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丁一宁照常出诊,自从考了证,他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看病时候提心吊胆了。
第一个进门不是患者,而是一个家长领着一个小朋友走了进来,小朋友手上还拿着一面锦旗,进门就大声说:“丁叔叔,谢谢您,我考上重点初中了!”
这名小朋友是丁一宁以前接诊的一名患者,据家长介绍,这孩子体质很差,三天两天的感冒,几乎每个月都得在家休息好几天或者去医院治病,严重影响了学习,父母又经常需要请假陪伴他治病,很是苦恼,想通过中医的办法改变体质。
“他很爱出汗,出汗之后一吹风就感冒!”家长介绍病情。
“抵抗力差,那吃过玉屏风散和参苓白术丸吗?”丁一宁问道。
“一开始就有中医大夫让吃这两种药,吃了一段时间没有效果,就不吃了。”家长摇了摇头。
“那你回去继续给他吃,这次回去再吃就有效果了,小朋友,把你吸管给叔叔一下可以吗?”
丁一宁见那小孩正在用吸管喝饮料,把他的吸管要了过来,用剪刀剪成两个15厘米长的细丝,丝头有1毫米宽,丝尾3毫米宽。
剪完了再递给这位小朋友对他说“这是叔叔送给你的件法宝,以后你只要感觉自己要感冒了,出现打喷嚏或者鼻子堵塞时,就用这两根细丝同时捅进鼻孔中,在鼻腔内壁轻轻滑动,马上就会连续打喷嚏,等到怎么滑动细丝再也再打喷嚏,皮肤表面的风寒就被全部赶走了,这时候额头就会微微出汗,而这次感冒就会和你擦肩而过了。”
小朋友也被感冒折磨怕了,郑重的接过来,小心的放好。
“医生,就这?不需要开药吃?”家长疑惑地问道。
“药不是告诉你了吗?玉屏风散和参苓白术丸啊。”
“可是那个没效果的。”
“说了,这次回去就有效果了。
你是不是觉得复杂的东西才有效?
要开一堆的中药回去煮一大锅,黑黑的苦苦的,让小孩子捏着鼻子灌下去?”
“这样啊……那我们回去试试,家长将信将疑的把小孩领回去了。”
从那以后,那小孩就再也没有感冒过,也如愿考上了重点初中。
中医治病的方法有很多,有些看似不着调,却是真正根治病痛的方法。
人的一生之中,感冒可谓常客了,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等好多种类型。
风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尤其是燥热的夏天,风扇、空调无处不在,一不小心就会感冒。
通常人们为了让感冒快点痊愈,不影响工作,都是胡乱买点感冒药吃,有的人为了锻炼身体的免疫力,感冒从不吃药,觉得熬一熬就好了。
风寒就是寒邪和风邪不知不觉侵入了人体,人们身体这时候会打个冷颤,但是一般都不会很在意,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寒气积累,身体本能的要祛除邪气之时,身体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各种难受的感觉就出来了。
感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却让人头晕目眩,四肢发软,把人折腾得天昏地暗,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西医的感冒药通常都是抑制身体排寒气的,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强行把寒气压在身体内不得抒发,长久下来有可能演变成更大的毛病。
中医是想办法将侵入身体的寒气及时的排出去,让感冒症状减轻或者不发生。
比较常用的就是汗法,让寒气通过身体微微出汗排出体外,桂枝汤在这1800年里不知道治疗过多少的风寒感冒患者,至今依然有些极高效的治愈率。
但就算在到处都能买到中药的古代,桂枝汤哪怕再便宜,也有人看不起大夫,吃不起它。
其实还有一个非常简实用的方法,比吃药还管用,而且还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这就是丁一宁教给这小朋友的“探鼻取嚏法”,也就是人为的诱发打喷嚏来排寒气。
轻轻感觉自己要感冒了,随手拿起一张卫生纸撕开,用手搓成两个纸捻子,要搓硬点,同时插入鼻孔,纸捻要贴着鼻内上壁,这样刺激性会更强。
如果已经有寒气入侵,一定会打喷嚏,寒气越多喷嚏就会打得越多。
当打完人体,头微微出汗就说明风寒已去。
取嚏法的功效远不止这些,比如有些鼻敏感或者花粉症,都有可能是以往寒气处理不当,积压了过多的库存造成的,同样可以通过取嚏法排出寒气,同时根据个人的体质吃一些增强抵抗力的药,是可以完全祛除病根的。
同样,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会影响大肠的传导,使得大肠缺乏向下的推动力。
所以取嚏法可以协助肺气宣降,补充大肠的推动力,从而治疗便秘。
很奇妙的是,中医的五脏对应五行,肺属金,肾属水。
所以肺金能生肾水,有的人本来用这个办法治疗感冒,却无意间治好了多年的早泄问题。
一般人对中医的理解就是喝中药,认为难学的道理才高明,费用高的疗法才更值得信赖,殊不知“要言不繁,大道至简。”
“一宁叔叔,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成为一名中医大夫,治病救人!”小朋友信誓旦旦地说。
“好啊!那这本《黄帝内经》送给你吧。”丁一宁笑眯眯的直接把桌面上书送给他。
……
等这对父子离开后,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本,自言自语地说“最近书送得有点多啊,看来又要买一批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