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二百零九章 疫病假说(二合一)

第二百零九章 疫病假说(二合一)(1 / 1)

杀羊没啥好看的,还不如杀猪好看呢。  刘玄德宰了羊,熟练的扒了羊皮。  当时购买物资时,人家给了一副杀猪的钩子,当时买下来了,现在就用上了不是。  羊挂铁钩上,分肉扒皮方便无比。  此时,刘玄德有没有对李孟羲的先见之明感到佩服,就不知道了。  羊的内脏,羊肚肠子啥的随便丢在一个筐里。  李孟羲过去看。  刘备在旁拿刀割肉,看着李孟羲在那扒拉肠子,刘备笑到,“羲儿,咱吃肉,肠子不管他!”

李孟羲头也不抬,“我拿羊肠有用,不是吃的。”

“是把肠子搓成线,缝合伤口用的。”

李孟羲这么一说,刘备来了兴趣。  这肠子如何缝成线,这所谓缝合伤口,又是什么。  刘备也不管羊了,把刀递给一边的亲兵,让亲兵去把剩下的羊肉分了。  羊肠拿起来,又软又滑,李孟羲感觉又嫌弃又恶心。  可是,救人要紧啊。  忍着恶心,李孟羲砍了一截羊肠,说找水,把羊肠洗了。  左近也无水,只有城里,有口水井。  李孟羲于是拎着肠子就和刘备一起,又回城里去了。  打水,洗肠,直到把肠子洗的干干净净。  接下来,是该搓肠线了。  可李孟羲发现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  卧槽,羊肠好像,有不同的结构啊,好几部分结构啊。  李孟羲拿手在肠子外边撕了一下,撕起了一层白色的薄膜状的东西。  不仅里边有这种白色的膜,肠子里外都有一层。  中间的才是肠子主体。  这……  李孟羲茫然了。  到底,传说中的羊肠线,是用哪一部分搓出来的呢?  在井边,李孟羲茫然了好一会儿。  他搜肠刮肚的想和羊肠线有关的知识。  好像,羊肠线因为其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所以才会被人体吸收的。  那么,胶原蛋白,是啥玩意儿?!  是指中间的一层?还是里外的两层白色的薄膜状的东西呢?  李孟羲思索很久,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现在,不知羊肠哪一部分有胶原蛋白,或者,里中外三层都能做羊肠线,又或者,只有外边两层薄膜状的东西能做羊肠线。  这些都不知道。  那么,假设第一种情况,羊肠的三层都能做羊肠线,那,把三层,分开来搓成线。  只用肠外面的那层薄膜薄膜,单搓成线。  再用中间一层,单独搓线。  再从肠内里一层,单独搓线。  这样,就有了三种不同的肠线。假如,羊肠全部都是胶原蛋白组成的话,那么,这三种肠线,都能用于缝合伤口。  而如果,富含胶原蛋白的结构是指羊肠外包裹的那一层透明薄膜的话,那么,分开各部分独立搓线,则同样能有一种是真正的符合医学所用的羊肠线。  意义就是这样。  当不知羊肠线更详细的制作细节时,把羊肠各结构分开来做,就无论如何,能把羊肠线做出来。  李孟羲想明白之后,就开始用手去撕肠子外边的白薄膜。  刘备不明所以,饶有趣味的看着。  待把肠膜撕下。  李孟羲开始预备搓线。  可他动手能力很差劲,笨手笨脚的搓了半天,大块的肠膜依然搓不成线。  刘备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  “羲儿,你是,想把这东西弄细,弄成线?”

刘备试探着问。  “嗯!”

李孟羲擦了擦鼻尖的汗水,他拿眼看刘备,不知刘备有何好方法。  刘备把袖子一挽,亲自下手了。  “这劲儿,”刘备弯腰拿起李孟羲撕好的肠膜,边用指甲给破开,撕成更细的小条,“你给破成细条,再搓绳不就好搓了?”

李孟羲恍然大悟。  可不嘛,这样就能把大块的肠膜,给撕成很细的小条,然后就能从容的搓线了。  不然,就羊肠那么大的直径,不撕开的话,纵然能搓成线,线岂不粗的跟筷子一样?  若缝合线这么粗的话,那就没办法缝合伤口了。  终于,在城中乱兵也已肃清之时,李孟羲和刘备两人两下合力,搓出了羊肠线三根。  其中,羊肠外膜搓成的线一根,羊肠内膜搓成的线,一根,还有肠本身搓成的线,又粗又难看,一根。  还没用,也没实验。  但李孟羲凭感觉,隐约觉得,羊肠线应该是指的是肠膜搓成的线。  你看嘛,里外肠膜搓的线,又细又白又结实,肠子搓的线,太难看了,简直就是难看。  线是搓好了,刘备问,成了吗?  李孟羲就要说成了。  然后就看到刘备黝黑的大手,手指甲里还藏着泥。  李孟羲突然想起来了,刚才刘备就是用指甲把肠膜撕成条的吧。  忘了一个重要步骤了!  李孟羲一拍脑袋。  这得消毒啊!制作过程得无菌的啊!肠线往伤口缝的,不消毒,手那么脏就去搓肠线,伤口铁定感染的。  所以,刘备问好了没得。  “没,得拿酒泡。”

