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群兄弟默默地站了出来,就连朱标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他还是头一次被自己的弟弟们同时反对!
朱元璋坐在密室中,望着朱标,微微摇头。
所以,他才会这么做,只是后来他打消了念头。
这个计划,不仅会影响到两位皇子皇孙的子嗣,还会影响到诸位皇子皇孙的后代!
没有哪个皇子藩王会答应!
从一群皇子、藩王的立场来看,他们这些皇室成员,高高在上的贵族,已经不奢望什么荣耀了,却不想要做一个有钱人!
这简直就是在逼迫他们的臣子们反抗啊!
因此哪怕是朱元璋,也不能狠下心来,把各大诸侯的位置都给撤了。
甚至于,还会将所有的封疆大吏全部取消,让朱标以后的几个儿子都不能当上藩王。
如此一来,皇家子弟的薪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没有了藩王,就没有了皇族。
但他老朱,却在九死一生中,带领着朝堂上的大臣,百万将士,推翻了大元,建立了大明王朝,为汉家的子民,重新焕发了勃勃向上的活力。
老朱一族,就不能享受这样的荣耀吗?
难道他成了皇上,他的皇子皇孙们还要苟延残喘吗?
这样的事情,老朱根本就无法理解,更不可能去相信!
燕长卿并不清楚朱元璋此时的心情,也不清楚朱元璋的心思。
若是他早知如此,一定会很认真地对朱元璋说:“为什么不能?”
以你的能力,自然可以让老朱家享用!
但,这只是老朱家的特权。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来看看,大明王朝还能有几年的气数。”
燕长卿此言一出,全场皆是目光一凝。
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高,燕王朱棣,周王朱仞,楚王朱桢,齐王朱仞,还有朱元璋,都看向了燕长卿。
“我们的皇族子弟,每个人的月薪是十石,而我们的藩皇子孙,则是三个。”
“如果三个孩子都不到的话,那就很有可能会死掉。”
燕长卿又在上面写道:
“大明开国皇帝,鸿蒙十二年,十六位皇族子弟。”
“大明二世,洪武三十二年,四十八位皇族子弟。”
“大明三世,弘治五十二年,一百四十四位皇族后裔。”
“大明四世,洪武七十二年,四百三十二名皇家血脉。”
“大明五世,弘治九十二年,皇族一千二百九十六人。”
“大明六世,洪武一百一十二年,三千八百八十八名皇家血脉。”
“大明七世,在洪武一百三十二年,一万一千六百六十四名皇族血脉。”
“大明开国皇帝,洪武一百五十二年,八朝皇族,三万四百九十二人。”
“大明九世,洪武一百七十二年,皇族十四百九十七人!”
“大明开国皇帝,洪武一百九十二年,十代皇族,三十一一万四千九百二十八人!”
“大明十一世,洪武212年,九十四万四千七百八十四人!”
“大明十二世,洪武二百三十二年,皇族二百八十三万四百三十二人!”
“大明十三世,洪武二百五十二年,皇族八百五十三百五十六人!”
“至于其他的皇族,我觉得就更少了,因为他们的亲人,已经有上百万之多了。”
“按照大明十二世的皇族人口计算,二百八十三亿四百三十二个人,每人十个石王爵的薪金,一共是二百八十三亿四百五十二斤!”
“皇家供奉的薪金,会不会超过大明二百三十二年后的一年收入,很难说,但绝对超过了大明一年的收入。”
“看来,君莫邪的这一招,并不能完全的化解。”
“顶多也就是让大明帝国在两百年内没落,再加上皇族血脉,再过二百三十二年,甚至三百年都有机会。”
“难道,为了大明的未来,所有的皇子都要靠着这些可怜的食物,来换取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让你们这些皇子们,更加的高兴!”
燕长卿将毛笔一扔,对着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高,燕王朱棣,微微一笑。
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高,燕王朱棣,周王朱仞,楚王朱桢,齐王朱仞,都是一言不发。
我答应你妹啊!
减少皇族的供奉,可以让大明多活几百年。
如果是其他的王爷,比如朱樉,比如晋王朱高,比如燕王朱棣,比如周王朱仞,比如楚王朱桢,比如齐王,比如朱榑。
就算减少了皇家的供奉,大明的气数最多也就能延长三五十年。
所以,朱樉,晋王朱高,燕王朱棣,周王朱仞,楚王朱桢,齐王朱玦,都不会答应。
如果他们答应了,那他们的后代就只能苟延残喘,为大明帝国争取三百年的气数。
如果他们不答应,他们就会大富大贵,享受二百年。
他们相信,若是他们的后人,一定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大明王朝会不会倒下?
大明若是没落到连皇室和后代都要吃粗茶淡饭的程度。
只怕那些王公贵族的孙都巴不得大明王朝没落呢!
如果大明不倒下,他们这些人就会成为皇亲国戚,衣食无忧,连其他工作都做不了。
大明王朝覆灭之后,他们的后代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今天就到这里了。”
“至于《屠龙术》,改天再说。”
“毕竟,如果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那么,再过个三百年,大明的龙族,就会被你亲手斩杀!”
燕长卿说完,便不再理会其他几位皇子的表情。
天色已晚,他到吃饭的时间了。
而那些太子和皇子,就让他们自己来考虑,该如何挽救这二百年后的大明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