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录的工作继续,
这项工作持续了整整七天,浩繁的工作才堪堪完成。
很快,
本次省试的主考官带着一众官员,闻讯赶来,开始最后的批卷工作。
跟唐代不同,宋代的主考官是任何官员都可以担任的,且年年不同,随机挑选。
除了一个主考官外,还有若干副主考官。
偏殿内,
主考官郭三益,吏部给事中,
副主考官孙泰,工部员外郎,
副主考官蔡鞗,礼部郎中,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监察御史,但是监察御史只负责监督,不负责阅卷。
三人端坐,在一众官吏的监督,开始批阅试卷。
省试的试卷批阅,跟解试差不多,一份试卷的好坏,需要得到三位主考官同时点头认可,才可以得到最终的成绩。
当然,差的试卷就不用了,反正最终试卷都会贴出去,你若是不服,完全可以事后申诉。
三人快速阅卷,
郭三益白发苍苍,约莫五十来岁,是哲宗元祐三年的进士,在官场沉浮已经三十余年,积累了深厚的人脉。
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在吏部的威望却是不小,加上诗人的身份,故而担任此次主考官。
很快,一份份试卷得出了成绩。
片刻,
孙泰忽然惊讶一叹:“这份试卷写得真不错,我看完全可以进入本届省试前十。”
“哦?我看看。”蔡鞗笑着接过,看了一遍,满意一笑,“确实不错,可以给个高分。”
试卷绕了一圈,最终落到了郭三益手中,
他看了一会,抚须笑道:“确实不错,如果没有意外,这份试卷可以高居榜首。”
“那倒也未必!”蔡鞗神秘一笑,“我前几日看到了一份试卷,极具才学,若是二位看到了,必然会钦点他为榜首。”
“哦?当真?”
孙泰和郭三益齐齐惊讶出声。
“自然,二位若是不信,继续看就知道了。”蔡鞗神秘一笑。
他这番姿态,果然成功吸引了二位考官的注意,
接下来,
二人都在期待着,那份让蔡鞗惊艳的试卷出现。
阅卷的速度是很快的,三人都是老资历了,只需看一遍试卷就可以得出这份试卷的好坏。
几千人的试卷,两天多的时间基本上就看完了,
最终,
郭三益选出了其中最为优秀的六百三十人试卷,这些人将自动获得殿试的资格,有资格参与下一场考试。
按照北宋殿试学子不落选的潜规则,这六百三十人将成为今年的进士,候补登记在吏部,若是成绩名列前茅,或者朝中有关系,将会获得官职。
六百三十人的试卷,摞地很高,满满当当地放在三人面前。
而此时,
郭三益,孙泰,蔡鞗三人还有一个事情要做,那就是从这六百三十人的试卷中,选出今年省试第一,省元人选。
一份试卷被单独选了出来,放在三人面前。
郭三益抚摸着这份试卷,感慨道:“老夫为官数十年,苦读诗书大半辈子,从未见过这等才气惊人的试卷,他为第一,老夫没有话说。”
孙泰抚须叹道:“本以为蔡郎中有些夸张了,没想到看了这份试卷,我才知道是我井底观人,小看了天下才子。”
蔡鞗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二人,淡淡道:“看来二位已经达成共识,此份试卷为第一,今年省试夺魁者!”
“是!”郭三益与孙泰齐齐点头。
蔡鞗见状,不再废话,拿出一块红绸小心翼翼地贴在了试卷上,暗示这卷子是头名。
明日,这份试卷,将被高高贴在告示栏上,供无数学子瞻仰和学习。
蔡鞗动作慢腾腾的,对待手中的试卷像是对待稀世珍宝,一旁的郭三益却有些等不及,他急不可耐地撕开了糊名的封条,想看看到底是谁有这等才情,居然能写出这等才气惊人的卷子。
封条撕开,一个名字出现在众人面前。
................
二月二十,省试放榜,
无数学子彻夜难眠,大清早天还没亮,就早早起床,呼朋唤友,往放榜的地方而去。
“永辉兄,你怎么如此淡定!?”
路上,
林甫五人焦急地额头都出汗了,唯独赵灿神色自若,甚至还有心情跟刘可开玩笑。
“结果已出,成与不成,都已经注定,何必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呢?”赵灿哈哈大笑道。
“还是永辉兄心性豁达,我们就不行了!”林甫苦笑,其余几人赞同地点点头。
赵灿笑了笑,望向刘可,笑道:“敬思兄,等会你可得好好睁大眼睛看看,你家娘子在老家保佑你呢。”
“哈哈哈哈!”众人大笑。
刘可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赵灿还有心思打趣自己,他苦笑道:“永辉兄,不要取笑我了,我现在已经什么都不想了,只想早点看到放榜结果。”
“呀?难道你连你家娘子都不想了?”赵灿讶然。
“那....肯定还是要想的。”
“然后呢,你还没给你家小娘子回信呢?还是蝶恋花呢?”
刘可脸色嗖地一下就红了:“写了写了,昨天晚上来了些灵感,又憋出一句话。”
“真的?”众人来了兴趣,边走边笑嘻嘻道,“敬思兄,快说来听听,永辉兄好给你斧正。”
刘可吞吞吐吐半天,最终低声开口了:“阅尽相思离别苦......”
“.........”
“没了?”
“没了.....”
蔡鲍佩服地竖起大拇指:“敬思兄,你还是回去后把《古诗韵律》烧了吧,太难为你了。”
“哈哈哈!众人大笑。”
刘可羞红了脸,不好意思道:“别着急啊.....我还没灵感呢,等会我回去继续写,肯定能憋出来了。”
“别憋了,小心憋出病来。”
“哈哈哈哈!”
众人一路欢笑打闹,很快就来到了放榜地。
放榜地,人山人海,不知道有多少学子正踮着脚寻找自己的名字。
几面告示栏一字排开,上面贴满了学子的试卷,
而在最高大的一面告示栏上,则贴着六百三十个进士的名字。
赵灿六人费力许久,才终于挤进了最里面的圈子,兴冲冲地一抬头,就看到了六百三十个名字最上面,那硕大的,特意加粗标黑的省元名字。
赵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