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波折,李天才找到这所神圣的女子高中。
因为现在还是暑假期间,学校里没有学生。
过了许久,才有一名值班的女教师来给李天开门。
虽然这里很偏僻,不过女教师似乎还是认出了李天。
“善医?是你?你来我们的学校,是……?”
“我是来拜访你们校长的,方便帮忙带个路吗?”八壹中文網
“哦!哦!当然没问题,这边走!我们校长就在宿舍里。”
“好的,谢谢。”
学校不大,很快李天就来到了宿舍楼。
第一个房间的门没锁,只见一个瘦弱的老人,正躺在床上的边缘位置,手里拿着一本似乎是教材的书籍,正借助门口进来的光线,安静的看着。
李天走近才发现:
这位老人,已是过分的衰老,佝偻以及甚是憔悴。
好像随时都会倒下一样。
看到她一副皮包骨的样子,李天感觉到一阵阵的心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哪怕她时而有几声咳,一只手按在胸口上,但另一只手还是牢牢的抓着教材,依旧看到入神。
那女教师走了过去,轻轻的敲了几下门,低下身体,轻声的说:
“校长,外面有个医生来找您,我把他带过来了。”
这时,她才从忘我的状态中退了出来。
放好教材,两只手撑着床,缓缓的坐了起来。
“嗯,你帮我叫他进来吧。”
于是李天来到她对面的椅子上坐着。
女教师走了。
两人对视着,相互打量着对方。
“校长您好,我叫李天。”
“嗯,你好,听说你是医生?”
“难道我不像?”
“不像。”
“为什么呢?”
“你的眼里没有利益和欲望以及那种味道。”
“哈哈…,校长您厉害!我确实不是医生。”
李天有些尴尬的回应道。
由此看来,她应该还不知道自己。
她继续说道:
“那既然你不是医生,你来找我是为何事?难道你有妹妹或者亲戚想转来我们学校?”
“您多虑了,我就是为了您的病而来的。”
她疑惑的问道:
“你不是说你不是医生吗?”
“我确实不是医生,不过,我能治好您的病!”
她好奇的问道:
“哦?你特意来找我,应该都清楚我的状况了吧?”
“清楚。”
“那你想怎么治?我要怎么配合?”
‘反正自己都这样,试试看情况怎样再说。’
‘而且这小伙子,给人的感觉很不错。’
李天自己也不知道,他会给人们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和信赖。
“那可以把手给我看看吗?”
听完,她很洒脱的伸出自己皮包骨有些黑黝黝的手。
她整个手干瘦的程度,和以前的自己有得一比!
李天小心翼翼的接过来,有模有样的把起了脉。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长发自舞。
很久以前,就有种身体已经不属于自己的她,这次自己居然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清爽和温暖。
许久,消耗了很多,也反馈了很多。
“好了,您起来感受一下。”
只见她有些难以置信的自己站了起来,跳了跳,跺了跺脚,用力的握紧小拳头……
突然,她停了所有动作。
然后看着外面的天空,哭了……
蕴藏了十几二十年的泪水。
她小心翼翼的问李天:
“小伙子,你多大了?”
“今年刚好三十。”
“三十?对呀……三十年了……要是三十年前,我们能遇到你就好了……”
她喃喃自语的说着。
“校长,逝者已逝,或许,您的爱人,也会为现在的您而感到骄傲。”
“唉……骄傲吗?我们不需要……;而且,我也只是在报恩而已。”
聊了一会,李天起身说道:
“校长,时候不早了,我也该走了,您自己多保重!学校还需要您,她们也需要您。”
“其实,我更需要它和她们;这次,谢谢你了,李天。”
“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能不能拜托你一件事?”
“您说。”
于是,那女老师便看到自己早已行动不便的校长,迈着轻快的步伐,亲自陪同李天走出了校门。
现在已经是黄昏时分了,但此时的天,却比以往的都要明亮。
校长说:她从没听闻过李天这样的医术。
自己又何尝没有见过像她这样高尚的人。
随后的时间,李天在她的带领下,以及向县里借了一辆车,一一家访她记忆中,那些带着伤病的学生家庭。
从第一户家庭开始。
李天沉默了,心情甚是沉重。
崎岖的山路就不说了。
险峻的石阶也不谈了。
你见过完全是用泥土堆起来的房子吗?
你见过不规则形状摇摇欲坠的瓦顶吗?
你见过就几块捡来的石头组建成的灶台吗?
什么叫真正的“家徒四壁”,还是熏黑的……
一天只有两餐,而且吃的不过是熬熟搓烂的老玉米。
电,就不用奢望了!
甚至就连一双普通的鞋子,他们都说穿不起。
这都不是致命的!
致命的是病,他们万一不小心生病或者受伤了,要么自己扛着扛着就熬过去了。
要么,就是……
也有很多熬过了一半的。
没死,但残了……
那些留守儿童更加让人看着扎心。
衣衫褴褛,城里的流浪汉穿的都比他们的要好!
手脚也都是黢黑黢黑的。
他们年迈的爷爷奶奶,也就只能尽量保证他们活着而已。
更不用说那些孤儿了……
无论是看到他们龟裂得好像老人一般的手,还是布满伤痕和污垢的脚,或是大花猫一样的脸上纯真的笑容……
无一让人不禁泪目。
然而,她,对于他们的情况,是那样的熟悉。
谁家什么情况,家里有谁,谁有什么病,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孩子们,都会无比亲切热情叫她——“校长妈妈”!
大人看到她都会起敬。
这得是怎样的付出,才换来的爱戴!
11年来,她走进1300多名学生的家里,走过了至少五万多公里的山路。
很多时候,爬山,一爬就是好几个小时。
有一次家访,她脱下外套塞给贫困户,自己却冻成伤寒……
有人说:
“她最懂山里孩子们的渴盼,最懂得这片山。”
她对他们说得最多的是什么?
就是:
“别怕,你放心,一切有我!”
就这样,李天也开始无私的奉献自己的“寿命”。
短短不到二十天,大山里又多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白发天使”。
学生们的周记里有写道:
“他,是人间的天使,是病痛的恶魔。”
“他,也可以是机器人,可以不用休息,可以不用睡觉,可以不用吃饭,不怕脏,不怕臭,就是一个专注治病的机器人。”
“他,也是我们羡慕的战神,可以背着校长妈妈到处征战病魔。”
“他,也是温柔的美男子,他的笑容,比寒冬里的太阳还要温暖,他还非常有礼貌,非常客气,非常的尊重我们。”
…………
对于她,他们是尊敬和爱戴,通常是鞠躬和由衷感谢。
因为她,给他们带来了温暖和帮助。
而对于李天,他们则是敬畏,通常都是情不自禁的跪下!
因为除了跪下,他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李天给他们的是——希望。
他可以让等死的人,健康的活过来。
他可以让没有行动能力的人,重新跑起来。
他可以让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再次把家撑起来。
他大可以用不可思议的医术救治各种伤病痛;
他小可以用温暖真诚的笑容抚平眼角的泪痕。
这次大山的旅行,李天不但慷慨奉献,还给他们留下了几个红字:
“善”,“勤”,“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