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纵有万般不舍,《我靠自学中医来修仙》也到了要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
首先非常感谢我最可爱的读者能看到这里,截至今日有44493人看过这书,但是50万字读完率只有2.63%,现在更新到74.8万,能看完的,估计1%都没有。
真的非常感谢大家能读完这本枯燥无味的书,也和大家道歉,因为我水平有限,没能把书写好。
本来这本书应该还有第三卷,就是丁一宁在游历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以及丁一宁筑基后慢慢掌握一些法术。
但是法术一事我不懂,而我又不想胡编乱造,加上工作的原因,我不得不先完结了,以后若是有时间,再写第二部吧。
这本书还有许多悬念,包括丁一宁的身世,为什么“地得一以宁”,其实大家能跟书到现在,都是自带慧根的人,都是对修炼有着法缘的人,所以大家应该能感应到,未来的世界面临的诸多挑战,我本来想写一个乱世,然后丁一宁成仙后去拯救世界的。
后来一想,觉得就算是神仙也拯救不了这个世界。
成仙是合道,而这个世界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是天道的运转。
本来想加入易经的一些知识,但是又怕写得太杂了,最后只写了一下概念。
其实我真的强烈建议大家若是有空,这本书可以多看几遍,随着心境的不同,看书的感悟是不一样的。
这本书我倾入了大量的精气神,写书前内气外放像水柱一样,写着写着再内气外放,散乱小。
每一章的内容我都是很认真写,查找了很多经典书籍,结合自身理解想办法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
这里要声明,作者不是中医,只是一名中医爱好者,甚至真正接触中医的时间很短,甚至真正接触中医还不到三年。
这里我可以说一下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大家应该也发现了,我从来没问大家要过什么小礼物,多评论留言之类的,我写书目的很单纯,就是想把我知道的,讲出来供大家作为参考。
我可以简单讲一下的是怎么走上这条路的。
2018年我拜师学习苗刀,从此接触传统武术。
我的戴氏心意六合拳是我二师兄教的,包括蹲猴桩,他教的我很快学完了,于是他又找了好几个人一起教我,我又学完了……
我对桩功的理解,综合了一大群老师的经验,和我已经练上身的功夫,看过我视频应该知道,功力这东西没办法作假,比如那个叶问蹲,蹲十几下都是很轻松的,像蹲墙功也是一样,如果脊柱没练到是做不到的。
功夫不是用嘴巴说的,而是身体的展示。
我之前自己开的几家公司倒闭了,没事做就天天在家喝茶、练武。
我二师兄就劝我,你这么闲干脆把中医学了吧,你记忆力那么好不学中太可惜了。
他给我介绍他的师兄弟,给我列了一长串的书单,我就从《伤寒论》开始学起,同时练习针灸。
医武是不分家,练习传统武术也需要记住经络和穴位,慢慢的我就从一无所知的小白到略懂一二。
我就这么心无旁骛的练了两年,直到过年前我在站桩练拳的过程中,发现气感非常的强烈,当掐手诀时感觉有东西从手指射出去。
我就和我的茶友老丁讲了这个事,他说他打坐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于是我们两个人就互相印证,最后得出这就是所谓的内气外放。
于是我写了一篇《当我能内气外放》,结果评论区一片混乱,不堪入目。
于是我就在想,这么简单随便就能练到的玩意,难道真的很多人不知道吗?
春节期间,中医院上班好多年的一位同学来给我拜年,我就演示给他看,他大为惊奇,说“原来气真的是存在的!”
我说你这个中医专业毕业的,不知道这个?
他老实回答,我不知道。
原来现在医院都是用大号粗针来追求所谓的气感,而医生们从不炼气,加上工作压力大,精气神损耗很严重,自身都是亚健康,我那同学因为常年站着工作,整个后背都是僵硬的,后来在我建议下练习蹲墙功才得到缓解。
内气外放一词,是我师兄告诉我的。这时,我再问我二师兄以及他们的师兄弟,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做到。
他们都是站桩练内家拳三四十年的人,居然没一人能做到!
于是我和老丁一直在喝茶闲聊时候,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有些朋友问,为什么这书都是对话,实际上这就是我和老丁两人日常喝茶的聊天记录。
白天喝茶聊到什么,我晚上便写什么。
老丁是个奇人,大我十几岁,懂的东西很多,我每天和他喝几个小时的茶,让我这三年里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许多以前一知半解的东西也逐渐融会贯通。
当然,这本书主角姓丁,和他没什么关系,而是我见一宁的宁字下面是个丁,所以干脆就叫丁一宁。
至于一寧这个名字,是我做梦梦到的。
3月初有天中午睡午觉梦到有两个人拉我去办一个新公司,轮到我签字时候只看到某某一寧某某公司,这时候有个声音在旁边说,记住这个名字!
然后就从梦中惊醒,就上网查,发现一寧是元朝一名和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我记住这个名字,后来写小说我也懒得想干脆用来做主角的名字了。
这本书写的许多内容,都是我在练功过程的感悟,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但是希望大家还是要多验证,毕竟这毕竟是一本小说,肯定有一些虚构或者夸张的成份。
写书是件快乐又痛苦的事情,每次有读者跟着读我都会有一种责任感,让我不敢乱写。
所以从前面有点玩世不恭,到后面越写越严谨,也是要对读者负责,尤其涉及修炼,需要反复印证。
当然看书的乐趣就少了很多,把看小说这件轻松愉快事慢慢变成了一种负担,这里要和大家说一声对不起。
能看到这里的读者,都是有慧根的人,起码也是个中士或者上士,不说修炼成仙那么遥不可及的事,练个内气外放给身边亲朋好友扎扎针还是没问题的。
随着内心的平静,智慧产生,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清醒,就不会随波逐流,就不会陷入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如果自身都带法缘和慧根,被这个世界的贪嗔痴慢疑像铁链一样牢牢捆住,实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这本书实际上也是一个筛子,由浅及深,由浮夸到务实,把四万多人最后筛到一百多,您们肯定都是最棒的,希望大家都能一起精进,不管是中医,还是找寻生命的本质,我们一起加油!
至于这本书的续集,得等我再练几年,有新的体悟之后才能写了,涉及到修炼,怕沾染到因果,没练到的事,不敢乱编,像大家都在看那个谁那本小说,动不动就筑基成功了,就是瞎编,找医案写小说很容易,但是真真假假忽悠人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涉及到修炼这件事,也希望读者们自己没有练上身,没有体悟千万不要好为人师!切记!切记!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去闲
2022年10月27日
ps:后面我会写一些丁一宁在途中的一些片段,直到这个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