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生产队在泥湖生产队西边,离西边的大山更近。
可以说春风生产队就坐落在山脚下,背靠大山,前临山涧,有足够的高度差。
有溪水从山上顺山而下,春风生产队的社员们用大石头砌起了一个小小的堤坝来蓄水。
通过堤坝的渠道把水引到山涧的上方,再用直径大约二十几公分的铸铁水管把水引到落差四五十米的地方,用水力来带动发电机发电。
所以春风生产队靠自己发电,电压不是很稳定,电灯的亮度有时候也会时明时暗。
“到了。”
郝玉良先带林秋佳几人来回转了一圈,就去了他们春风生产队的电厂。
走到电厂门口就听到里面有轰隆隆的声音。
“就是这里了。”
郝玉良带几个人走了进去,林秋佳三人才发现电厂里面还别有洞天。
里面有一台水轮发电机,一台打米机,一台磨面机。
郝玉良介绍道:“我们这个电,白天发了用来打米磨面,晚上发了供我们生产队二十多户社员照明用。”
“怎么样?很不错吧?”郝玉良骄傲道。
其实在林秋佳看来,这个电厂实在是有些简陋的。
不过在一个生产队里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像林树才,眼睛都直了。
林树才围着轰隆隆工作着的打米机和磨面机转了几圈,还伸手摸了摸。
“真不错。”
“是吧,老林,”郝玉良高兴地满面红光:“我们生产队自从自己开始发电打米磨面,就方便多了。”
“再也不用收了粮食赶着车去别的队上打米磨面了。”
林树才眼中闪过羡慕之色。
“老林,说吧,你们这次来参观我们生产队的电灯,到底是想干啥?”
郝玉良问道。
“玉良啊,”林树才下定了决心:“我们也想通电,所以来问问你有什么好办法没。”
“这简单啊,”郝玉良咧开嘴笑了:“你们直接从我们这里扯根电线走不就完了么。”
“你们那边不靠山,也没法像我们这样水力发电。”
确实,扯根电线是最快最方便的方法了。
“我记得你们泥湖生产队也是二十几户人家吧,一家人算两盏灯,一个月我们收你60块钱就行了。”
郝玉良笑嘻嘻地说。
“好你个郝玉良,你在这等着我呐!”
林树才立马瞪圆了眼睛:“不行,便宜点。”
“老林,我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你看周围五公里内哪有能给你扯电线的了?”
郝玉良说道。
“郝队长,”林秋佳笑眯眯道:“你们春风生产队全队都通电了,那在咱们生产大队里面的几个队中可是这个。”
林秋佳比了个大拇指:“谁不知道都是因为郝队长工作做的好,才带着春风生产队日子过的蒸蒸日上啊。”
郝玉良听了林秋佳的话,心里受用得很,嘴上还要谦虚一下:“哪里,都是社员们齐心协力,我这个工作才好开展啊。”
林秋佳继续笑着说道:“郝队长,你看我们生产队把电线接回去,也就是安个电灯泡照个明,也不干别的。”
“干别的的话,您这儿发电的电压也太不稳定了,我们买个什么机器,万一不合适的话,被烧了可就麻烦大了。”
郝玉良尴尬地摸摸鼻子,这个确实……
“所以我们最多就用电灯照个明,用不了太多电,郝队长您再给我们便宜点呗。”
“不管咋样,这对您生产队来说都是笔进项啊,而且以后我们知道您这边打米磨面,也可以把粮食送您这里处理不是。”
林秋佳笑得像个小狐狸:“反正我们生产队没有设备,出去处理都要给钱,送哪处理不是送啊。”
“树才啊,你这个闺女可了不得。”
郝玉良连连感慨:“我儿子要是有你闺女口齿一半伶俐我就谢天谢地了。”
林树才心中高兴:“那是,也不看看是谁闺女。”
“噗——”
张京忍不住先笑了。
郝玉良目瞪口呆:“树才,我看你年龄不见涨,脸皮到长得挺快呐。”
“别整那些有用没用的,”林树才催促道:“你实在点,给我一个数,我好回去和社员们商量商量。”
“50,不能少了。”
郝玉良道。
林树才:“你这人咋一点都不实诚呢,40就行。”
郝玉良摇摇头:“不行,太少了。”
…………
张京和林秋佳就看着两个中年男人在一起讨价还价,最后以45块钱的价格成交了。
“行,那就45吧。”
郝玉良无奈道:“你可真够抠的。”
“我可提醒你啊,”郝玉良提点道:“你们得去准备电线,进屋的花线,我们可不提供啊。”
“还有电线杆,我这里电厂离你们那里有三四公里远吧,得你们想办法怎么把电线杆一路装回去,还得找安装人。”
“没问题,”林树才点点头:“这个我们自己来想办法。”
…………
辞别了郝玉良,在回泥湖生产队的路上,林秋佳忍不住开口问道:“爹,郝队长说的这些,咱们要咋办呢?”
虽然拉电线是她提出来的,可是要怎么解决她还真不很清楚。
林树才胸有成竹:“电线咱们去找苏书记,让他去找供销社想办法。”
“电线杆要砍树,这个好办,我去大队开个《砍伐证》就行了,咱们拿了证去砍树。”
张京比了比大拇指:“才这么会儿队长就想好了,厉害。”
“还有就是进屋的花线,”林树才沉吟道:“这个还真没在供销社上见到过。”
林秋佳知道,所谓的花线就是双绞线。
两条线缠绕在一起,类似麻花。
花线中的两根线是不同颜色的,常见的有黑红、蓝红。花线只能作为临时照明线路使用,也叫软线,不能长时间使用。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有花线用就不错了,也没人管这么多。
“要不还是让苏书记想想办法吧。”
“队长,这个我去办吧,”张京开口了:“我大伯是电工,我大伯娘在我们那儿的五金店工作。”
“五金店肯定有花线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