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乾第一昏君 > 第5章 真知灼见众人惊

第5章 真知灼见众人惊(1 / 1)

“哀家觉得庄儿的建议不错,诸位可有异议?”

宁慈言语中带着威胁和压迫说道。

别人怎么想她不在乎,她只在乎自己口袋里面的钱,还有和坤口袋里的钱。

一手扶持的户部尚书,积蓄应该也不少了,养肥的羔羊,是时候杀了。

一听宁慈要支持,百官炸了。

“太后,臣清廉一生,没钱啊。”

“府上妻眷天天吃糠咽菜,瘦的皮包骨头,我也没钱啊。”

“我们要有钱早就给国库捐款了,何须等到陛下开口。”

“陛下言论荒谬,捐款给国库之事前所未有,还请太后三思而后行啊。”

一时间,全都是反对的声音。

宁慈的脾气谁都清楚,捐了这一次,后边就有无数次,开了口子再想缝上,不可能。

身为始作俑者的赢庄沉默不语,闭口看戏,周扒皮和铁公鸡的对决,就看谁厉害了。

顺便看看宁慈对百官到底有多大的威慑。

他负责提出问题,宁慈负责解决问题。

“肃静,肃静!”

宁慈寒着脸连说两遍,下面逐渐安静。

“国难危亡之际,百姓苦恨之时,尔等不想着为国解忧,为民消难,竟然还互相推诿,哀家痛心。”

“为做出表率,哀家愿以珍藏的几件文物兑换白银百万两,以充国库,尔等看着办吧。”

说是看着办,不就是强行捐款吗?这和小时候赈灾募捐没区别。

这场面,赢庄可太熟悉了。

在宁慈眼神示意下,和坤不情不愿的走了出来。

“太后深明大义,我等自当支持,臣愿捐白银十万两,以充国库。”

谁不知道和坤家里富得流,十万两,打发叫花子呢。

“十万两吗?”

宁慈语气稍冷,和坤身体微颤。

“臣说错了,说错了,是白银百万两,百万两。”

宁慈这才点了点头。

随后,又有不少人走出来捐赠,大多都是十几万两,哪怕这样,一波捐款下来,国库也多了千万两白银,和之前相比,富得流油啊。

国库充盈了,赢庄心里却有些发冷,宁慈对百官的威慑比想象中更加恐怖。

“母后,多亏了您国库才能充盈,您足智多谋,朕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趁着宁慈喜笑颜开,赢庄直接彩虹屁吹过去。

先把老寡妇忽悠住,后边才好办事。

果然,深耕拍马屁之道多年的赢庄拿捏住了宁慈,几句话让宁慈的老脸笑得像皱缩的包子。

宁慈高兴了,文武百官却在心里都把赢庄骂了通透,历朝历代,哪儿有皇帝剥削官员的先例,昏庸皇帝只会出馊主意。

“做的不错,以后早朝就由你来主持,我在后边听着。”

本就有意垂帘听政的宁慈,敲定了赢庄早朝的事情。

不少人心中哀嚎,昏君上台,加上宁慈推波助澜,往后没好日子过了。

甚至有些人萌生了衣锦还乡的念头,昏君当道,这朝堂不待也罢!

赢庄心中窃喜,扫了一眼台下百官,趁热打铁的说道。

“母后,国库有钱了,天门赈灾一事,是不是该考虑考虑了?”

一提赈灾,宁慈不高兴了。

进了国库的钱还想出去?没门!

“拨款赈灾,不是长久之法,几个贱民闹事,杀了便是!”

“一旦有灾害,朝廷便拨款,再富裕国库,早晚也会被掏空,此事休要再提!”

宁慈训斥道。

“母后教训的是,贱民死不足惜,可这些钱都是大臣们捐的,用作赈灾和发放军饷,既然要杀了贱民,再捐款就没有理由了啊。”

赢庄小心翼翼的嘟囔着,声音不大,却恰到好处的让人都能听见。

司马桀眼神一亮。

“太后,陛下所言有理,我们捐款是为了赈灾和发军饷,如果不赈灾,只为充盈国库捐款,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

司马桀上前跪拜道。

“对啊,这是赈灾的钱,灾不赈了,我们也不捐了。”

“三个月没发军饷了,再不发,手下的兵都要造反了。”

“要么赈灾捐款,要么就不捐了。”

....

不少人纷纷符合,场面极度混乱。

反正钱还没捐出去,刚刚只是空头支票,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不捐了最好。

就算捐了,用于赈灾也比放在国库要好,谁都清楚国库是宁慈的私人小金库。

龙椅上的宁慈被吵得心烦意乱。

“肃静,肃静!”

“军饷可以发放,赈灾不行,不能有了灾情就拨款,以后再遇见天灾人祸,百姓不做事,难道都让朝堂掏腰包吗?”

“我们能养万人,难道还能养活百万人,千万人不成?再大的家底也经不起折腾。”

军饷早晚都要发放,反正也不用自己出钱,现在给了无所谓,赈灾就没必要了。

能省一笔是一笔,还能多置办几个花瓶。

她这么一说,大家都沉默了。

宁慈说的没错,有了灾情就赈灾,百姓坐吃空饷,会没有积极性,甚至盼着天灾,有灾害的地方可不止天门一处,只是天门最严重,闹了暴乱而已。

司马桀嚅嗫了一下嘴唇,忍住没有吭声,现在的结果已经超出他的预料,他不敢再奢求。

“秦晖,我命你速速发兵,至于军饷,等到捐款筹集完毕,即刻发放!”

宁慈再次下了命令,百官都不闹腾了,总不会再出幺蛾子吧。

“母后稍等。”

“朕有事要说。”

宁慈三番两次的被打断,明显有些不高兴。

“说!”

“朕觉得天门之事,还有解决办法。”

“如今恰逢干旱之时,百姓颗粒无收,是因为无水灌溉农田,可春秋之际雨水频发,又有洪涝之灾。”

“我们不如修建水坝,建造水渠,将多余的水储存起来,等到干旱之后再用,不说年年如此,至少能在干旱时解燃煤之急。”

赢庄侃侃而谈。

“修建水坝,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朝廷可找不出那么多工人。”八壹中文網

宁慈冷漠说道。

“母后,何须担心人力?天门不是有那么多灾民吗?让他们用劳作换取我们发放的粮食,人力的问题就能解决。”

“那些不能劳作的,就用建筑水坝用的材料兑换粮食,物力也能解决。”

“这样我们就能用极低的代价建成水坝,而且还不用出兵。”

“出兵看似节省,可灾民都是穷凶极恶之徒,万一殊死相博,士兵死亡太多,还得发放大量的阵亡抚恤金。也不划算啊。”

赢庄慢慢梳理着思路,宁慈发现好像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台下百官也惊了,陛下什么时候真知灼见,能想出此等妙计。

司马桀差点老泪纵横,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天门灾情,有救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兴明:我竟然穿越到了明朝 我在南宋当大将 那些年我在大赵当二皇帝的日子 凰吟天下:王爷不好当 硬核接盘唐末 血色民国,血不冷 姐夫,造反需谨慎啊 都市:全能加点系统 亮剑晋西北,我有战争系统 红楼贾瑞,逆袭从羞辱凤辣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