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进屋去,你二伯都回来好一会了,正好吃个饭。”他们都是南方来的,都习惯了睡床。
不习惯去弄通铺。
夏暖把肉给了吴氏就进了屋内。
“来就来了,你怎么还带肉。”但是吴氏却没有拒绝,接过肉就去了厨房。
夏暖进去的时候,夏清远正拿着刨子在刨木,地上一地的木屑。
“阿暖怎么过来了?”夏清远停下了手中的活。
夏暖笑道,“想找二伯做点家具。”
“还早吧。”他看过夏暖家的新房,听说要建两层呢,时间可需要不久。
“也刚刚好,这不是怕到时候房子盖好了,却一件家具都没有。”
夏清远当然知道,这些全都要靠手工去做,时间是肯定需要的。
夏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若是有成品去买成品就好了。
“阿暖想要做什么直接买了木材回来做就好了,去铺子里不划算。”
他是真心实意为夏暖家打算,这要是盖了房子,再去铺子里做家具,钱估计都不够了。
夏暖想了一下,“那也行,木材这些就麻烦二伯了,不要太差就行。”
最终两人商定下来,夏暖决定用香红木,价格适中,经久耐用。
夏暖直接给夏清远一百两银票,“除去买木材的,剩下的钱二伯可得拿着。”
夏清远看着这么多钱,眼皮子一抖,“阿暖,你这钱哪里来的?”
夏暖抓了抓头,“陆骁给的,二伯你先去看,做的太多,若是不够,你再给我说,我来想办法。”
她不敢拿出太多,怕二伯觉得她的钱来路不明。
买木材用不了太多,主要做工的钱,但是夏暖就算这个时候给夏清远。
夏清远怕是不会要。
一听是陆骁给的,夏清远就不怀疑了,没想到那小子居然还存了一些钱。
“行,只是要做这么多,到时候我叫几个人来帮忙,出点工钱就好了。”
“行,到时候让二伯你来雕花就好了。”夏清远现在在城里都只做雕花。
因为雕花手艺好,那家铺子的生意倒是不错。
夏清远笑道:“没问题。”
夏暖离开的时候看着隔壁点了灯,嘴上哼着小曲,算你们识相。
“你今个儿到底怎么回事啊,一直拉,要不我去找夏暖给你瞧瞧?”宋氏担心的声音从茅厕那边响起。
“我也不知道啊。”夏月都想哭了,声音都显得有气无力。
话音刚过,不和谐的声音的就响了起来。
宋氏听到声音,恶臭熏天,眉心就皱了起来,有些嫌弃的离远了一些,才呼吸了一下空气。
拉肚子?
这是水土不服么?才搬过来就不服了?
还是没有见到陆大哥不服了?
夏暖摇了摇头,闻到那臭味,赶紧离开了。
她还的忙着赚钱,现在这些根本不够啊,尤其是被那系统给坑的,动不动就罚钱。
接下来的日子,夏暖都在不断尝试着新品。
除了每日做点饭,夏暖全部的时间都放在了做生意这件事上。
不断的尝试各种面脂与纯露,失败了就继续,一点一滴积累着经验。
陆骁自从上次就很少出现在夏暖眼前,除了吃饭的时间。
期间齐欢来了一次,脸上已经没了红疙瘩,整个人精气神都好了。
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朋友,齐欢有事没事就跑来找夏暖,有些时候,还会跟着夏暖做一些简单的面脂。
“你就不怕我偷学了去么?”齐欢开着玩笑,手中的活却没有停下来。
夏暖故作为难,“那我就把你毒哑了,不能告诉别人。”
齐欢嘟着嘴,“那我还有手。”
“我可以用银针让你用不了笔。”夏暖笑了笑。
齐欢噗嗤笑出了声,“你这样子没人敢娶你了。”
夏暖耸了耸肩,没人娶么?
“阿暖,听说你们是同长大的?”齐欢指着走远的陆骁。
夏暖摇了摇头,“不是,只是在一起生活了三年,陆骁是我爹从山上救回来的。”
少女的脸颊有些红,仰着头看着天,“真好,我却与那人连面都没有见过,娘说了,让我们在成婚前见一面,你说我该穿什么好?”
夏暖看着齐欢,脸上是娇羞与期待,听说齐欢的夫家是北域府的商户,与齐父是好友,两家从小就定下了婚约。
可是两家各在一方落地生根,齐欢与那人更是十多年都没有见过,记忆都已经模糊了。
“我们欢欢穿普通的都已经人比花娇了,精心打扮之下,定会叫那人一眼难忘。”夏暖说得真诚。
世上每个女子对待夫君都充满了期待,就像上一世的她。
可她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只是绝望。
“好话都让你说了。”齐欢娇嗔了一声,接着说道:“娘说,三月的时候王家会正式来提亲,到时候你可要陪我一起。”
齐欢以前也有小姐妹,可是在她脸出了问题之后,那些人都觉得会传染,都对她敬而远之。
夏暖点了点头,看向陆骁消失的方向,她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陆骁。
时间过得飞快,村子里的房屋陆陆续续盖了起来,每天走出去都能感受到村子的变化。
原本只有几间房屋的小村子,这个时候多了十几家新房,就连着以前的几家都修缮了一下。
夏暖家的房子这个时候也盖好了,今天正是上梁的好日子。
夏暖家一大早就准备好了香案,夏二伯也在上梁之前就把家具已经搬了进去。
夏暖家一家子都换的干干净净,端着贡菜与香案就去了新房。
看着眼前的青砖瓦房,夏暖心中一喜,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
房子盖的很漂亮,张师傅对自己的手艺也很满意。
“阿暖,东西都备好了,那就开始了。”张师傅也不是第一次帮人上梁了。
上梁之前要进行祭祀。
夏暖挂好红灯笼,贴好了对联,贡好香案,祈祷日后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看到夏暖家做好这一切,张师傅才开了嗓子。
“上梁咯!”
张师傅刚喊完,瓦工师傅已经提绳登梯而上。
接着诵上梁文,祈求根基稳固,主人家发达平安。
“脚蹬楼梯步步高,手提花篮采仙桃……”
瓦匠师傅登上楼梯顶端,缓缓拉起绳索,提升‘中梁’,然后用大‘法瑯锤’将中梁牢牢固定在早已做好的柱头上,再把法瑯锤放在中梁的长基上。
顾氏则跟着张师傅的喊话,上着香。
直到第三炷香上完,上梁文也刚好诵完。
“点炮。”
梁上的鞭炮垂了下来,顾氏拿着火折子快速点燃了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