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阵法动工的范围已经划定好,由杨昭挖了第一锨土,整个“报土”仪式完成,整个山上两千多的小豆人开始拆起所有有阵法经过的建筑物。
这边,杨昭带着那一锨土回到了观里。 她把这土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沈若羽。 另一份给了放进装着天目之主银杏果的那个盒子里。 此时的曾经普通的盒子盖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人像。 这人像口耳鼻齐全,脑袋上还长着两只短小的角。 人像旁边还写着两个异世文字字一一复耀。 杨昭端着盛满泥土和银杏果的小盒子,回到自己的屋里,取下挂在脖子上的道牌放在盒子上,掐诀念咒。 “天地无极,乾坤逆转。”整个盒子消失不见,杨昭把倒排拾起来,放到手机后面,通知了国富民强。 另一边,留仙村小阳山上。 一伙全副武装的人正在一个大大的封闭室外等着。 这一处封闭时。是大盒套小盒一共套了三层。 最里面的是封闭室,中间一层是缓冲室,这两层的空气和水源都是独立循环系统,不与外界相连。 只有最外面的那一层是一个另一种形式的缓冲室。 而为了应对这次特殊情况,工程队又加班加点的在外面又套了一层,这里就形成了四层的套娃。 最里面的封闭室是完全封死了,里面全机械化作业,连只蚊子都飞不进去,大家只能通过一大扇透明玻璃观察里面的场景。 “这时间快到了吧。”
“还有大概三分钟就到了。”
在窗户旁守着的这些人穿着三四层防护服,带着防毒面具,从头到脚捂了个严严实实,连一个头发丝都没有露在外面。 等时间一到,这一群人眼睁睁的看着封闭室的地上凭空出现了一个小盒子。 随后,封闭室内的机械如同活了一般,动了起来。 机械臂把小盒子悬在半空之中,先用酒精冲洗,再照紫外线光等等一系列消毒之后,又用修真界的防疫病法器喷出的水雾淋一遍。 机械臂上下左右的扭动,争取让盒子的边边角角都能消毒。 消毒完了之后,机械臂把这小盒子放到了传送带上,传送带把这小盒子带出了封闭室。 “来了,大家再检查一遍身上的防护服,出问题的赶紧出去。”
哪怕这件事他们已经做了很多遍了也不敢怠慢,纷纷开始互相检查了起来。 不怪大家如临大敌,就算盒子外面消毒消的再彻底。盒子里的那些泥土确实没消过毒的,谁知道里面有什么修真界独有的治病真菌、细菌,没准这土里还有其他细微生物的小种子呢。 没一分钟,只听咔的一声,木盒,出现在第一层缓冲室的窗口上。 “开始。”
一声令下,这些人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小心翼翼的拿起盒子,放近一个小型的真空手套箱内。 这手套箱内有一盆从大银杏树下挖的小半盆泥土。 他们在外面戴上手套箱的手套,隔着玻璃打开小盒子,把里面的盒子里修真界的泥土放到小盆里,和里面的泥土混合均匀,倒上水做成泥胚。 把那颗掉落出来的银杏果塞到泥胚的最里面,然后用把这泥胚放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大塑料盒里。 赤县神州的灵气压太大,这由两界泥土混合出来的泥坯除了能最大限度的保护银杏果,还能帮助蜗居在银杏果里的复耀尽快的适应公孙瓒师叔,毕竟复耀的神像要用公孙瓒师叔的枝干雕刻而成。 从今天开始到最后一天,这手套箱里的东西就不拿出来了。 泥胚一完成,另一个全副武装的人坐到了手套箱的一边的工作台前。 这台子上除了放了一根半米长,二十厘米直径的银杏树干,剩下就是各种型号的凿子斧子等等木匠所用的工具,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这位木匠仔细观察手套箱里那个木盒子上的人像和文字,拿个笔开始在那块银杏树干上画了起来。 他前几天被人找来的时候有些懵。 虽然各种文件签了一大堆,也有人跟他科普了很多事情。 但他就是没办法理顺这件事里面的逻辑,各种信息都零零碎碎的,根本没办法在他的脑海中。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 就比如为了自己的口碑,也为了对方给的高于市场十倍的工钱,这位木匠早就提醒对方银杏树因为密度比较小,不适合做木雕神像的。 为此,他还列了一大堆证据。 可是对方不听,非要用,不用逻辑,不看证据,脸上笑眯眯,其实在“相木”这个环节,一句也不听他的。 直到今天,他还是懵。 可不管脑袋怎么懵,不耽误他手上的功夫。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吃喝拉撒都将在这个过渡室内渡过,直至整个神像制作完成。 国富民强那边还在紧锣密鼓的制造神像,这边杨昭却遇到了麻烦。 简单来说就是招不到足够的有修为的工人。 本来按照杨昭的想法,为了让工期更快一些,她出银子雇佣有修为的修士过来施工。 比如挖土凿石,这些又耗体力工程量又大的活交给修真者是最好的。 他们会法术,一个人少说顶上二三十个凡人的工作量。 虽然银子要的多一点,但这大大节省了时间。 可是,因为风拂之界的凶兽暴动,很多修真者都被各个城镇衙门和商队雇佣了。 而且在工地里干力气活对他们来说,这种工作大大的损坏了他们的颜面。 这和那些在土里泥里布置阵法的工作在性质上还不一样。 这就导致了杨昭根本就招到足够的有修为的工人。 哪怕她把附近村庄的劳动力都招了过来,人手还是不够。 工程量最大的其实是护山大阵,这些阵法线路层层叠叠的堆在小南山上,几乎过个两三米就要挖一条三米深沟。 没有大型工程器械的帮助,这些凡人也不会用法器,这些工人只能单单靠人力去挖。 看着进展缓慢的工程,杨昭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