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众皇子(1 / 1)

朱标,朱棱,朱榴,朱棣,所有的皇子,都明白了他的意思。燕长卿微微一笑,然后在他的背后,一块黑色的木板上面,刻着“朱元璋”三个字。

然后,他在“皇帝”二字的下方,也刻着“胡惟庸”三个大字。

然后,他又转向了朱标,朱棱,朱榴,朱棣,还有一众皇子。

"好了,好了,好了,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来谈谈,这一次的权利博弈,皇帝和宰相胡惟庸最后的结局。"

"胡惟庸,你看他最后会不会有事,会不会身败名裂?"

燕长卿随口一说,就把一名宰相当成了教材。似乎在他看来,宰相的性命,根本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

朱标,朱棱,朱桐,朱棣,这些皇子,都被他的勇气所折服。

几位王爷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震惊。

这可是左相府啊!

而且还是整个朝堂上,唯一的宰相!

要说到地位,那简直就是一人之下万人!

就连朱标,身为储君的胡惟庸,也要退避三舍!

可是现在,燕长卿却要成为一位高高在上的左丞相,胡惟庸的死讯。

看看他们对《屠龙技》的掌握程度,这也未免也太奢侈了一些!

朱元璋在一间密室里,听着燕长卿提到了宰相胡惟庸的最后命运,他的目光也是一凛。

他目光灼灼地望着登台,神情平静,似乎在说一个与他毫无关系的无关紧要的人。

【他怎么会不清楚,我要把胡惟庸一网打尽?

朱元璋的心里又是一阵翻江倒海,他可以肯定,自己要把胡惟庸干净利落的事情,只有锦衣卫一个人知道。

哪怕是七位大臣。最多也就是因为他对胡惟庸的霸主地位有些不满罢了。

甚至,他还在想,自己有没有机会,将妹妹逐出家门。

但要将胡惟庸一网打尽,却是万万没有料到的。胡惟庸的亲信满朝文武,而他身后的淮西朋党,更是如虎添翼。

即便是朱元璋,也是淮西朋党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幕后黑手。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从淮西来的。

更何况,在淮西的朋党里,还有很多都是和朱元璋并肩作战过的战友!

既然要对付胡惟庸,就必须要对付胡惟庸背后的淮西朋党。

而要收拾淮西朋党,就等于是在收拾朱元璋的势力。

朱元璋当年也是靠着淮西的朋党,方圆百里,打下了大明江山!

正因为如此,哪怕是朝廷上的大臣们,也都隐约察觉到了朱元璋对胡惟庸的不满。

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朱元璋居然会如此果决,如此残忍,甚至不惜削弱胡惟庸背后的淮西朋党!

朱元璋可不认为燕长卿是在开玩笑。虽然《屠龙技》并非出自燕长卿之手,可燕长卿却掌握了《屠龙技》。

更重要的是,他指出了大明皇族内部的问题,也说明了他的智慧!

这种人,岂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

朱标,朱棱,朱榴,朱棣,还有其他的几位王爷,在反应过来的时候,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比如朱棱,朱桐,朱棣,这些惹祸精,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似乎是在尝试着,看看自己是否能够猜到胡惟庸的下场。

而朱标和周王朱楠,却是一脸的担忧。他们都很清楚,这位丞相胡惟庸在朝中的影响力有多大,而且,他们也很清楚,如果胡惟庸出了什么意外,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就算他们有能力,也不会阻止。

毕竟,他们的父亲,要对付胡惟庸,肯定是有什么目的的。

他们只需要听从自己的父亲就行了。

他们只能祈祷,不会牵扯到更多的人,造成更多的杀戮。

--q--

""淮西朋党的头目李善长,举荐了他的老乡、亲戚胡惟庸为右丞。"

"而且,皇帝看他的本事很大,而且胡惟庸之前也很谨慎,所以皇帝才允许他这么做。"

"胡惟庸,在洪武元年9月1日,被提拔为朝中唯一的宰相。"

"到了法武士二年(王王赵),他在朝廷上大肆培养自己的心腹,在自己的圈子里建立了自己的人脉,竭尽全力的打压着自己的敌人,淮西的朋党越来越大,他的身份也越来越高。"

"而且他的性格太过霸道,很多重要的案子,比如杀人,比如斩首之类的,他都会未经皇帝的允许,就自行处置。"

"现在朝廷里的大臣们,对宰相的畏惧,远远超过了对皇帝的畏惧。""它的实质是什么?"

燕长卿将胡惟庸这些年来的状况,大概说了一遍,这才开口询问。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楚第一讼棍 天策大明 活在大唐,他们说我是废材 王爷,王妃又恃宠而骄了沈云禾楚君赫 逍遥小捕快墨染清辉 亮剑:开局十万现代大军,杀疯了 大明之五好青年 军阀:战争之王 纨绔小侯爷三品 大唐游记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