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满的话一出口,不止杨大山的脸色变了,杨茗山的人,脸色都变了。
过分了啊!粮食你们都拿了,怎么还想要打人啊?
还你们损失?你们损失啥了?我们的损失才最惨重吧?
只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他们看了看对方的人,再看了看自己人,得了,认栽吧!
他们可不想成为第二个杨大石。
只是他们想错了。
原本以为只要挨几下打,事情就算过去了,没想到,陈家村的人,真是把事情都做绝了。
打了人,居然还叫他们年轻一辈的人,跟着一起出去。
没错,陈安满不仅打了人,出了心里的恶气,还叫了杨茗山的年轻人跟着他们出去。
废话,年轻人不跟着出去,难道还让他们留下来,养好伤,然后再去打劫自己村的老弱妇孺吗?
他还没那么脑残的缺根筋。
“年轻人都跟着我们出去啊!也是还债,谁叫你们先惹事的。
你们自己去拿东西,我们可不管你们的吃食,出去了,饿死了可不赖我们。”
陈安满吩咐着。
原本心里怨气冲天的年轻人,听到可以出去之后,哪里还顾得上别的,全都往自己家里跑,拿了粮食就又跑回来。
毕竟,都是年轻人,谁不想趁乱出去走走,看看啊。
年轻就是资本啊,敢想敢拼的。
反正人多,不怕受欺负和走丢了,人多壮人胆。
那些老人和小孩,看到这个情况,全都痛心疾首啊!
叛变了,年轻人都叛变了,他们这些老弱病残能怎么办?
很绝望,只能无奈妥协了,失策啊!
原本是想打劫,捞一笔,结果,不仅没有劫到什么东西,还把自己村搭了进去。
杨茗山的村长杨大山都想哭了,他的命好苦啊!
损失了这么人和粮食,他们村以后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太惨了。
陈家村的人可不管杨茗山留下来的人怎么想,带着人继续走。
然后就到了姜家岭。
这一次没有发生冲突,还带了一些人加入队伍。
这个以陈家村带头的逃荒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由原本的二三十人,现在已经上升到了差不多七八十的人了。
在彭家冲那里又接了一些年轻的青壮年。
瞬间,人数过百了。
这是一群很大的逃荒队伍了。
现在,人们不求逃荒走多远了,而是期待着,能在出去的时候,吃一顿好的就行。
毕竟,每次赶集,外面的县镇,府城都是热闹的,而且,各种各样的东西也很多。
于是,大家就想着去捡漏也好啊!
如果外面实在待不下去了,也可以回来,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
所以,逃荒的人才多了起来,而且,都是年轻人,中壮年的都少。
这一百多人,又都以陈家村的人为首。
毕竟,秀才能文的人陈自君在陈家村。
护卫能武的人影一,也在陈家村里面。
过了彭家冲,后面的路就是山路了。
因为前面在杨茗山那里耽误了时间,大家还没到镇上,一天的高温期就到了。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人少的话,行动快。人多了,就容易拖后腿,走不快。
在离镇上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大家就停下休整了。
这是一片大树林,大家就村子与村子之间挨着在一起。
因为干旱的原因,这地上的杂草灌木什么的,都被人拔干净了,光秃秃的一大片,正好方便他们摆放东西。
陈清清家,因为知道要逃荒了,所以,家里早就有准备,做好了野菜,米粉和肉揉成的野草饼子,既有营养又能充饥,还能低调又耐放,能放很多张。
家里的肉和野菜,因为陈清清的勤快,从来没有断过,所以,她们家做了很多,每人几十张是绰绰有余。
别村的人,有的有干粮,直接拿来吃,有的要自己现做,忙的热火朝天,这是一点也看不出来,大家都是出来逃荒的紧张感就像是出去旅游的,都有人相信吧!
陈清清家的人,都吃了东西,然后,留着小孩子在中间守着东西,女人们就去姜家岭看望娘家兄弟去了。
虽然说是靠山吃山,可是,还有那么多人呢?前面又因为大水的原因,山里也已经被祸祸的差不多了。
至于大山深处,不到过不下去的程度,一般人还是不怎么敢进去看看的。
所以,年轻人才都选择出来,一个是有拼劲,还有一个,也是没有办法。
回去,那是留给自己最后的退路。
不过一会儿,女人们回来了,大家才躺在地上,准备休息了。
毕竟后面还要赶路呢,不休息怎么有体力走路。
……
太阳西斜,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过了最热的时间,大家又开始赶路了。
终于紧赶慢赶的,还是在天黑之前就来到镇上了。
青山镇的镇门外面,黑漆漆的一片,全是这一个区域,逃难到这边的难民。
虽然,干旱才出现不久,一个月都没有。
就是气温太高了,什么东西都种不活,还消耗的快,才出现了这么多难民。
人多,东西少,可不就是灾难吗?
现在,在一群饿急眼的人面前,出现了一大群……
虽然风尘仆仆,但是精神面貌都不错的人。
最重要的是,这群里手里大包小包的,都拿着东西啊?
那些难民们看到这些人,立马眼冒绿光,嘴角口水直流。
难民们没有停顿,直接站起身来,情不自禁的就走向陈清清等人的逃荒队伍。
陈清清在一看到镇门口的那些难民之后,她就知道,事情要不妙了。
她立马拉住了,还想大大咧咧的朝前面走的家人。
“我们先不要过去,情况好像不大好。”
姜元香一听陈清清的话,她立马停下了脚步,同时也拉住了自家男人。
陈安组也听到了,他却没有放在心上,都是难民,能有什么不好的?
在家不能自己做主,现在出来了,还不能自己做主吗?
陈安组自信一笑,看向自家兄弟,想要他们跟着一起。
结果,他却看到大哥和小弟居然真的就站在原地不走了。
他摇了摇头,自己先走了。
陈清清看到二伯摇头走了,她也没有强留。
有一些人,他自己不亲自吃过亏,别人的劝告,他是不会听的,甚至还会觉得你妨碍了他。
所以,陈清清没有再多嘴,安静的待在原地不走了。
愿意相信她的人不会多嘴,不相信她的人,就算多嘴了,人家也不一定会听。
既然如此,她又何必多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