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家完全就是霸榜新河村头条的这样一个存在。
王家的柴半夜被偷了,偷了整整一半呢!
王家儿子要娶媳妇了,娶的还是个知青!
什么???
王家居然去队里借粮,说是他家一整年的粮食都被偷了!
王七斤和他媳妇新婚第二天就打起来了!
……
新河大队的社员们,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出门问邻居:“唉,这王家又有事了吗?”
社员们路上遇见,问的也不再是“吃了吗?”现在大家见面,都是直接就挤眉弄眼道:“哎,王家那事你听说了吗?”
薛菱一觉得王家能在新河村有现在这地位,她绝对可以被立头功。
但这王家也确实鸡贼,粮食被薛菱一顺走这么久,居然还能一直瞒着不说,硬是等到胡艳进门才去队里借粮。
这是怕胡艳知道王家现在一穷二白以后,宁愿鱼死网破也不愿意嫁进来吗?
只是现在的薛菱一,暂时顾不上看这王家的笑话了。
李家今年分到不少钱,而且这又是薛菱一来李家的第一年,李母自然也就舍得出血,所以李家这边需要采购的东西还挺多。
所幸,薛菱一还有郑红萍帮忙,之前进城她就顺带将李母给的钱票和清单,先拿给了郑红萍,让对方帮自己慢慢囤着。
同时,她也叮嘱郑红萍,要是供销社来了其他的好东西,让对方直接帮自己买着就行,自己都会要。
又去了一趟张海生房子那边,薛菱一留下了一批物资后,这才从房间角落的的坛子里,将上一次物资的钱票款拿走。
薛菱一这次没急着进空间换装,而是直接就以男装来到供销社。
临近春节,李清源那边的手表生意进展很不错,可惜因为手表款式太单一,还是白白流失了很多客源。
而早就预料到这一点的薛菱一,之前就已经开始让张海生帮着弄手表票。
她今天从坛子里拿的票中就有两张手表票,加上上次的那张,薛菱一手上现在手里还有3张手表票,她就不信这种情况还能买不到一块手表。
想上次从张海生那里得到2张手表票以后,薛菱一拿着票就直接去供销社买表,却被告知那两款表都缺货。
没办法,薛菱一只能把自己手里的女表,又复制了3块给李清源先卖着。
而那两张手表票中的其中一张则被她寄回京都,让薛凌华帮着买一块男表然后再回寄过来。
正好昨天薛菱一也收到了邮局的包裹领取单,等下回去的时候就可以顺便去把包裹给领了。
也是经历了上次买表缺货的事,薛菱一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原价卖给郑红萍表的事有多离谱。
这也就是后来和郑红萍的交往中,薛菱一表现的一直是一个不差钱的形象,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
所以郑红萍才没有把当初薛菱一的异常行为放在心上,反而在之后每次供销社来了好东西时,都顺带帮着薛菱一留一份。
唉!终究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要是自己对这年代的困难程度能再多一点了解,就不会在当时做出这样的事了。
但也是因为知道这年代手表的难买,薛菱一这才没去找对方帮忙。
一来这种行为会为难到对方和郑红军,也算是不小的人情债;二来手表这样的奢侈品,以薛菱一现在的身份来说,不管说是帮谁买或者给谁买,都不太合适,而且也容易穿帮。
怀揣三张手表票的薛菱一来到供销社,看着柜台上补的那几块手表,和空间里的票对比了半天,发现自己能买到一块。
从供销社出来后,薛菱一看着手里新买的海鸥牌女表,薛菱一叹了口气,自己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点运气,但运气不太多”的典型代表了吧!
回到空间换完装后,薛菱一拿上之前就准备好的年礼,来到肉联厂家属院找郑红萍。
二人一碰面,郑红萍就和薛菱一吐槽道:“一一,你上次不是和我说了吴丽丽不对劲吗?我还真去找了她一趟,她果然和林倩一起。”
当时林倩嘲讽自己的话,郑红萍现在想起都还是气到冒火:“吴丽丽居然从头到尾就没想过帮我,当时答应给我票也只是为了稳住我,而且,你知道那表最后被谁买走了吗?”
“林倩啊。”
听完郑红萍的吐槽后,薛菱一若无其事的给出了答案。
“……啊,你怎么知道的。”
见自己正要给对方揭晓的名字,就这么轻飘飘从对方口中冒了出来,郑红萍怒火一下子熄了下去,随之不解的嘟囔道。
“猜的。”
薛菱一眨眨眼表示:姐妹,这真的很容易猜,好吗!
对方这反应也太明显了。
好吧!郑红萍这下是完全的焉了。
半晌,她还是不死心的开口问道:“你说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就算是已经知道了答案,但郑红萍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只是因为一点利益,吴丽丽就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她们不是好朋友吗?
“做这样的事,不外乎就是为名为利。”薛菱一顿了一下,然后才缓缓道,“像她的话,应该是为利。”
郑红萍彻底听蒙了,等回过神来后立马点头道:“对的,她就是收了林倩的好处,一一你这都能猜到,真是太厉害了。”
厉害吗?
她只是会揣摩人心罢了!
这样的能力,又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
如果可以,谁又不想活成天真无邪的样子呢!
和郑红萍闲话了半天后,看时间差不多了,薛菱一便起身告辞。
拿上让郑红萍帮着买的年货和林家回的年礼,薛菱一拒绝了林家的留饭,骑上自行车就离开了肉联厂家属院。
经过桦水镇的时候,薛菱一直接骑车到镇上邮局,将薛凌华寄回来的包裹取了,然后才又重新骑上车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