李孟羲说着。  关于消毒,幸好,军中有度数很高的烈酒。  先把手洗了,再用酒精把手泡一会儿,然后再在干净的地方处理羊肠,当羊肠线做好之后,再拿酒精把肠线泡一会儿,应该消毒就比较彻底了。  李孟羲想着。  于是,他就去找了酒精。  用烈酒把手好好的洗了一遍。  然后,重新搓了几根肠线。  李孟羲做好的肠线,大致跟缝衣服的针那么粗。  虽然,李孟羲觉得还是有点粗,但是缝合伤口的话,大概能用了。  至于羊肠线的结实程度,结实程度很惊人,又韧又结实,手用力的拽,使劲儿都拽不断。  李孟羲把肠线紧紧攥在手里,怕路上有灰尘啥的把肠线污染了。  当来到伤兵营,李孟羲正撞见两个乡勇把一个没了声息的伤兵往外抬。  担架上的伤兵脸色发白,双眼闭着,无声无息,面皮都变色了。  看样子,是死了。  找到军医卜的时候,让李孟羲惊讶,卜竟然在缝合伤口。  确切的说,卜是拿着针灸用的细银针,用头发当缝合线,正在专心的给一名伤兵缝合腹部的伤口。  李孟羲讶然。  头发也能缝合伤口呢!  一想,头发那么细,且还算结实,缝合伤口应该也能用吧。  缝合伤口重要的是缝合,而不是羊肠线。  缝合很重要,能减少感染,减少伤口暴露面积能降低感染,而不是羊肠线能降低感染。  田卜这个汉代医者,竟然懂得,头发用来缝合伤口,真是意外。  只是,李孟羲观察了一会儿,他注意到,田卜的指甲也是黑的。  尤其是田卜拿针灸慢慢引着头发穿过伤口缝合时,指甲不停碰到伤兵的伤口。  “田卜。”

李孟羲神情严肃的叫到。  缝合伤口是个很谨慎微小的工作,卜很投入,没注意到李孟羲前来,李孟羲这么一出声,吓了田卜一跳。  卜转头看来。  “卜,你手洗过了吗?”

李孟羲皱眉。  “洗……洗过了。”

卜愕然。  李孟羲张了张嘴,他不知该往下咋个解释了。  得解释,为什么得洗了手,再用酒精消毒,这消毒,又是个怎样的原理。  “卜,你先把重伤员料理好了,一会儿过来下。”

李孟羲说着。  卜点头,继续缝合伤口去了。  待卜用头发把伤兵的伤口缝完,他停手,去找李孟羲了。  剩下的没有重伤员了,重伤员在攻城下来,抬过来之后,半个时辰之内,救不了的重伤员,已死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全是能救一下的。  卜来,李孟羲认真的看着他。  挠头思考了一下,李孟羲整理了下思路,认真的说到。  “卜。我也懂医术。我把我所学的医术教给你,且细听。”

卜闻言,神色一肃,后退半步,朝李孟羲拱手一礼。  “你即是军医,较他人更懂医理,即如此,我就跟你说说,为何烈酒能治金创伤,其道理何在。  其实啊,不只烈酒,盐水亦可。  为何酒水盐水这两物有用?  只因这两物,能杀活也。  金创致死,何以至死?  一者,刀枪箭弩伤及脏器,脏器残损,无力回天。  二者,虽未伤及要害,但失血过甚,油尽而灯枯。  三者,伤虽不重,失血也不多,但感疫病而死。  然,何为疫病?  某说,疫病为活物,不妨称之为疫虫。  君可见,肉食放于冬日,月余不腐,而于夏日,一日即坏。为何?  可以草木类之。  春夏草木疯长,冬日草木蔫伏,活物亦然,疫虫依然。  世间疫病,皆因疫虫,此疫虫,微如发丝之百一,细如尘埃,人眼不可见之。  何以冬日肉食不腐?  盖因,疫虫本遍布天地之间,蕴蕴大气之中,疫虫随气而流,落于肉食之上,肉食尽被其坏矣。冬日天寒地冷,疫虫难活,故肉食可存月余。  即天地之间遍布疫虫,若人无事,人之皮肤如同甲胄,隔绝邪秽。  而金创之伤,使皮肉外露,疫虫小如麦芒,轻如浮尘,随气而动,疫虫落伤口之上,繁衍滋生。  于肉食,肉食腐坏;于人体,人体衰逝。  故,何以用酒水、盐水、清洗创口?  军医可曾见腌肉?用盐腌肉,肉可保存数月。  为何?盐份杀水,不利疫虫。  酒亦如此。  酒能杀活,故能杀疫虫。  我称之为,烈酒、盐水杀菌清创之法。”

