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梦摇摇头:“我不知道……”
李夫人还是相信了萧梦,道:“你回去好好收拾一下,忠儿已经没事了,既然你不是有心的,那我也就不追究了。”
看在萧家的面子上,李夫人就是想追究,都不能追究!
萧梦点点头,哭着说:“谢谢婆母!”
萧梦走后,李夫人问嬷嬷:“你觉得,她说的,几分真假?”
嬷嬷道:“不好说。”
怎么个不好说呢?
嬷嬷也说不上来。
李夫人道:“这事先搁置吧,跟萧家最新的合作方案出来了吗?这个档口,萧梦是万万不能出事的,等合作确定下来了……再谈别的!”
嬷嬷心领神会:“已经出来了,马上就可以实施了!”
……
萧梦被人伺候着洗漱好,换了衣服。
梳妆的时候,她看着铜镜里面面无表情的少女,心里不知是何想法。
橘儿当时问她:“少奶奶为什么不想活了?”
萧梦没有回她,橘儿又说:“少爷虽然反应迟钝,但是少爷人很好的!”
橘儿还说:“若是少奶奶这样死了,少奶奶的家人会伤心欲绝吧?”
萧梦却是猛然惊醒。
是啊!
父亲去世,弟弟萧炎离家出走,若是自己再出了事,母亲还能活下去吗?
萧梦要是死了,田雨还能活的下去吗?
萧梦想要去死,根本就是在逼着田雨跟她一起去死啊!
“是萧若清!”
萧梦心里恨毒了萧若清,她心道:“是萧若清,毁了她!!!”
橘儿见她不说话,又道:“日子还不是一样过,少奶奶别想不开了。”
萧梦被说服了,但是她还是不甘心的,她问橘儿:“迎亲的那位少爷是谁?就是那位,从京城把我带回来的少爷。”
橘儿笑了一下:“少奶奶是说李硕少爷吧?李硕少爷是李家二房的大公子,在京城念书,可有出息了呢!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以后可是要做官老爷的!”
李家二房的大公子吗?
萧梦又问:“那为什么,是他来下聘?”
“应该是为了方便吧,毕竟京城离闽南那么远呢,若是夫人跟少爷亲自去,要花不少时间,李家离不开夫人,夫人也不敢让少爷出远门,所以就让在京城的李硕少爷代劳了!”
所以李硕,只是代劳李忠?
萧梦逼上眼睛,冷笑。
她就说,萧若清怎么会那么好心!
原来,还挖了一个坑,等着自己往下跳呢!
萧梦这就想清楚了,她是不会让萧若清如意的,自己一定要在李家立足才行,要好好让萧若清看看,她萧梦也不是软柿子!
于是,才有了李夫人叫萧梦前去交代,萧梦做戏的那一幕。
……
丞相府二小姐唐诗悦生辰,举办生辰宴。
京城那些达官贵人,不管是和丞相府有交情的,还是没有交情的,全部发了。唐诗韵的生辰宴,在帝都,没人会不买账。
唐诗韵的人脉宽广,去一趟唐诗韵的生辰宴,能结识许多贵人,而唐诗韵的宴会也不多办,一个季节就办一次,春节时期会多办几次。
生辰宴这天,唐诗韵身着浅蓝纱袍,外披一件白色薄纱,空灵之美,倾世之颜。
唐诗悦盛装出席,浅红百褶裙,更加衬的她娇俏可爱,眉间的张扬之气已经褪去不少,一双遗传了骆丞相的剑眉更为她添上几分英气。
客人已来了几位,先来的都是唐诗韵平时交好的官家小姐。
赵熏和君玫与唐诗韵早年交好,来丞相府的次数不少,就跟自己家一样,所以她们两个也不给唐诗韵添麻烦,自己去了花亭。
赵熏和君玫一进去,两家的主母就来了,这几家因为小一辈关系好,所以两位夫人也极其亲密,共坐一辆马车前来。
“诗韵丫头越发漂亮了。”赵夫人豪爽的脱下自己手上的玉镯“前些日子情况特殊,希望诗韵丫头心里不要记恨伯母。今日伯母来赔罪了。”
唐诗韵也不客气,接过赵夫人的手镯,道“两位伯母快快去花亭看着,府里就那两个妮子,只怕会采了我的花去喂鱼了!”
两位夫人掩嘴笑,君夫人道“诗韵丫头越发口齿伶俐了,说话就是讨喜!”
唐诗悦又挤上来“我的呢?我的呢?”
君夫人连忙扯下自己的玉佩塞到唐诗悦手里
,唐诗悦乐滋滋的看着手里的礼物,说了声谢谢。
唐诗韵轻笑,到底是小孩子心性,重要的不是东西的贵重,而是那一份喜悦。
这次请的全部都是女人,荒年一切从简,所以没那么麻烦。
各家主母、嫡出小姐、庶出的一些比较受宠的小姐、郡主、公主,全部都来了。
唐诗韵亲自到门口迎接,门口聚齐了许多孩童看热闹,唐诗韵吩咐婢女拿着几盘糖,让孩子们自己上去拿。
“漂亮姐姐真好!”孩子们嬉笑着围着唐诗韵,却也只是围着她转一圈,然后拿了糖就跑去玩了。
人到齐,唐诗韵也就客套几句,出了一副联“枫上风刮疯子笑。可有人解?”
众小姐面面相觑,哪有如此奇怪的联?
“桥上樵夫瞧佳人。”白衣女子站起来,胸有成竹的说道。
是帝师家的宛若语。整个帝都唯一能与唐诗韵匹敌的人,无论哪一方面。
若说唐诗韵是伪君子,宛若语就是真小人。
唐诗韵面善,时刻带笑,给人温和易接近的感觉;宛若语面瘫,脸上一片冰霜,永远高高在上。
同是绝色美人,同样有才。
唐诗韵展颜勾唇,凉薄的笑容沁人心扉“宛小姐好文采。”
宛若语看她一眼,高傲的别过脸,好似唐诗韵有多么不堪入目似的。
一个是帝师府的嫡长女,一个是丞相府的嫡长女,两人父亲都是朝堂上面的领军人。
互看不顺眼,似乎是理所应当。
“这是奖励。”唐诗韵接过澄碧手中的锦盒,递给宛若语,神色虽然正经,眼中却带着戏谑,分明就是轻蔑的。
“奖励”二字,也证明了她的态度,这是她唐诗韵赏给宛若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