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下了林楚楚宿舍的电话外加和林妈约好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后,李飞扬离开了医大。
至于王博文,一个大男人,自己报名就行了,反正都在医大里面了,难道李飞扬还要手把手得带着王博文走不成?留下了形单影只的王博文李飞扬向极大走去。
李飞扬他们在医大耽搁了好几个小时,等到李飞扬来到极大门口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半了,上午这个点该报名的都基本已经报完了。
极大和医大迎新是不一样的,医大分院系,极大就是门口有一个摊子,也许是因为大部队都报完名了,现在门口一共没几个人。
站在极大门口,李飞扬一时感慨莫名。
重生前他对极大的学生还是很羡慕嫉妒的,作为吉省最好的大学,他还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极大的学生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月薪少于三四千都没人搭理。
而自己读的学校可就惨多了,刚毕业的时候他一个月才一千多块钱工资,还是因为自己大学成绩不错,要不连这个价格都没有。
没想到兜兜转转二十几年,自己重来一次竟然成了极大的学生,当真是造化弄人!
“同学,你是新生吗?哪个专业的?”
一声醇厚的男声打断了李飞扬的沉思。
李飞扬抬头看了一眼,对面一个国字脸的男生在对他说话。
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校花接待呢?温柔的学姐呢?都在哪?你看看人家隔壁医大的迎新,一大堆莺莺燕燕,到了极大女的哪去了?
“我可以说我不是新生吗?”
李飞扬苦着脸说道。
“不是新生你站门口发呆干什么,还背个包?干啥,嫌弃我?”
江波最开始稍微懵了一下,但是很快反应了过来,笑着说道。
“是啊,学长,我想要美女学姐!”
“需不需要美女学姐直接以身相许啊?”
“这个可以有!”
“这个真没有,别想了,我没等到美丽的学妹我还不高兴呢!”
李飞扬笑了笑,感觉这个师兄说话也挺意思的。
“要不干脆咱俩继续等一等,你等你的漂亮的学妹,我等我的温柔的学姐,互惠互利多好!”
“你快拉倒吧,过一会就要吃午饭了,我下午再来找我的学妹吧,你再不报到就得等下午了!”
江波笑骂了一声,正式道:
“认识一下,我叫江波,计算机系大三的学生。”
“李飞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李飞扬也正式介绍了一下自己。
“还真是正宗的师弟啊,我们计算机什么时候出了你这样的猴子!”
江波笑了,翻了翻,翻出了李飞扬他们的报名册。
“填下表格,等会我带你去报名!”
很快李飞扬填好了报名表格,知道了他属于计算机系98级1班,班级一共48个人。
然后两个人又等了一分多钟,等到报名处来了一个新的男同学,江波就带着李飞扬去报名了。
俩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感觉挺投缘的,不一会便熟络起来。
和江波一路上攀谈下来,李飞扬发现江波很能侃,性格很开朗,所以聊的还算尽兴。
报名的流程很顺利,不到一个小时李飞扬便办好了所有的手续。
领完被褥,时间才刚过十一点。
“师兄,感觉你人面挺广啊,学生会领导?”
李飞扬有些好奇道。
“什么领导不领导的,还不得累死累活的来迎新,迎接你们这群猴子!”
话是这样说,李飞扬哪还不明白这家伙就是学生会的干部。
一般大三还在学生会的学生最少也是个副部长,李飞扬没想到江波这家伙还挺牛的,极大的学生会干部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过李飞扬也不是很在意,他感觉和江波聊得来才聊上几句,要是性格不合,他才不管你是部长还是主席。
放下这个话茬,李飞扬和江波继续侃了一会大山,宿舍楼到了。
李飞扬的宿舍在3栋,也是极大新建不久的宿舍楼,楼体很新。
江波一直送李飞扬到宿舍楼下,这才拍着李飞扬的肩膀笑道:
“李飞扬,你宿舍在106。我待会还有事,就不送你进去了。”
“别啊,待会一起吃个饭吧,好不容易认识了你这么一个大领导!”
