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成为了位面之子大魔导师 > 第34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第34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1 / 1)

就在徐寿辉那边出事的第二天,我安排在徐寿辉身边的蛛网组织的一名蜘蛛,给我秘传过来了信函。

既然说到了这里,那就介绍一下蛛网吧。

蛛网是我在郭天叙死后,秘密建立的一个谍报组织,其首领为跟随我多年的亲卫,我为之取名---承影。

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呢,承影是古代的一把绝世好剑,只有剑柄而看不到剑身,杀人于无形之中。

我用了一年时间,命承影在军中选拔对我绝对忠诚的好手,然后让这些人秘密潜伏在我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徐寿辉、陈友定身边。

蛛网,实为我建立大明之后锦衣卫的前身。

信函上简洁明了的说明了倪文俊反叛,徐寿辉遣一万大军前去追杀。

看完信件之后,我急忙来到放有沙盘的屋子看了起来。

目前徐寿辉的都城是在汉阳,以往池州受到攻击的时候,徐寿辉都会从汉阳派兵过去增援。

如今,这倪文俊反叛,并且徐寿辉是从汉阳调集了一万大军前去追击,如果趁现在这个机会攻打池州的话,按照徐寿辉的性子,他定然不敢再从汉阳派兵前去驰援池州。

如此一来,现在攻打池州的话,简直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想完了这些,我急忙召集众将士开会。

会议上,我简明扼要的分析了眼下的情况,然后命常遇春率兵攻打池州,徐达率兵呈攻击汉阳姿态。

就在常遇春率兵攻打池州的当天,倪文俊跑到了陈友谅驻守的黄州。

追击倪文俊的大军目前离黄州只有,五十里。

当陈友谅见到倪文俊的时候,那是摆出了一副十分恭敬的样子啊。

陈友谅为何如此,难道他真的要尊倪文俊为皇帝?拉倒吧,陈友谅是看上了这倪文俊手中的部分兵权。

这倪文俊做宰相的日子里,可没闲着,他将天完国的五万大军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并且这五万大军谁的命令都不遵从,只认倪文俊手中的兵符。

相互寒暄之后,陈友谅表示,那追击的一万大军就如小鸡仔一般,不堪一击,然后他就将倪文俊一家老小请进了自己的府里。

只是到了府中之后,陈友谅便露出了另一副面孔。他直接命亲卫将这倪文俊一家人全部绑了起来。

“倪文俊,说!你的那兵符在哪里?”

“陈友谅,你这是做什么?什么兵符,我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不知道是吧?!我让你不知道。”

说着话,陈友谅手起刀落,直接将倪文俊最小的儿子给斩杀当场。

“陈友谅!你不得好死!”倪文俊痛骂着。

“好不好死的,反正比你晚死就行了,你也看不到我是啥个死法。兵符在哪里?”

“没有兵符!”

“没有是吧!好。”

又是手起刀落,陈友谅直接将倪文俊的老娘砍做两半。

“老爷,你就给他吧。”倪文俊的媳妇被吓得哭哭啼啼,战战兢兢。

“陈友谅,我要是给了你兵符,你是否可以放了我一家老小。”倪文俊通红着双眼,咬牙切齿的看着陈友谅。

“倪相国,只要你给了我兵符,我保证,我绝不碰你家人的一根汗毛。”

“你发誓!”

“好好好,我发誓,如果我陈友谅得到倪文俊的兵符后,动了倪文俊一家老小一根汗毛,我陈友谅便不得好死,天打雷劈。”

听完陈友谅的话之后,倪文俊将自己脖子上的一块玉坠跟自己媳妇脖子上的玉坠解了下来,然后拼凑在了一起。

“陈友谅,这就是你要的兵符,现在可以放过我们了吧。”

“可以啊,为什么不可以?来人啊,送他们上路。”说完话,陈友谅转身离开了。

“陈友谅,你个生孩子没屁眼的货,你答应不动我家人一根汗毛的。”

头也没回,陈友谅淡淡的回着“是啊,我说了我不动你家人一根汗毛,我没动啊。而且我也没说过不让别人动啊。”

三五个呼吸过后,倪文俊的一家老小全部被砍去了头颅。

四周,散发着浓重的血腥之气。

“来人,去找一个锦盒,将倪文俊的脑袋放进去。估计再有一会,徐寿辉派的追兵就到了,到时候我要带着倪文俊这颗头颅,去当礼物。”

“是!”

在得知倪文俊被陈友谅截杀之后,徐寿辉一开心一高兴,就封了陈友谅为平章政事。

这个时候的池州,也被常遇春给攻打了下来。

我的地盘,越来越大。

至正十八年,宋龙凤四年(1358年)刚过完年不久,我的手下大将邓愈给我推荐了池州的一名学正---朱升。

这学正啊,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局局长。当然,学正还需要教学的。

朱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弃官避隐石门,学者称其为枫林先生。

当听到朱升二字之时,我一拍脑门,我怎么把这个人给忘了。也是奇怪哈,他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这么个时候出现。

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历史上的时间线是没法改动的,有些不影响大局的东西,可以添置或者减少。

因为是见如此大儒,所以我在见他之前很是下了一番的功夫。

这天,我沐浴更衣之后,带着李善长、冯国用等十多个人,浩浩荡荡的前往朱升的住处。

见到朱升之后,互相寒暄一番,从这老头的话中我得知,他是非常反感这元朝统治者的。

当他得知我就是朱元璋的时候,那对我的态度是好到不行。

“朱大帅,我可是听说了,你的红巾军,实乃仁义之师啊。无论到了哪里,都是对百姓秋毫不犯啊。”

“大帅实乃大义之人,请受老夫一拜。”

我急忙起身扶住了朱升,“老先生,使不得,使不得啊,你真是折煞晚辈也。”

又聊了些有的没的之后,朱升终于对我提出了那流传千古的九字真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意为加强军事力量。

广积粮:意为大力发展农业,增强经济实力。

缓称王:意为不要着急称帝,以免树敌过多。

这九字真言,也让李善长听得激动不已,他连连称赞朱升之高见。

拜别朱升之后,我高高兴兴的带领众人回到了应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岳飞再世,武穆称雄岳飞张宏霸 问鼎十国罗幼度符清儿折赛花周娥皇 崇祯日记 傻少爷的逆袭 策立天下孙策许采盈 门阀赘婿苏御唐灵儿 我的军火商人生涯高军 我在古代直播带货李楮墨李明 航海风云记霍格尔夏洛克 心有所屠顾青媛陆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