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晋王在哪里?”
燕长卿转头看向晋王朱棡。
“禹,与诸王同在,千百个国家,以玉为纽带;手握天地之力,手握天地之力!”
朱棡神色肃穆,将他父皇朱元璋的事情说了出来。
燕长卿有些意外地望了望顾盻,又望了望同样气宇轩昂的晋王。
《左传·哀公七年》中有这样一段谚语:“禹与诸侯于涂山间,持玉绢者,天下万邦。”
意思是大禹出征,要在涂山接王。
那一次前来道贺的氏族首领和各部落的诸侯,足足有上万人,他们送上了厚礼,有国家送上了翡翠,有送上了礼物。
各大部族的首领和诸侯们,见识了大禹的强大,见识过了夏国的强大,也都赞叹了大禹的功绩,纷纷向夏国宣誓效忠,每年都要向他们进贡。
从此,没有了战争,也没有了战争,夏国终于迎来了一个太平盛世!
所以,这才有了“化干戈为玉帛”的说法。
“手握天地之力,手握天地之力”,这是大禹身为皇帝,号令万邦的权力。
用这四个字来形容朱元璋,倒也贴切。
朱元璋将陈友谅,张士诚,刘福通,还有其他几个元朝的贵族统统都杀了,连他们的尸骨都没有留下。
这就是朱元璋所说的“与诸侯会师”。
将这些来自于各个国家的财富,都变成了自己的财富。
这就是朱元璋所说的“手持绸缎,天下皆有之”。
最终,他们推翻了元国,定鼎了整个大陆,让所有人都能够安然的织布购买翡翠。八壹中文網
这就是朱元璋所说的“和好兄弟”。
到了后来,朱元璋册立了所有的皇子为皇帝,所有的王臣服于皇帝,听从皇帝的意志。
这就是朱元璋所说的“手握大权,手握大权。”
但是,和朱樉的想法,却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这件事情,却让晋王朱棡有些不对劲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朱樉和王朱棡都是一代枭雄。”
【后来,一个人变成了一个无法无天的人,一个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又或者,他们曾经试图成为皇帝,但无论他们怎么做,都无法得到这个皇位,所以他们放弃了。】
燕长卿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有的时候,实力强大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有了实力,就会有更大的野心。
在朱樉和晋王朱棡眼中,抛开地位不谈,光凭实力,他们未必就会和皇兄朱标差!
可他们怎么就不能当这个位置啊!
而在密室的另外一边,朱元璋也是眉头一皱,他从一个小洞里,看到了顾盻的强势朱棡。
【三哥也是这么想的?】
朱元璋觉得,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在朱元璋的眼中,朱标就是他的皇储。
否则的话,朱标所象征的皇储之位,就会受到影响!
而如果这个体制发生了变化,那么未来的那些皇子皇女们,就会失去这个位置。
然后,他们的后代,就会因为争夺王座,发生流血事件!
这是朱元璋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那王爷在哪?”
燕长卿的目光落在了朱棣的身上。
燕长卿很想知道,这位极有希望成为明朝皇帝的皇帝的答案。
“他是我的父皇!”
“依我看,父皇的兵法,乃是天下无双!”
“君子不能容人,小人不能容人。”
“面对弱者,也是强者。”
“将军在外面,陛下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
“以力破巧!”
“人比人强!”
“这就是父皇的治国之才,而且,我的父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一切,都证明了他的统帅之术!”
朱棣想了想,将他父皇朱元璋的事情说了出来。
燕长卿望着朱棣的目光,沉默了几息,微微一笑。
【相比于朱樉和朱棡,他们下意识的用父皇来比喻自己,现在的朱棣,却学会了隐藏!】
朱棣说的每一句都是他的肺腑之言,不过这也只是他的一小部分而已。
但燕长卿却觉得朱棣说的没错,朱元璋就是一位战将。
要知道,曾经有一位写过《杀戮之术》的伟大人物,曾经说过,朱元璋的军事实力,乃是有史以来的“天下第一谋士”!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在军中的造诣是何等的出众!
朱元璋在密室里看到朱棣,也是忍不住点头,看来朱棣的这个答案让他很是欣慰。
【老四不错,就是脑子不太好使。】
【他在军事上和我很有一套,让他去北平抵挡北元的余孽,实在是太好了!】
燕长卿接着问道:
“周王在哪里?”
早有准备的朱橚开口道:
“我的父皇,就是一个用杀人,却又心地善良的人。”
“无论是当年的日寇暴动,现在的腐败官员,都是如此。”
“说白了,就是我父皇自己在承受痛苦,我看着别人痛苦。”
“最后,我会体谅他们,让他们吃得更好,让他们过得更好。”
“最终,在一线希望的情况下,推翻大元,震慑那些腐朽的官员,让他们的子民,都能安居乐业。”
“那王爷在哪里?”
“那齐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