李飞扬笑着邀请了一句。
“我今天是真有事,等下次有机会我请你。反正我知道你住哪,下次直接去你宿舍找你。”
李飞扬见江波不像假客气,这才和江波道别。
进了宿舍楼,106就在楼门口,门没关,李飞扬往里一看,整整一屋子人,一眼扫过去不会低于十个人,从年龄来看每位兄弟至少配备了一个家长。
李飞扬笑呵呵地跟里面的人说:“大家好,我叫李飞扬,大家的室友。”
看他抱着一堆东西,门口左边下铺一个小胖子男生赶忙过来帮了他一把,冲右边靠窗的下铺一指说道:
“床位学校已经分好了,都贴着名了,你床在那。”
李飞扬因为去了趟医大,过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中午了,,但是想不到他竟然还不是最后一个来的,他是第7个,还有一个哥们不知道为啥没到。
家长们都在辛勤的劳动着,铺着床摆放孩子的东西,等收拾好了,说了一会话大家就都陆续离开了。
本来李飞扬对面铺的男生父母还想再呆一会,结果那个穿着一身耐克的哥们很不爽的的说:
“爸妈,我要跟小伙伴们聊聊了,给我点空间让我跟我的新同学们好好认识一下吧?”
他的父母只好不情不愿的离开了。
李飞扬看了一眼这哥们床上贴着的名签,叫做王昊。
看着父母出了门,大家活跃了起来,爸妈在这里的时候每一家都是一个小团体,爸妈一走了,大家就是一个小团体了。
男人之间的友情建立的开始通常都比较简单,王昊爬起来开开门往外看了一眼,然后重重的把门关上。
“憋死我了,兄弟们来一根?”
王昊掏出了一盒红塔山,开始了分烟。
“给我一根!”
李飞扬上铺的兄弟说道。
“给我也来一根!”
李飞扬的烟瘾不大,但是考虑到吸二手烟更呛,所以还不如跟着来一根。
剩下的几个兄弟都摇了摇头,高中的时候烟民并不太多。
三个烟民围着一起吞云吐雾,李飞扬相信剩下的几个兄弟距离成为烟民并不遥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个烟民刚点着火,没抽上两口,门外就有人敲门。
三个人赶忙把烟掐了,天知道这个时候还会有哪个神仙会来。
门开了,王昊愣住了,门外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组合。
一个长的挺黑的大个站在门前,左手拎着一个大号旅行包,右手抱着学校发的被褥,背后还背着一个旅行包。
身后跟着个身材不错前凸后翘的女生,帮他抱着脸盆杂物。
黑大个把手里的包往门里一扔,赶紧回身接被褥,边接边说:“谢谢学姐,晚上一块吃饭哈!”
“不用了,都是老乡!”
女生只是笑笑,说完这个女生转身就出去了。
“那更要吃了,我送送你!”
黑大个直接就跟了上去。
屋里剩下的人面面相觑。
李飞扬愈发感觉不爽了,为啥人家来的时候就有学姐相送,虽然脸蛋一般吧,但是人家身材好啊,为啥我来报到就是个男的接待,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歧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哥们行啊,刚上来就泡了个老乡?”
王昊酸溜溜的说道。
没一会儿,黑大个儿回来了,脸上还带着憨厚的笑。
李飞扬看了一眼黑大个床的名签,他叫做李强。
“哥们,你真行,上来就开整啊!”
黑大个倒是个自来熟,嘿嘿一笑说道:
“兄弟,咱是计算机系,是女人的荒漠,你得早做打算啊!”
“兄弟,你牛,佩服佩服!”
现在寝室八个人都报完名了,但是有一个人李飞扬始终没见到,这哥们似乎是来了之后把行李扔到了床上人就出去了,他的名签也不知道被谁撕掉了一半,只知道姓熊。
铺好了床,把东西放进自己的柜子里,李飞扬躺在床上休息,跟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聊了一会,门一开,一个身高比较矮,头很大眼睛却很小的男人进来。
“兄弟们好啊,我叫熊耀华!”
