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土地改革(1 / 1)

想要打倒地主,只靠自己这些人肯定是不行的,这个时期当官的和做将领的,全都是士族家族的人,若是让他们去挖自家坟墓,肯定没人同意。

这件事,还是要靠百姓啊,打倒了地主,对他们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如今大部分百姓都没有土地,而是依靠为地主和世家做事、种地获得生存所需的物品。

只有让他们改变观念,反抗士族,才能真正对士族造成打击,这件事才能做成。

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杨然决定先说动公孙度,先从辽东郡下手。

再次坐到火炉旁,对公孙度道:“公孙大人,你想不想彻底解决好百姓的生计问题。如今饿殍遍野,每年冬天都有很多百姓饿死在街头,你作为父母官,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景象吧?”

见杨然突然提到这个问题,公孙度一肚子疑惑,猜不透也杨然又要做什么。

他通过这些天的观察,对李德吴用等人的旁敲侧击,确定杨然就是一个心机深沉之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深意。

表面上表现的谦恭有礼,温文尔雅,像是一个正人君子,其实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在暗中谋算天下。

但是,从他所做的事来看,他的确有明主的风范,若得了天下,未必不是一个明君。

当下,忙对回杨然道:“杨大当家,我身为一郡之主,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正是我该做的。不知是不是杨大当家有什么好的方法?”

“正是,只是不知道郡守大人敢不敢做?”

“杨大当家请说。”公孙胜心中浮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就是用百姓,打压士族阶级。将他们的土地分给百姓。钱财至少没收三分之一,或一半。”

公孙度愣了一下。

打压士族?

太疯狂了吧!

公孙度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士族是东部州最大的势力,王朝的权利更迭,都需要士族。

朝廷若是没有了士族,也很难控制这个国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管理百姓的作用。而且他们势力极大,我们只怕……”

杨然接着他的话说道:“所以,才用到了百姓,百姓总是占大多数的。咱们站在百姓这边,领导他们推翻士族,为他们分土地,他们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夺回土地之后,以人头为单位,每人分三亩的土地。有了这三亩土地,他们只要好好耕作,吃饭就有了保障。”

旁边,李德吴用等人也思考起了杨然所说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利用占大多数的百姓确实可以推翻士族。

“但是,这些士族要怎么办,他们很多都是将领和官员,总不能将他们都杀了吧?”公孙度又问。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不是弑杀之人,并不主张杀人,对待士族也是一样。他们虽然压榨百姓,但是还罪不至死,分了他们的土地和家产就是惩罚了。

跟百姓们一样,他们也是按人头分配田地。然后钱财上,根据他们的财富程度,给他们留下一半到三分之一。咱们也不是强盗土匪,不会断了他们的活路。

咱做的,是将物资进行合理分配,使得贫困的人能够温饱,富裕的人不会积聚大量钱财,从而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听了这话,公孙度点了点头,觉得杨然说的有一定道理。

“至于士族们的官职吗,还是保持不变,原来是什么官,还当什么官。而且他们手中还有一定的钱财,家族中未当官的族人,如果不想种地,也可以做生意。比如跟我们合作,卖纸、卖煤,我一定非常欢迎。”

顿了一顿,杨然又道:“说到做生意,我再给大人提一个建议,就是鼓励商人经商,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改变重农抑商的政策。”

鼓励商人经商?

众人愣住了,他们都没想到杨然会提出这个建议。

“这……”公孙度犹豫了,“自有历史以来,都是重农抑商的,而看一个皇帝是否是个好皇帝,很多时候也是看他是否足够发展好农业,杨大当家的这个建议,恐怕?”

“是啊,商人逐利,若支持商人经商,田地谁来耕种?”李德也开口道。

吴用摸了摸胡须,也说:“商人多狡诈,喜做投机倒把的买卖,肆意哄抬物价,对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无好处。长此以往,民风也会受影响。”

杨然扫视了众人一眼,知道他们都局限在了历史之中,并不知道商业对国家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

“你们所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这只是极小的负面影响。只要把控的好,出现哄抬物价的情况是很少的,可以随时调控,田地无人耕种这事更无需担心。

做生意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没有点脑子还真做不来。再者,缺乏足够的商品,他们又卖什么呢?如今还是耕种田地为主。

