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胡锋的这番话,只是个年轻人的一腔赤诚而已。
谁年轻的时候,没有拯救世界的梦想?
根本不至于引起什么风波。
胡锋的言论,之所以会上热搜,是因为著名音乐人韩重阳的一番言论。
韩重阳在国内非常出名,他是华清大学的有名才子。
有好几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而近些年来,他频频上许多综艺节目,因其博学、机智、幽默而被大众所喜欢。
胡锋自己也很喜欢韩重阳。
不过韩重阳并不是华夏人。
他虽然是华夏族,也是在华夏出生、在华夏长大、在华夏最顶尖的大学读书,在华夏赚了无数的钱。
但是,他不是华夏人。
很多年前,他就改了国籍。
韩重阳本人特别仰慕国外的文化,他曾公开表示,说华夏人有所谓的劣根性。
这次,胡锋之所以会上热搜,便是因为韩重阳在谈论华夏和国外文化之时,将胡锋拿出来当例子。
韩重阳说:
“和外国人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外国人就是比我们优秀。
虽然我知道,承认这点很难,但是这就是事实。
外国出了多少大科学家?
华夏又有多少大科学家?
华夏人,获得诺奖的有多少?
很少!非常少!
我们拥有十几亿人,占据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但是又有几个真正了不起的科学家?
我们有那么多学霸,这个状元那个状元的,但这些所谓的状元,又有几个成了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有几人得了诺奖?
最近有个小地方的考生,拿了省理科状元。
这个所谓的状元,立刻就开通了抖鱼账号。
我就想问问,一个学生,不思学习,他开通抖鱼账号,这是想做什么?
想火?想成明星?想当网红?
归根结底,是想捞钱!
骨子里,急功近利、贪财……
靠着这样的人,华夏的科技能进步吗?”
胡锋开通个人账号,是因为系统任务要求。
但在外人看来,却变成了他想出名,想捞钱。
引起这样的误会,确实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韩重阳,身为一个外国人,利用胡锋,来抨击华夏,其心可诛。
要是韩重阳只是骂胡锋,那胡锋也就算了。
因为毕竟拍短视频,确实会容易给别人误解,让别人觉得他是为了捞钱。
但韩重阳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胡锋一时间忍不了,便在个人账号上回复了一句:
“一个外国人,千里迢迢的来华夏,只为操心华夏的事。
还真是白求恩精神啊!
你要真这么操心华夏,当初为什么要改国籍?”
胡锋的这段话,韩重阳没有回应。
但韩重阳的粉丝们,却发了疯似地攻击胡锋。
当然,也有一些人帮胡锋说话,给胡锋鼓励:
“加油!希望你以后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能获得诺奖!”
但是,这样的评论是非常少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而且,一旦出现这种评论,下面清一色都是嘲讽咒骂的话。
“还获得诺奖?你可真瞧得起他!”
“别做梦了,胡锋只是一个考试机器。
每一年都要出无数的考试状元,但是这么多考试状元,有几个成了科学家的?”
“什么成绩都没有,一天只知道放嘴炮的人,你还指望他获得诺奖,真是笑死人了。”
“……”
也正是因此,胡锋被嘲讽上了热搜。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胡锋的账号粉丝突破了一百万。
【恭喜宿主!账号粉丝突破一百万!
获得奖励:梅森素数分布规律精确公式以及其证明方法。】
梅森素数,号称“数论中的钻石”。
是否存在无穷多个梅森素数,是未解决的著名数学难题之一。
提到梅森素数,就不得不提“周氏猜想”。
周氏猜想是在1992年在《梅森素数的分布规律》一文中,提出的猜想。
基本内容如下:
即当2^(2^n)
(注:p为素数;n为自然数;mp为梅森数)
周氏猜想表达式看起来貌似简单,但是破解这一猜测的难度却极大。
虽然有无数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尝试证明“周氏猜想”,但却一无所获。
若是有人可以证明这“周氏猜想”,那必然会霎时间名声大震的。
没想到——
胡锋竟然得到了证明“周氏猜想”的证明方法!!!
【是否查收】
胡锋点了查收。
然后,拿了一个笔记本来,将手机上关于“周氏猜想”的证明方法誊抄下来。
果然很复杂!
就算有证明方法,胡锋想要吃透,却也相当困难。
深吸一口气!
“如果我将周氏猜想的证明方法写成论文,发表出去。
那么……”
想到这里,胡锋便激动起来。
他的系统任务是,成为千万粉丝的科普博主。
若是世人知道胡锋证明了周氏猜想,那胡锋绝对会引起轰动,成为千万粉丝的科普博主,也就指日可待了。
“不过——在发表论文之前,我还是先将数学提升到两星。”
目前的胡锋,在数学方面,只是一星。
以他现在的数学知识,很容易被别人问倒。
他要是现在就发表证明周氏猜想的论文,自身的数学基础又不牢靠的话,很容易出事。
只有将数学提升到两星,他才能应对一切,别人才不会怀疑他证明“周氏猜想”的真实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胡锋买了很多书和资料,疯狂的恶补数学方面的知识。
进步非常迅速。
半个月后,当胡锋的数学,提升到两星之后,他才停下了继续学习。
此时的胡锋:
【姓名:胡锋
数学:200点(二星)
物理:115点(一星)
化学:115点(一星)
生物:115点(一星)】
紧接着,胡锋便开始写论文,写关于“证明周氏猜想”的论文。
次日,论文便写了出来。
胡锋找到美丽国纽约大学courant数学科学研究所的机关刊物《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将论文投给了它。
为什么不在国内发表?
偏偏要去国外发表?
原因很简单,因为国外的刊物,要权威一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国外的大学,比国内的大学出名;
国外的科学杂志,要比国内的权威;
“迟早有一天,这一切都会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