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很快就到了,蒋大奎带着蒋成林去了赵云芝家提亲。
因为还在过年,村里很热闹,赵家周围围了不少人。
关浅浅跟王大丫也去凑了热闹。
蒋家人带了不少东西过去提亲。
蒋成林穿了一套干净的绿军装,整个人看起来很精神,人逢喜事精神爽。
赵云芝穿着过年新做的红色碎花棉袄,满眼喜色,看着蒋成林一脸娇羞。
关浅浅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了,毕竟,很快她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开心了。
旁边看热闹的婶子们又开始唠叨上了。
“喂,你看没看那件蒋家拿了什么东西进去啊?”
“老多东西了,听说彩礼给了三百块呢,真是舍得。”
“人家是村长,当然有钱啦,再说了,马寡妇家也不穷啊,总有领导来慰问,钱肯定不少给。”
“哎,要是我女儿能嫁进蒋家就好了,给这么多彩礼,我可高兴死了。”
“你可拉倒吧,就你女儿长的那个样,人家大队长能看的上嘛。”
“你快闭上你的臭嘴吧。”
关浅浅懒得听他们吵嘴,拉着王大丫到周围走走。
“大丫,怎么看起来有心事?”
王大丫叹了口气,“还不是我妈,昨天说,今年要把我嫁掉,怕越大越不值钱。”
“那朱勇那边怎么样了?”
“我们前两天见过面,他那边只凑到八十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凑到我妈要的两百块。”
“你就那么想和他在一起呀?”关浅浅开玩笑的说。
王大丫不好意思的说,“朱勇人不错的,对我也好。”
“大丫,朱勇真的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吗?你想好了,就算这两百块凑到了,你们婚后也是没人帮衬,日子过的紧巴巴。”
“朱勇是个很上进的人,我也是个勤快人,我相信我们以后日子不会很难。”
关浅浅虽然关心朋友,可毕竟不是圣母,做不到什么都要管,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朋友了。
“大丫,你会做手工活吗?”
“会的,我们家的衣服都是我做的。怎么了?你要做衣服吗?”
“不是,你先跟我回家吧,我给你看点东西。”
两个人一起回了关浅浅家。
进到屋子里,关浅浅拿出做头花的材料和成品让大丫看。
“试试看,看能不能做得出来。”
大丫拿过东西,看了一会,开始专心做起来。
过了十多分钟,大丫把东西放到关浅浅面前。
“怎么样,做得还可以吧。”
关浅浅拿起王大丫做得头花,还可以。
“是这样的,这些材料都是我出,你做一个我给你五分钱怎么样。”
许菲给她一个两毛钱,她出布的话,给大丫一个五分钱虽然不多,但对于村里人来说,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在高就不合理了。
听到一个可以挣五分钱,王大丫简直不敢相信。
一个五分钱,一天做一百个不就有五块钱了,那不是很快就能凑够彩礼的钱吗。
“真的吗,浅浅,我做一个能得五分钱,那不是很快就能凑够彩礼钱嘛。”
“我有条件的,必须在我家做,而且,这件事要保密,谁都不能说,能做到吗?”
“能能能,浅浅你真是太好了。”
“好啦,今天就开始吧,早做早挣钱。”
许菲前年寄来不少材料,让关浅浅多做点出来,现在这些东西好卖的不得了。
现在有了大丫的加入,速度更快了。
还没开春,地里也没什么活,最近每天大丫都来关浅浅家做手工。
今天来的时候还带来一个重磅消息。
村长蒋大奎被公安给带走了。
“有说因为什么事吗?”关浅浅问道。
“没有,不过村里人都猜测可能是贪钱的事,毕竟他们家前几天才给了一大笔钱用来定亲。哎,云芝怎么办啊,如果是真的,她跟蒋成林还能成吗。”
“不管能不能成,名声肯定是不好了。”
关浅浅没想到张爸爸那边动作还挺快的,昨天周韵欣才来找自己,那边就安排好了。
蒋大奎肯定是出不来了,可怜了云芝了,一心想嫁的人家里出了问题,不知道她妈妈还会不会同意。
另一边的关有为在家坐立难安,村里都在传蒋大奎被抓是因为钱的事,那自己给他做假账,那不是很快就会牵连到自己了。
真是没有一件顺心的事,自己也是焦头烂额。
三十那天惹上的寡妇王云,拿了一百块钱说不够,回家带来儿子赖到他家了,死活让他养活,赶走就要去报公安。
把胡淑香气的要吐血。
关有为在屋里走来走去,烦躁的不知如何是好。
“关大哥,我儿子今天想吃鸡蛋羹,麻烦你了。”王云突然出现在门口。
“你跟你嫂子说去。”关有为烦躁的摆摆手。
“吃吃吃,天天就知道吃,我们是什么人家啊,顿顿能吃好的。”胡淑香站在院子里开始喊。
“嫂子,咱可别这么说,非要说的话,关大哥可还欠我一百块钱呢,我吃你们几个鸡蛋不算过分吧。”
“你个不要脸的玩意,你以为我不知道啊,以为你是什么黄花大闺女的呢,就是个不要脸的,我们老关就是太老实,让你给骗了。”
“嫂子怎么不好好说话呢,非要我找我们村的人给我撑腰吗。”王云可不会吃亏。
“要不要脸了,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我们村的男人有一腿,我都看见了,别在那装了,你要是敢找人来,我就把你的丑事都抖出去,看你还怎么装无辜。”
王云噎了一下,立马又说,“不给做好吃的就还钱,你自己看着办。”
胡淑香把盆摔的嘭嘭响,“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摊上你这个玩意,钱钱钱,哪有钱了。”
王云不管他们怎么说,直接回屋了。
她儿子看见妈妈回来开始嚷嚷,“妈,这家太穷了,你看这破房子都透风,有点冷,吃的也不好,咱们回家吧,回家还有叔叔给咱们送吃的,我不想在这个了。”
王云想了一下,跟儿子说,“再等两天,十五咱们吃顿好的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