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时务十八策(1 / 1)

在书房之中,接过刘伯温奋战几天写的《时务十八策》后,我静静的读了起来。

第一策: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今元政失修、海内鼎沸。诚能效汤、武吊民伐罪,以百里之地,率一旅之师,可取而代之。

看了这第一策,我没啥感觉,这不是大话空话吗?这刘伯温还真以为我是要饭的出身,没有读过书啊。

第二策:蒙元运穷,势如强弩之末。红巾军转战中原,元兵不堪其扰,无暇旁及其余,此天赐良机。宜竭全力,略定东南,而后挥师北上,王业可成。

这第二策也是废话,我现在就是这么做的,他是没看见我隔壁大房子中的沙盘?

第三策:陈涉先起而先亡,以其先自王,为秦兵“的”也。故曰:辞祸有道,辞其“的”而己矣!为今之计,仍宜暂假韩宋名号,免为元兵之“的”。元运既穷,亦毋须与韩宋合力北向。韩宋与元相抗,无力节制于我,锐进南方,可无后患。

这条有些意思,正合我意。

我现在当然是假借小明王韩林儿的名号。不需要与小明王合力北上用军,让他去消耗一部分的元军,这样他就倒不出手来节制我了。

而我趁此机会,拿下南方的土地。这个提议着实不错。

第四策:建康为六朝故都,西襟荆、楚,东系江、浙,依山凭水,宜守宜攻,实建基之开府,定鼎之中枢,况龙蟠虎踞,帝王气象巍巍,居之可占大时之利。

刘伯温所说的建康,也就是应天,以后的南京。

南京确实风水不错,只是,如果统揽全国的话,还得是北京啊,回头这个事我得跟刘伯温好好探讨一番。八壹中文網

第五策:陈友谅弑主自立,名号不正。但地居上游,奄有荆、襄,窥伺江东已久。张士诚窃踞江、浙,称孤道寡,若东西夹击,势必腹背受敌。殆矣!然则,张不过一守虏,不足虑,陈则虎视狼顾,于我志在必得,亟宜全力击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余如陈友定,胸无大志,羽翼夫丰,不足患,徐徐图之可也。惟方国珍近在胁下,凶悍狡黠,不可不防。但方之志在干横行,未有远谋,其众系盐民啸聚。茶、盐为一代之私禁,民无所养而官不能恤,故铤而走险。私禁可原情而贷之,使有所养,则方氏之众自解,此不战而屈之法也。

看到这第五策的第一句话,我背后的汗毛都立了起来,头皮都开始发麻。

因为此时,陈友谅还没有弑君夺权称帝。这刘伯温,是怎么知道的?

我是因为穿越者的关系,知道了这一点,难不成这刘伯温真的能掐会算??!!

至于刘伯温说的陈友定、张士诚、方国珍之属,我是没有放在眼里的,现在我唯一视为对手的,就只有陈友谅。

第六策: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之道在于修德省刑,轻谣薄赋。元政无道,应以为鉴。夏书云:“酣酒嗜音,峻字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为国有民者,可不慎哉!"

这一条,我是非常之赞同的。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第七策:尚贤者政之本也。桀纣暴虐,小人逞奸:晋灵无道,邪恶当权。忠不见用,贤路壅塞,焉得不亡。故君不自强,士众则强。汤、武得伊、吕而兴;桓、文相管、狐而霸。得人失人之关盛衰兴亡,明矣!

呵呵,这一条是告诫我要做一个明主啊。

第八策:三代之取士也,必学而后入宫,必试其事而能,然后用之。不问其系族,惟其贤。无论农与工肆之人,不鄙其侧陋,则四方之贤,响慕而来归矣!

有道理,非常之有道理。

第九策:人非大圣,鲜有全材,适用为可;君欲任贤,当如用器,择可惟长。长则用其长,短则用其短,非中空而液身者无所不收,使人尽其才,材尽其用,此用人之道而治国之大要也。

看来,这刘伯温,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第十策:耕不忘战,战不忘耕,以耕备战,以战护耕。无耕则兵行不继,轻战则民不安居。民以食为天,兵以民为本。兵民一体,内坚外完,则谁能我敌?

这一条我得好好记住。

第十一策:征缮岁给,取之于民。若索取无度,知取而不知培,民用乃竭,此元运式微之因也。诚能遏其人盗,通之千天地之盗,则物阜民康,源长本固矣!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刘伯温啊,果然是关心这天下的黎民百姓。突然有些知道为什么坊间会传刘伯温是神人了。

第十二策:天地善生而盗之者无禁。春而种,秋而收,逐其时而利其生,则天地之生愈滋,庶民之用愈足。国不自富,民足则富。与民休养生息,乃能长治久安。

这一条,还是关于百姓的啊。民富则国强。就像是少年强则国强。

第十三策:利不及众,则起天下之争;爵不求贤,则萃天下之怨。是以赏禁僭,罚禁滥。赏罚分明,则令行禁止,威权自立。

这是告诫我,不要严苛刑罚啊。赏罚分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第十四策: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省敌者昌,益敌者亡。以我之敌,敌敌,敌不敌,乃胜。

刘伯温,你的军事才华也很不错啊。看到这条的时候,我偷偷瞄了一眼正在喝茶的刘伯温。

第十五策:制万变者在于专:察万微者在干定。四海之民听干一君则定;百万之师听于一将则胜,是以众志之多疑,不如一心之独决。

好一个,一言堂啊。我喜欢。

第十六策:兵行过处,计丁给田,使民来归。而后编户定籍,保甲连环。如此则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不致背井流徒。致敌之因既除,祸胎从此可弭。

这一条,是建国之后需要做的了,刘伯温,你很让我惊喜啊。

第十七策:尊儒重孔,兴塾廷师,令童蒙敬习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知礼义,人规矩,以正纲纪,以敦风化,此治乱弭祸之大本。

知识就是力量,治世,还是得孔孟之理啊。懂了。

第十八策: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苟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决壅去蔽,兴利除害,则取舍在我,无往而不适,何患帝业之不成哉!

帝业!

这最后一条看完,让我不自觉的猛然抬头看向了刘伯温。

而就在这一刹那,刘伯温也看向了我。

此时的我在担心一件事,那就是这个人,会不会看穿我是一个穿越者?

刘伯温看没看穿我是一个穿越者我不知道,但是很快,我就会遇到一个穿越者。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崇祯日记 门阀赘婿苏御唐灵儿 策立天下孙策许采盈 傻少爷的逆袭 岳飞再世,武穆称雄岳飞张宏霸 我在古代直播带货李楮墨李明 问鼎十国罗幼度符清儿折赛花周娥皇 航海风云记霍格尔夏洛克 我的军火商人生涯高军 心有所屠顾青媛陆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