能卖的东西无非是蔬菜水果类食品、桌椅板凳类家具、还有衣服布料,这些东西都不容易产出,物品必定有上限。从事商业的人也不会太多。至于影响民风,这都是小问题。”

杨然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如果诸位还是担心田地荒芜的问题,可以下一个政令,产的粮食多了,可以免除赋税,产量最多的人家,可以给出相应的粮食或金钱奖励。而且,对农民只收粮税,没有其他杂税,税收可以按每亩田一斤算。”

“这个法子确实可行,”公孙度道,“只是如此一来,朝廷没有了税收,只怕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众人盘算起来,算了一番,都觉得这样下来,粮食收的太少了,恐怕连军队都养不活。

每亩地收取一斤粮食,这也太少了吧。

杨然笑了笑,说道:“提高税收并不只有百姓纳粮一种方法,咱们应该把目光放到有钱人身上。在降低农民税收的同时,推动商业活动,商业活动的税收,则是纯利润的十分之三。”

众人又仔细盘算,发现即便这样,也是杯水车薪。

“是不是觉得这样还是不够?”杨然笑道,“正因如此,才需要打地主、打士绅,做土地改革。”

众人疑惑,纷纷望向杨然,看他究竟有什么方法解决税收问题。

杨然喝了口茶,缓声道:“诸位可知道如今东部州有多少亩土地?”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恰好,我知道。如今整个东部州,共有可耕地七亿亩,而人口是五千万左右。”

说到这里,杨然顿了一顿,看看众人的反应,见他们迷惑的眼神,知道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继续说道:“按人头一人三亩地分完之后,还剩五亿五千万亩左右,这么大面积的土地,都归朝廷所有。在这上面,能种出多少粮食啊,你们想想。”

嘶……

五亿五千万亩?

听到这个数字,众人都傻眼了,这么多吗?

公孙度又遇到了问题,问:“到时剩了这么多土地,农民都在耕自己的地,谁来种呢?”

“这些土地收归官有后,可以派士兵耕种,也可以让劳中犯人耕种。最佳的方式,是付酬劳给农民,请他们来耕种。如此一来,国家决不会缺粮食,百姓也有了额外收入。”

众人恍若大悟,都明白了该怎么做。

杨然继续道:“有了这么多土地,朝廷是不怕没粮食的?可惜,无论是董卓还是袁绍,都没想过这么分配土地,只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士族,自然不可能想到这个法子。

这样实施下去,不用十来年,国库就会储存下大量的粮食,随时可以应对战争和灾荒。”

听了杨然的这么一番分析,众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觉得将地主的田地分出来,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吴用捋了一下胡须,露出了微笑,显然很认可这个法子。

杨然想到历史上东汉末年的历史,感慨道:

“如今东部州虽然土地很多,但是缺少耕种的人,这也是朝廷缺粮食的一个原因。耕地的人呢?他们都被士族大家招募成了士兵,进入了各个战场,为世家卖命。

世家大族不仅在土地上压榨百姓,更是拿他们的生命为自己的野心买单,罪大恶极,是国家的蛀虫、社稷的绊脚石,实在没有留着的必要。诸位以为如何呢?”

说完,杨然望向众人,希望他们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

李德、吴用、晁盖等人是无条件拥护杨然的,杨然在他们的心中早已经是未来的天子了,甚至觉得他是天上神仙下凡。

不管他说什么,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李德几人点了点头,开口道:“大当家所说不错,正是这些世家大族,让东部州陷入了战火之中。他们是祸乱的根源。不仅兼并土地,还引起战争,将东部州搅的一锅粥。不除他们,东部州将永无安宁之日。”

公孙度和乔玄两人,此时也有些动摇了。但他们却不想失去自己的土地,所以有些纠结。

杨然望向他二人:“岳父大人,公孙大人,你们认为呢?”

两人对望一样,叹息了一声,为了成为一个好官,也为了安杨然的心,没土地就没土地吧。

“我们没有意见。”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炎王朝之涅槃重生 三国:无名之辈 三国:开局继承吕布遗产 乱世之庶民崛起 一个月后穿越大明,你会怎么做? 亮剑:我,云龙妹夫,西北霸主 大宋并肩王 我,朱柏,大明第一卷王 拿命当权臣,全民哭求我别死 三国之将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