李孟羲没说细胞,没说病毒,细菌什么的。  用了汉代人更能理解的说法,创造了一个疫虫的概念,把感染的成因及原理说给了军医听。  军医听懂没听懂不知道,反正李孟羲说的嘴都瓢了。  军医卜听的似懂非懂,目瞪口呆。  他大致听李孟羲的意思是,酒和盐能防肉食不腐,所以,能防疫虫。  能杀虫。所以,能治金创。  军医思考了好一会儿,朝李孟羲拱手一礼,“军师之言,闻所未闻。就算如此,疫病皆因疫虫起,就算用酒冲洗有用,可疫虫随气而动,今日冲洗,明日疫虫又落,又有何用?”

“所以,我问你,我见你给伤兵伤口缠了麻布,为何如此?”

李孟羲笑问。  “防止流血。”

卜想都不想就回答了。  “非也!”

李孟羲笑了,“神农本草我虽未读过,但我知,麻布非药材也!麻布无有止血之效。”

“麻布包扎创口确实有用,其作用在于——隔绝外界,使疫虫少落创口。”

“这……若疫虫随气而流,麻布多孔,不能阻气,怎可尽挡?”

卜犹豫的反驳。  这家伙不懂什么叫概率的吗?  麻布肯定不能把细菌全当外边啊,但能挡很多灰尘什么的。  假设空气凝胶中一平方米有病菌一百个,那么一个大的粒灰尘颗粒,带的病菌就有上千上万个。  所以麻布能物理防护住感染源,就很有用。  军医个死脑筋,李孟羲不想再争辩了,他俯下身体,抓了一把灰土就往这厮身上撒。  然后问,“卜,我拿灰撒你,你要是没穿衣服,就全撒你身上了,可你穿了衣服,虽有会掉进衣服里,但大多数灰土全被挡在外边了,懂?”

李孟羲以此生动的例子讲解。  军医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对李孟羲拿灰撒他这件事,丝毫不以为意。  (原来如此。)田卜有些恍然大悟。  给伤兵包扎麻布,是师承的处理金创伤的方法。  田卜知其法,却不知其究竟。  现在,听了军师所说的疫虫之说,卜有些明悟了。  可不吗,若疫虫小的跟灰一样,漂浮于气中。  若不包扎伤口,疫虫直接就跟往身上撒土一样,不包扎伤口,土就全撒到身上了。  而包扎住了伤口,有布挡着,落伤口上的灰尘就能少了很多。  李孟羲把疾病致病最根本的一个核心真理告诉田卜了。  那就是微生物,病菌,病毒,细菌与病毒等比尘埃还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空气中,水中,皮肤上,物体上,全都有。  在军医卜得到了他行医生涯中最宝贵的一条知识之后,李孟羲盯着卜的手看了许久。  “卜,如我说,若疫虫遍布天地大气之中,遍布物体表面。若如此,人之双手,忙于操劳,那你说,手脏是不脏?手上有无疫虫,有是无有?”

卜回过神来,忙低头看手。  “……有!”

“便是如此!”

李孟羲点了点头,又问,“手上有细菌……不是,手上若有疫虫,你又用手去给伤兵缝伤口,该如何?该不该洗洗?”

“应当!”

卜恍然。  “这就是卜你欠缺之处。手未洗干净。且,只用水洗,怕也不够。  下次,记得水洗完,拿烈酒把手泡上一泡,把针也拿烈酒泡上片刻。  水不能杀疫虫,而酒精能。”

李孟羲认真告诫。  卜慎重点头。  随后,李孟羲和卜商议了金创术施术规范。  第一步,用烈酒冲洗伤兵创口。  第二步,施救之人先洗净手,再拿酒精冲手。  第三步,缝合所用的针具,线,用烈酒浸泡。  第四步,缝合,以减小创口暴露面积。  第五步,用沸煮过的麻布包扎伤口。  “沸煮?”

卜眉头微皱,一时未想通沸煮的原理。  “对!沸煮!”

李孟羲耐心解释。“你想啊卜,若是疫虫遍布大气,飞来飞去,那布上,是不是也落慢疫虫?而疫虫这东西,水洗洗不干净,只有煮了,把虫煮死就干净了。就像鸡蛋,鸡蛋一煮,就熟了,这疫虫一煮,也给煮熟了,死了。”

李孟羲说的有趣,卜笑了。  于是,义军的外伤处理步骤,就多了包扎用布用沸水蒸煮这一条。  军医卜,已通其道理。  只因此日得军师传授的学问,卜已超过天下九成医者。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陆谦郦妃Summer晴空 平原 重生之第二帝国 大明望族 大太监陆谦郦妃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大太监Summer晴空 押子 越战的血 宰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