
卫鞅这才细细打量起来这齐国的风貌来,齐国与魏国不同,春秋齐桓公称霸以来,此地始终是中原大国,据说管仲之后,始终勠力变革,最难得的便是设下了这稷下学宫,招揽天下人才聚集。
他逃出了魏国,奔着这稷下学宫的名头而来,自然是要向人打听打听这的规矩。
如今在位齐王,据说是位礼贤下士的开明君主,时常前往学宫听取诸子论战,以求得政见上的惠养。
不过这一切都是道听途说,卫鞅还是想亲自前去见一见。
然而就在他对此地充满着想法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面吃完了,可身上却一点财物都没有,这下要怎么结账?
就在卫鞅满脸尴尬,而掌柜的神情不悦地盯着他时,他的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句熟悉的声腔:“公子,这是没带钱吗?”
是同余的声音,是的,卫鞅没有听错!
回过头来,正是同余在一脸淡然得面对他。
同余没死,这简直对于卫鞅就是天大的喜讯,当然不止是为了有人给他付饭钱。
不过也有不好的消息,那天夜里激战魏国追杀马队,他身上中了一箭,但好在不是伤在要害,趁着月色他杀掉了一个马上骑士才夺马逃脱的。
但是那几位墨家子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全部都殒身于围攻之下,此事他已经去信巨子告知了!
“为了救我一人,死了这么多人,卫鞅当真惭愧!”
“公子不必介怀,慎子所言,只要能救你出来,就是大功一件!”
“你的伤?”
“不妨事,过些日子就好了,我已经在此等候公子两天了,原本还担心路上出了意外,如今见公子安然此事算是有了个结果,不知接下来公子作何打算?”
卫鞅沉吟了一会儿,“既然来到了齐国,自然要去稷下学宫,慎子先生救命之恩自当拜见!”
同余点了点头。
随即卫鞅又向他打听起他和慎到的关系。
同余这才说起在他和这位先生并不相识,只是当日他刚回来时便被找上门来,要求自己前去救公子。
这越说越糊涂了,自己也不认识这位慎夫子,他是如何知道自己身陷囹圄的呢?
怪事,这件事太奇怪了!
看来只能到了临淄,见到了慎子先生本人讨教了!
缓解了吃白食的尴尬,卫鞅三人坐上马车再次出发,目的地,临淄!
而在不远的齐国王都,此刻并不知道他们即将迎来一位大才,王宫内的齐王正在为国家计头疼不已。
早先的六国分秦落空,齐楚是最后退盟的,保不齐现在已经被大魏王盯上了,齐国虽然不怕这种压力,但多少还是有点吃不到鱼还惹了一身骚。
这些年魏国的势力越发壮大,早些年还只是南北出击,更多的时候是跟老秦人拼命,可现如今庞涓当家,这是个不确定因素。
现如今的齐国不比从前了,自己底下权臣众多,但顶得上用的并没有多少,看起来还得多往学宫跑跑,这些日子陆续来了不少新论,或许会对自己招揽人才有帮助。
眼前酒色鼓乐多妖娆,可这位君王似乎兴致索然,随手挥了挥让她们都退下了!
正心烦着,殿外的内侍进来禀报,说是慎到先生回来了,入宫求见大王。
齐王大喜,“快宣!”
殿外一位精神矍铄且儒雅有神的老者正在内侍的指引下步入王殿,如果卫鞅正在此处他一定会惊讶不已!
这个人,他不仅认识,而且刚刚见过不久!
就是那位在上将军府里代为传话的老人家,同时也是一代法家学派创始人的慎到!
步入宫殿之后,慎到面君见礼,“见过我王!”
“先生快起,之前听说先生往魏国去了,本王还担心再也见不到先生了!”
“多劳大王挂念,此去魏国不为其他,特为大王觅得一治世之才,不日便可抵达临淄!”
“喔?是何方人士?有何本领?本王最近正为此事心烦头疼,快快请见!”
慎到拱手,“大王莫急,此事尚需时日,他恐怕还在路上!多有可能抵达学宫问道,彼时自为大王引荐!”
“好,如此看来,与本王方才之思不谋而合,这些时日便多往学宫去听听!据说最近还有一位你们法家学派的大成者,名曰申不害?可有此人?”
“大王慧眼,此人学识亦可担当,不过他二人之主张与老夫并不相同,愿与相较!”
“哈哈哈哈哈,好,此事正应我齐国大兴,到时候本王愿听诸位高论!”
……
拜见完了齐王,慎到回到了学宫,此地规模庞大,堪比王城宏伟,古朴肃穆又不失庄重,高大的稷门城侧起殿而座,内入学宫延伸成大开大合的殿宇群,中间一座异常显眼的坐台,那里就是整个稷下学宫最负盛名的“论战台”,广汇百家诸子以证道,高声作驳,台听拓思!
齐国繁华,此地乃是底蕴,远比物产和地利更为紧要!
慎到入殿之后,背手而立,他算是把卫鞅这个英才救下来了,至于齐王能不能用?
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