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朱元璋又翻阅了一下太子朱标、朱樉、晋王朱棡三人的折子,将所有的幕僚、幕僚都叫了过来,研究他们的军饷和军饷。
朱棣和道衍的对话自然不在此列,因为两人都很小心。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身边肯定没有其他人。
虽然朱元璋在他的幕僚和其他几位亲王的手下都有他的幕僚和锦衣卫,但很明显,他并不是他的幕僚或者锦衣卫。
“你为什么不跟我说一声,这是皇家子弟的待遇问题?”
朱元璋拿着一份文书,皱眉沉思。
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在詹事府和各大王的谋士们商讨了数日。
就连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等人,都在暗中和皇族子弟举行了几次私人会议。
可是至今为止,他们都没有发现,也没有商量出什么办法来。
更何况,他还会“告诉”自己,自己的皇家待遇体系有问题。
如果朱标等几位皇子不来见自己,自己怎么可能让朱标等人向自己求援?
“看样子,还是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御书房里,朱元璋将手里的折子放在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几天后,在朱元璋的支持下,朱标携着朱樉,晋王朱高,燕王朱棣,周王朱琰,楚王朱桢,齐王朱溟,都来拜会朱元璋。
朱元璋装模作样地望着朱标和几位皇子送来的一份关于大明皇族的待遇的折子。
“你来找我,就是想让我们知道,我们制定的皇家待遇,有问题吗?”
下方,朱标等人面面相觑,上前一步,郑重开口:
“对,父皇!”
“这一点,是我父皇对皇族最大的好处。”
“这种皇家的待遇,大明是能够承受的。”
“但是一两百年过去了,我们的血脉会越来越多,达到几十万,几十万,几百人。”
“到时候,就算是大明一年的收入,也未必能够支撑起那么多的皇族。”
“而大明一年的收入,全部都花在了皇族身上,那么,还有什么钱,可以给朝堂上的官员,将士,甚至是百姓?”
“到那时,我父皇的大明帝国,只怕也要覆灭了!”
文华殿内,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面面相觑,他们都从自己的兄弟们的眼神里,看出了他们对朱标的崇拜。
也只有他们的哥哥朱标敢说出大明灭亡的话来。
如果他们当中有谁这么说,肯定会被狠狠的教训一顿。
朱元璋装模作样地端坐在宝座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都看出了朱标的意思。
朱元璋沉默了好半响,才装作若有所思的模样吓唬吓唬朱标等人。
且不说皇家供奉的待遇,就算是他们今天的上书,最后达成的协议,他也已经知道了。
大约一个小时后,朱元璋终于抬起头来,对着朱标等人说道:
“你已经看到了皇家的待遇问题,还跑过来跟我们说话,难道就没有想好的办法吗?”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都感觉到了朱元璋话语中的敌意。
身为朱元璋之子,从小就被朱元璋压着打,谁都会害怕朱元璋。
可是,既然他们都站在朱元璋的身边,如果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后果就不是简单的责骂那么简单了。
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朱樉吸引了过去,他的兄长朱标也说出了问题所在。
而这个时候,朱樉这个二弟,也是各大诸侯之首,也是各大诸侯的首领,纷纷宣布了自己的意见。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朱樉也上前一步,淡淡说道:
“父皇,我和几位皇兄都在调查其他王朝的皇族血脉,却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像大明这般,在三百年之后,被皇族的供奉给压死。”
“和大明的皇家供奉相比,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
朱樉迟疑了片刻,在朱元璋敌视的目光中,他一咬牙,说道:
“最大的不同,就是汉人的直系血脉,都是靠着自己的封地,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大唐的皇族,也都是被册封为亲王,没有册封国家,但所有的皇族子弟都可以去参加考试,成为官员,成为一名官员......”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而且不会对我们的政府产生任何的负担。”
“大明皇族与之截然不同,他们没有任何工作,也没有任何责任,全部都是国家资助,所以,大明皇族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大明皇帝的收入。”
“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借鉴汉朝的传统,将大明皇室的供奉体系,重新调整一遍。”
说到这里,朱樉低下了头,不想和朱元璋对视。
在皇族的支持体系上,朱标和其他的诸侯们有很大的分歧。
朱标更喜欢大唐的旧体制,而其他的藩王,更喜欢旧时代的大汉对于皇族的态度。
这两个办法,都可以化解大明皇族的供奉和供奉,让大明的收入锐减。
可是,朱标却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无论是朱樉,还是朱棡,又或者是朱棣,都无法肯定。
朱樉将所有的计划都告诉了朱元璋,让他做最后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