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抄底大宋 > 第13章 宋江起义?语惊四座的赵灿

第13章 宋江起义?语惊四座的赵灿(1 / 1)

“宋江起义!?”

学堂中一众学子惊呼,个个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就连赵灿,也是忍不住眉头一挑,面露诧异。

宋江起义啊......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宋江起义在历史上的地位了。

据他历史系前女友所说,

宋江起义,远不如水浒传中写的那么有戏剧性和规模性,真实的宋江起义,开始只是一伙人数在三十六人的乱匪而已。

直到辗转青州,齐州,濮州,攻陷十余州县城池,才聚众数千人,引起朝廷震动。

此时,朝廷已经派兵围剿宋江。

大概在宣和三年五月,也就是明年,宋江率部南下,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后,才会被海州知州张叔夜设伏击败,然后招安,圆了宋江的编制梦想。

“宋江......”

赵灿皱着眉头,他总觉得北宋末年好像还有个起义,声势规模远超宋江,巅峰时有大军十几万,雄踞大宋东南。

叫什么来着........

“老师!”恰在此时,一个学子昂首起身,轻笑道,“区区一个匪徒,能造成何种影响,我看不过是被剿灭而已。”

“茂才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英雄所见略同啊!”

“茂才兄高见,正是如此!”

...........

一众学子纷纷大声应和。

赵灿望向那人,曹德,字茂才,是孙老夫子的得意门徒,才学斐然,

“这个自然,区区数十人而已,成不了大事。”

孙老夫子抚须一笑,似乎对曹德的回答很是满意。

作为曾经的大宋官员,

孙老夫子也是这般想的,大宋朝廷虽然武力孱弱,打不过辽国,也灭不了西夏,但是对付一个小小的起义农民军,还是手到擒来的。

冷知识,北宋是古代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横跨前中后期,平均一年1.4起。

对于起义,

孙老夫子早已是见怪不怪,经历地太多了,

他笑着问道:“那茂才认为,此事因何而起?”

“因何而起?”

曹德沉吟片刻,缓缓道:“我曾听闻此事是因把水泊梁山收归公有,征收重税而起。”

“若要解决,其一自然是要减少苛捐杂税,其二则是要张榜贴文,劝当地百姓好好过日子,莫要再跟官府作对,要体谅些朝廷。”

“茂才说得对!”孙老夫子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又扭头望向其他人,询问道,“其他人可有不同意见,只管说来!”

“老师,我也认可茂才兄的看法,乱匪数月即可剿灭!”又一个学子起身,侃侃而谈,“不过官军战斗力太差也是关键!我听闻官军一个普通士卒,日入二百钱,已是远超普通百姓收入。”

“有此薪资,却被数十匪徒打得狼狈不堪,数万人可不敢敌,匪夷所思也!若是官兵敢战,起义早已被镇压了。”

“此事之后,应该缩减军饷才是良策!区区武夫,何至于拿此高薪!”

“敏之说得好!”

“正解,我也是这么想的!”

“还是得看敏之和茂才啊!”

........

高捷,字敏之,汤阴县人,乃是孙老夫子得意门徒之一,

随着高捷和曹德开口,其余学子纷纷开口,阐述意见,一时间,学堂上气氛热闹,众人畅所欲言,结合所谈之事,宛若一个小朝廷。

高台上,

孙老夫子抚须微笑,笑而不语。

这正是他要的效果。

目光望去,皆是他门下高徒,一个个都是良才,他日必金榜题名!

忽然,

孙老夫子眉头一皱,因为他看到了角落中,沉默不语且眉头紧皱的赵灿,更让孙老夫子生气的是,此时的赵灿表情微微有些不屑,又有些愠怒。

似乎对众人的高见有不同的看法。

“一个书呆子....他懂什么!”

孙老夫子心中暗想,他很想视若不见,可心中的好奇心却宛如一只小猫,不停地挠着他。

终于,

孙老夫子忍不住了,他沉声道:“永辉,何故沉默不言?若是对两位同门有意见,只管说来!”

唰——

孙老夫子话音落下,众学子纷纷望向角落中的赵灿,

有不解,有不屑,有讥笑,有嘲讽,也有少数几道善意。

赵灿闻言抬头,

他沉默片刻,缓缓道:“既然孙老夫子让我说,那我就斗胆说下自己的浅见。”

“哈哈哈哈!他还真想说!”

“还挺装模像样!”

“赵傻子能说啥,不会是重复茂才和敏之兄的话吧?”

“哈哈哈哈!有可能诶!”

围观学子一阵大笑,

赵灿也不恼怒,他缓缓起身,冲四周拱手,高声道:“茂才兄的话我赞同其一,宋江等人确实是被逼上梁山,减免苛捐杂税势在必行!”

“至于其二,若是百姓家有余钱,生活稳定,又怎会跟官府作对?无他,被逼而已,茂才兄不去体恤百姓,反而暗讽百姓跟朝廷作对,此话我不敢苟同。”

赵灿掷地有声,侃侃而谈,加上他那气度不俗的外表,一时间一众学子都被他气场所摄,不敢吭声。

孙老夫子也很是吃惊,他没有想到自己平生最不受重视的学子,居然能说出如此一番见解,此时此刻,哪还有半点痴愚样子!

曹德握拳不语,表情愤怒,似乎觉得被一个书呆子如此反驳,很是丢人。

“至于敏之兄.....”赵灿顿了顿,表情忽然有些不屑,淡淡道,“才疏学浅,漏洞百出,我一点都不赞同!”

没等高捷开口,

赵灿继续道:“官军战斗力差,那是因为兵源来源问题。从仁宗朝起,每每地方起义,或有流民流窜,最后都会被招入军中,成为官军。”

“这样的兵源,又何谈战斗力一说?”

“故而,要想提高大宋官军战斗力,根本方法不是降低军饷,而是优化兵源,招募敢战之士!”

鸦雀无声。

偌大的学堂上,一众学子一脸呆滞,纷纷用不可思议的目光望向赵灿,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眼中的傻子,居然会说出如此一番见解。

远比高捷深刻!

人群中,孙老夫子最为惊讶,他曾在朝中为官,自然知道大宋官军的兵源来源是个大问题,可这种事情,寻常百姓绝不清楚。

赵灿是怎么知道的?

一时间,

孙老夫子望向赵灿的目光充满了探寻。

都是我前女友跟我说的.......赵灿坦然面对孙老夫子目光,心中如是想到。

学堂沉默,

赵灿竟以一人之力,力压孙老夫子两位得意门徒,偏偏孙老夫子又沉默不语,目光严肃,似乎对赵灿的反驳颇为认可。

就在众学子窃窃私语,频频扭头望向高捷和曹德的时候,

曹德又开口了,语气恼怒:“那又如何!至少我与敏之兄有一点说对了!宋江起义,官军数月必可围剿!”

“不!你又错了!”

曹德话音刚落,赵灿猛然打断,坚信道:“我敢断言,不到明年五月,非耗时一年,官军绝难剿灭宋江起义!”

“什么?”

此话一出,众学子纷纷愕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隋纪事 那些年我在大赵当二皇帝的日子 穿越之傻皇帝 红楼贾瑞,逆袭从羞辱凤辣子开始 只想做一个小乡绅 开局一把菜刀我在亮剑当伙夫 策马雄风 演义三国之混蛋许攸 冥界大富翁 让你继承皇位,你把国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