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这里。金碧辉煌的殿宇,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砖,两旁整整齐齐的站满了身穿朝服或甲胄的文武百官,越往前,官阶便越大。右侧为首的是长孙丞相,而左侧则空出了一个位置,想来应是属于薛太师的。皇上穿了一袭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十二旒的冕冠,端坐在纯金打造的帝王宝座之上,面容冷毅,神情严肃。在他左右分别坐了华服凤冠的长孙太后和长孙皇后、乔淑妃,以及被幽禁在锦岚宫多日的薛锦华。许是小皇子被暗指为灾星的事,让薛锦华寝食难安,她看起来清减了不少,完全没有怀有身孕时的珠圆玉润。忧郁的神情,尖削的下巴,端的是我见犹怜。温浮欢和玉虚道长行至大殿中央,齐齐下跪,伏身行了个大礼。“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严肃的神情稍缓,抬手道:“道长不必多礼!”
“谢皇上!”
玉虚道长缓缓起身,玄青色的道袍衬得他身形颀长,虽然已经须发皆白,但双眼依旧精光矍铄,面容洒逸,颇有几分清修隐士的仙风道骨。怕是真正的青玉道长在这里,也就不过如此了!温浮欢亦随着玉虚道长起身,视线不着痕迹的快速掠过四周,而后便垂下眼去。她看到了坐在右上首一脸忧伤的薛锦华,也看到了护卫在皇上不远处,身着银色甲胄的秦琅。他站得笔直,挺拔的身形如直指苍空的白松,只不过望向她的目光里,却隐隐透着担忧。哪怕她伪装得再好,他还是一眼便认出了她!他的唇抿得更紧了。温浮欢还看到了太史令荀鹏,很意外对方竟是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子,约么也就比薛莫寒年长几岁,瞧着倒是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若不是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温浮欢还真想不到他会投靠长孙家,并设计陷薛锦华母子于不义。太史令的视线一直放在玉虚道长身上,并没有注意到温浮欢的目光。等他看过来时,温浮欢早已换做了低眉顺目的样子。待玉虚道长起身后,皇上淡声道:“朕听闻道长潜心修道多年,有卜吉凶、化灾劫的本领,特地请道长过来,为朕这江山万民卜上一卦,看看这连日来的天灾,到底何时能结束,要怎么才能结束?”
玉虚道长双手叠在身前,弯身鞠了一躬,道:“皇上心系江山万民,是琉安之幸,亦是天下之福!贫道窃以为,琉安能有圣上这样的治世明君,当能千秋万代、长盛不衰,倒不知帝星晦暗一词,从何说起呢?”
大概是没想到他一开口便提及了星象一事,一直盯着他瞧的太史令陡然一惊,藏在袖子里的手缓缓握紧,眼神稍显忐忑。果然,皇上闻言,转头看向垂首立在朝臣中的太史令。“荀爱卿,道长的话,你可听见了?”
荀鹏咽了口唾沫,舔了舔略显干燥的嘴唇,躬身从朝臣间走出,行礼道:“回皇上的话,微臣听见了!”
他接着转身面向玉虚道长。“回道长的话,帝星晦暗乃是星象所示,并非下官私自臆测,况且此星象也只是表明灾星临世,圣上或有劫难,并不是指琉安气数已尽!”
“是么?”
玉虚道长抬眼看向太史令,语气隐隐含了质疑:“贫道也曾夜观星象,得到的结论似乎与太史令大人的有所不同呢!”
在他锐利的目光注视下,太史令不禁有些胆怯。冷汗沿着他的鬓角缓缓滑下。长孙太后眉头微皱,眯眼瞧着玉虚道长,暗道:看来这个青玉道长是来者不善呐!“皇上。”
她幽幽启唇,“不知皇上可否容哀家说句话呢?”
“母后请讲!”
长孙太后抬起手,轻轻摩挲着戴在食指上的翠玉扳指,轻哼道:“旁的人哀家不清楚,但荀大人任太史令多年,从未出过大的差错,皇上可不能因为忠言逆耳,就贸然相信一些来路不明的江湖术士的话!”
“皇上,太后娘娘所言甚是,这千秋万代、长盛不衰的好听话,谁都会说,可是如今帝京接连遭逢天灾,不正印证了劫难一说吗?”
长孙皇后趁机附和道。两人一唱一和,分明暗指玉虚道长花言巧语,想要蒙蔽圣听,大有借此怀疑他的身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