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嫂子抱上幺儿,孙家大哥拿着还“热乎”的喇叭神器。夫妻二人往村里的祠堂走。
一般村里发生重大事情,需要商讨,才会来祠堂。
但是由于饥荒,村里干部死的死病的病。
便也很久没有使用过祠堂了。
祠堂是永福村的中心位置,在这里喊,周围的村民都可以听见。孙家大哥想。
“咔咔——”孙家大哥擦了擦手,从怀里掏出一把古木色的钥匙。
“呱哒——呱哒——”
孙大嫂子放幺儿下地,与孙家大哥一人一半,推开这厚重的祠门。
……
孙大嫂子重新抱起小幺儿,随着孙家大哥踏进,许久未曾来过的祠堂。
孙家大哥拿出喇叭神器,按照小恩公的说的喊。
结果发现怎么也喊不出来。
“我滴个乖乖嘞,这可怎么是好。”
孙家嫂子幺儿也不要了,急得抱着拳头,来回踱步。
孙家大哥不停的拍打着喇叭,“咋滴的,唬我呢?”
结果,刚刚喊完,孙家大哥尴尬了。
就在刚刚,整个村子里回荡着孙家大哥的那句尾音——虎我呢~
见状,孙大嫂子本来想骂孙家大哥的。
但是这突如其来的喇叭神器出声,孙大嫂子嫂子扯着孙家大哥的破衣裳道:“孙志勇,你干嘛子呢!还不赶紧干正事呢!”
“喔喔,好的媳妇。”孙家大哥也不傻杵着尴尬了,干正事要紧。
只是要命的,这句话也被喊出来了。
这劳什子的喇叭神器,究竟开关在哪里?!
这小恩公也忒不靠谱了。
“永福村所有村民听到没有,听到的赶紧到祠堂集合,有大事,有大事。”
孙家大哥来来回回喊了十几遍。
……
破屋里,一个七岁的稚童将一碗草汤递给一个七八旬佝偻着腰的老婆婆。
“孙婆婆,你的汤。”
稚童很乖巧,老婆婆喝完,稚童再接过碗。
“走吧。”老婆婆拄着拐杖走出破屋外,她佝偻的身子被阳光照射出长长的影子,她佝偻的腰似乎比这天还要弯曲。
“孙婆婆,我扶您。”稚童伸手搀住了老婆婆。
老婆婆拄着拐杖,在稚童的搀扶下,缓慢的行走着。
孙婆婆便是那喊了十几遍,还是路上的。
老婆婆腿脚不方便,走得步履蹒跚,所以走得晚些。
这个点,其他村民都已经到祠堂。
“田,田……”突然老婆婆的手开始发抖的指着不远处。
“孙婆婆,田怎么了?”稚童定睛一看,“嘶,这田,阿芙蓉呢?怎么,怎么……”
原本种着阿芙蓉的地方,已经全部消失殆尽。
干净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这谁做的,好生缺德,那大人下月可就要来收货了”
“要是拿不出货,村里人可怎么办啊。”
稚童愁眉苦脸的看着不远处的田。
就在稚童皱眉之际,老婆婆“扑通”一声,拐杖倒了,人跪了……
“芙蓉灭,神女出。”
“邪魔生,天下乱。”
“一切纷争将起,一切纷扰将起。”
“人间风雨欲来风满楼。”
“……”
“……”
老婆婆神神叨叨,口里念念有词……
稚童伸手在老婆婆面前晃了晃,“孙婆婆?孙婆婆?”
可老婆婆就似魔怔了般,丝毫不理会稚童,自言自语。
“唉,唉,唉。”稚童连叹三口气。
“这可怎么是好啊,村民们都去祠堂了啊。”稚童急得来回踱步。
就在稚童一筹莫展之际,刚刚神神叨叨的老婆婆,现在却突然抓着稚童的手,“小六子,告诉村民们,芙蓉灭,神女出,邪魔生……”
接着话还没有说完,老婆婆,“呃”的一声。
一口鲜红的血,从老婆婆的口里吐出。
老婆婆跪着的身子,往后一倒。
稚童见状,一探老婆婆的鼻息,瞪大了双目。
“孙婆婆!孙婆婆!你醒醒啊!不要睡了……不要睡了……”稚童轻轻摇晃着老婆婆,眼角带泪。
过来一会儿,稚同用袖口擦干泪水,“对,祠堂,找村民……”
“孙婆婆,你等我。”
稚童看了一眼老婆婆,发力往祠堂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