进来的这个哥们很自来熟的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就在进门右边的下铺坐了下来,看来这就是那个“失踪”人口了。
李飞扬听到这个人的名字觉得好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但是一时间却想不起来。
“你叫熊耀华?闪耀的耀,华子的华?”
躺在床上一边翻着一本叫做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小说一边跟大家正在聊天的王昊突然问道。
“对啊,兄弟!”
王昊嘿嘿一笑。
“哥们,你这个名字起的好特别啊!”
“没啥特别的啊,我姓熊,这一辈犯耀字,然后我叫熊耀华很正常啊?”
熊耀华挠挠头满脸不解。
“你可知树上的梅花已开了几朵?”
王昊没头没脑的问了这么一句。
李飞扬突然间就像一道闪电划过了天际,他知道他在哪里看过这个名字了,然后接了一句。
“17朵!”
王昊腾的一声坐了起来。
“哥们,这你都知道?佩服佩服!”
李飞扬笑了笑说道:
“这是你手里那本书李寻欢问阿飞的话,从这句话中李寻欢知道了阿飞很寂寞,因为已经无聊到需要数梅花!另外我想起来熊耀华这个名字是谁了,是古大师的原名!”
“啊,哪个古大师?”
熊耀华今天第一天听说自己和一个名人重名。
“写小说的古大师还能有谁?我们刚才讨论的这本小说的作者呗,另外你和古大师的形象还真的蛮像的,嘿嘿!”
众人哗然,从此熊耀华多了一个外号就叫古大师。
“来来来,八仙已聚齐,该排排大小了!”
随着陆凯的一个倡议,大家开始走上了男生宿舍永远不变的那条道路按年龄生日排大小了。
李飞扬排老四,对面铺的耐克男王昊是老五。
进门的时候帮李飞扬拿东西的小胖子林建明是老三。
跟王昊和李飞扬一起抽烟的李飞扬的上铺刀条脸的陆凯是老大,老大是77年的,据说考了3年才考上,也算是一个有毅力的男人,也难怪这小子第一个提议排大小,谁能比他还老?
王昊的下铺黑大个李强是老六。
林建明的上铺一个穿着一套阿迪的帅哥翁浩楠是老七。
进门右边的下铺头很大眼睛却很小熊耀华是老二,老二的上头那个瘦小的兄弟就是老八谭刚。
老八谭刚是川省人,老六李强是鲁省人,老三林建明是闵省人,老七翁浩楠是粤省人,老五王昊是魔都人,剩下的三个都是吉省人。
刚开始大家相互说话还有些听不太懂,特别是闽省的林建明,作为一个闽南人,他的普通话真是“棒极了”,十句有六七句听不懂,而翁浩楠也没强太多,幸亏李飞扬走过南闯过北,汉语听力超强,倒也是起了半个翻译官的作用。
几个男生坐在床上,天南海北的胡扯着,交流着对校园的印象,谈着没上大学的时候对于学校的幻想,说着来时见到的漂亮学姐,对还没见着面的同班女生非常憧憬。
“我没来的时候其实挺害怕的,因为我听说东北都是吃窝窝头的,冬天都能冻死人!”。
这是闵省的林建明说的。
听到这李飞扬直接都听笑了。
不可否认九十年代的南方人心中对东北的印象基本都来自于本山大叔,在他们眼中,东北的男人都是本山大叔那个样,每天都啃着窝窝头,家境好点的啃着馒头,东北人是不吃米饭的,冬天穿着破棉袄,冷风一吹能直接冻死人。
但是很快他们就知道东北的大米才是华夏最好的,远不是闵省吃的那种煮一锅米饭,熟了之后一打开锅整个屋里一点都闻不到香气的本地大米,甚至比闵省人心中最好的太湖大米甚至泰国香米都要好。
东北人基本也是不吃窝窝头的,冬天的屋里是有暖气的,比他们闵省的冬天舒服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