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樉,晋王朱高,燕王朱棣,周王朱仞,楚王朱桢,齐王朱榑等人一起进入奉天殿寻找朱标的时候,朱元璋就得到了这个好消息。
或许,朱棣等人都小看了自己的父亲。
就在一众皇子登上了马车,准备前往皇宫的那一刻,一众禁军,却是悄无声息地从众人的视线中消失了。
国子监外面的事,并没有多少人知晓。
可是,保护太子殿下的护卫们,却都听说了这件事。
至于皇子身边的禁军,到底有几个是御林军的,那就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了。
平日里,这群侍卫就像是普通的侍卫,是一群王爷最信任的人,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守护每一个人。
可是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那些皇子的侍卫就会伪装成原本的锦衣卫,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一切,一五一十地传递给朱元璋。
像他们今天所听说的“屠龙技”,还有那九道恐怖的雷霆,都足以让他们将这件事情禀告给朱元璋。
奉天殿的书房里,朱元璋若有所思地望着锦衣卫送来的一份新的折子。
奏折中并没有太多的文字,大部分都是燕长新将自己所掌握的“屠龙技”告诉了诸位皇子,并且在他说完这一句话的时候,天空之中响起了九声惊雷。
再加上一众皇子的意见,朱标也已经下定决心,两天后,带着几位皇子前往燕长新的府邸,聆听他关于“屠龙技”的事情。
朱元璋从来没有听说过燕长新。
直到今天,他都没有听说过燕长新。
燕长新终究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子监九品学士,是大明九品的文臣。
如果连这种小官都认识,他也不会相信。
然而,就是这一名九级的数学博士,居然还口口声声地自称能够教导一群王爷的“屠龙技”,而且,他的话语之中,似乎还带着一种天威!
无论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朱元璋都要好好想一想。
“毛骧。”剑无双淡淡开口。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书房的门口。
“臣在!”众人齐声应道。
锦衣卫统领毛骧连忙走了进去。
“去查一查,九品算学的国子监大夫燕长新,一个时辰之内,我要知道他的一切资料。”
“遵命!”
片刻之后,朱元璋的书桌上,就出现了一份有关他的资料。
在收到锦衣卫传来的情报后,他立刻就让人将燕长新的信息同时搜集起来,准备在这个时候送上去。
朱元璋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然后打开了有关他的资料。
“燕长新,生于大明十二年。”
......
“爹娘死了,没有亲人,没有朋友。”
......
朱元璋看着上面的资料,眉头紧锁,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下去。
“弘治九年授国子监算术,与国子监的两名数学教授在弘治十年对弈,均获全胜。这两个数学教授,都是以老师的身份相敬,主动退居到了辅导员的位置,所以,燕长新升为教授。”
“成为博士后,教授的方法与一般的教授有很大的区别,但在国子监里很有名气。”
“和前三刻钟一样,有一刻钟的时间。每堂两个小时,都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他经常带着国子监的学生做各种实验和研究,曾经在武林里见到了一根桅杆,然后又从另一端观察了一下这艘船,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将物体扔到地上,证明了地球拥有重力,也就是重力限制了一切,所以地球上的一切都不会被弹开。”
“我们还用了八根柱子上的太阳,推算出了八十万公里的范围。”
......
朱元璋的眉毛都快拧成了川字。
这里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他无法理解,也无法完全理解。
不过,这些理论都非常的合理,也非常的合理。
别的不说,光是第一次在武林中见到了船的桅杆,然后又从船的角度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朱元璋就是这么认为的。
当年他与陈友谅争锋之时,陈友谅所乘的湖舟,从极远之地驶来。
第一眼,他们就发现了大船的船头,然后就是大船的船体。
若是地面平坦,首先映入眼帘的应该是一艘船,而地面是圆形的,则可以让人首先看到的是船。
至于用抛物来证明地球有引力,用阳光投影来测量地球的圆周,这其中牵扯到的数学知识实在是太多了,朱元璋也看不懂。
不过,朱元璋也只能隐约猜到了,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性。
朱元璋接着读下去:
......
“国子监司仪孔克,以有违师表,误人子弟,败坏国子监的风气,将卿革出国子监。”
......
朱元璋很快就将所有有关他的资料都读了一遍。
朱元璋在看到了这条消息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清楚了,别的不说,单论算术,论起其它的事情,燕长新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如果这个人真的是一个天才,那岂不是说,他说出了“屠龙技”?!
脑海之中闪过这个念头,想起了那一句话,九重惊雷“助威”,就连朱元璋都有些难以淡定了。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
“我们继续强化,就像之前几位王子说的那样。你们只要盯着他就行了,除了他之外,其他的,都由他来决定。”
“不过,也不能让别人来找他!”
“还有,过两日,他们要去听讲……《屠龙技》,我要在他们不知情的时候,偷偷地看着。”
提到“屠龙术”,朱元璋迟疑了片刻,最终决定说出这句话。
他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知识,才配得上《屠龙技》!
而且,他对《降龙学》也很感兴趣!!!
《屠龙技》和《降龙学》到底是怎么回事?!
“遵命!”
锦衣卫统领毛骧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