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多月唐婉儿也没闲着,她给每间店铺起了店铺名做了牌匾。
她给铺子起了个非常欠揍的名,逸仙楼火锅店,逸仙楼麻辣烫店,逸仙楼女性专卖店。
门头都做好包上红布挂上了,只等开业那天揭红布就行了。
店里用的餐具她也去陶瓷厂定制了一批带有逸仙楼logo的不同花色的餐具。
还给每个店铺都招了员工进行培训。
麻辣烫店唐婉儿招了一个掌柜,一个看菜柜的,4个厨师,4个小二,2个做饮品的,2个洗菜洗碗的婆子,总共14个人。
火锅店唐婉儿招了1个掌柜,4个厨师,10个小二,2个做饮品的,4个洗菜洗碗的婆子,总共21个人。
女性用品专卖店里唐婉儿招了一个掌柜,6个员工,一楼两个,二楼四个,三楼护肤品暂时不卖,她还没来得及研究护肤品呢。
唐婉儿抽空在空间制作了一本现代记账方式的账本,然后用打印机打印了三本。
员工培训的时候唐婉儿给三个掌柜详细讲了怎么记账。
掌柜的虽然初学时感觉有点难,但学会了之后就发现这个记账方式比之前他们用的方法简单多了,看账本的人也省劲多了。
开业前这半个多月,唐婉儿按照岗位分别对员工进行了严格的培训,还统一给每个人都定制了两套带有逸仙楼logo的衣服,这样顾客看上去会觉得干净舒服。
厨师们要求进厨房要带上脑子和口罩,店小二要求对待顾客要客户至上,微笑接待,不能以衣着外貌来给顾客分三六九等。
经过半个月的培训,每个人都通过了唐婉儿的考核可以等待上岗了。
唐婉儿按照底薪+提成的方式给他们算工钱。
每个店铺的底薪都是600文钱。
火锅店的提成是:
店小二每桌10盘以上超过10盘的那部分算提成,素菜每盘1文钱,肉菜每盘3文钱,饮品是每杯都有1文钱提成。
厨师们10盘以下的每桌提2文,10盘以上的每桌提5文。
麻辣烫店的提成是:
顾客消费超过20文的那部分每3串素菜提1文钱,每串肉菜提1文钱。
厨师们是低于20文的每份提1文,超过20文的每份提3文。
洗菜洗碗的婆子们都是每月1两的固定工资。
女性专卖店的提成是:
单个产品每个提成2文,套装成品每套提成20文。
麻辣烫店掌柜的工钱是每月固定3两银子,月销售额超过400两,额外奖励3两银子;月销售额超过600两,额外奖励6两银子。
火锅店的菜品定价比较高,所以销售额要求是麻辣烫的两倍,额外奖励金额是一样的。
女性专卖店的商品定价最高,所以销售额要求是麻辣烫店的3倍,奖励也是一样的。
在这个店小二工钱普遍800文钱的时代,唐婉儿开的工钱很有吸引力。
虽然底薪比别的店铺低,但是只要他们好好干,工钱肯定比在别的店铺做工高。
所以这三个店铺的员工们都活力满满,干劲十足。
唐婉儿邀请了福顺楼的赵掌柜和仁心堂的祁掌柜后天一定来店里吃饭。
又让赵掌柜给他少东家传话,让他有空也可以来。
店铺附近的掌柜们唐婉儿也挨家邀请了,至于来不来那就不清楚了。
不过在员工们通过考核后唐婉儿就让他们满县城的发宣传单,宣传他们即将开业的店铺。
宣传单是唐婉儿设计的,简洁大方美观又吸引人眼球。
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居民门见到新店开业有发宣传单的。
这在后世虽然是烂大街的宣传手段,但在古代却是一个新鲜的宣传手段。
所以还没开业呢,县城里的人就知道了他们县城哪天要有什么店铺开业了。
那宣传单画的真诱人,还有那什么会员卡,听着还挺好的,能便宜不少钱呢,到时候他们一定要去看看。
村里的人唐婉儿也邀请了村长和桂花婶子两家后天去参加她店铺的开业,再请他们吃顿饭。
唐婉儿还邀请了1个舞狮队,用来给两个饭店吸引客人。
至于女性专卖店,唐婉儿设计了一场走秀活动,让员工们到时候每人都穿上一整套衣服在店铺外边走t台。
开业前一天,他们最后检查东西是否齐全,又熟记了明天的流程后就早早回家休息,只等明天开业开始大干了。
转眼来到了开业这天。
唐婉儿早早的就了店里开始忙活。
因为店铺卖的东西不一样,所以营业时间也不一样,正好可以错开开业。
吉时到之前,唐婉儿最后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纰漏后就让人点燃了鞭炮。
鞭炮吸引了不少的人来这凑热闹,看到是有新店铺要开业,也都好奇这铺子要卖什么东西。
打开铺子的大门,观众们觉得自己仿佛看到了仙女向他们走来。
唐婉儿稍微用力撤下包着门匾的红布,微笑着开场“今天是我们逸仙楼三家店铺开业的日子,我是逸仙楼的东家。
这个铺子是女性和小孩用品专卖店,一楼是适合孩子们的布娃娃,二楼是针对女性的配套的成衣,包包和鞋子,三楼即将销售护肤品。
所谓的护肤品,顾名思义,就是保护皮肤的东西,可以保湿,美白,祛斑等等。
今天,是我们新店铺开业大酬宾的日子,我们特别推出会员卡服务。
充值一千两银子,即可享受会员权益,在本店购物即可享受八五折优惠和私人订制服务。
话不多说,开业前三天,凡是在本店购物的均可享受九折优惠,如您购买总金额10两,开业前三天,只需付9两银子即可。
三天过后,恢复原价,仅会员可享受折扣。
接下来,我还为大家准备了一场节目,敬请欣赏。
节目过后,即可进店选购。”
唐婉儿悄悄打开事先准备好的小音箱。
音乐响起,穿着漂亮衣服的员工们一个一个出来走t台。
与众不同的表演方式,由大家口口相传,很快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