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凉皮摊主。她也亲眼见证了周易是怎么从一个跟她差不多的小摊贩,到做起工厂的过程。周易就站在车站外面跟李红霞聊了一会儿,直到看见去东洼的车开出车站,他才招手拦车,上车后打了一张票。一路颠簸,也足足花了个把小时才到水洼。“吴老三……”渡船停在对岸,周易在码头上吼了一嗓子。正在大树底下看牌的吴老三听到声音,回头向这边看了看,连忙跑上码头:“吆,这是周老板从城里回来啦!”
吴老三这一嗓子,半个生产队都能听到了。吴老三几篙下去,就将渡船撑了过来。周易一个多月没有回来,此刻回到水洼村,颇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周老板,都说你去城里发大财了,都成万元户了,那可是咱们村第一个万元户啊!”
还没有靠岸,吴老三就开始大声嚷嚷。“三哥,别瞎嚷嚷!”
周易从包里掏出一包香烟丢给吴老三。“哎吆,大前门啊,老板就是老板……”吴老三接过烟,一看是五毛钱一包的大前门,顿时喜滋滋地笑了起来,露出一口大黄牙。“别嚷嚷,再嚷嚷就把香烟还给我!”
周易跳到渡船上,不悦地瞪了吴老三一眼。吴老三连忙将香烟塞进口袋:“好好好,咱不嚷嚷了,不过你的事情村里的人都知道了,都说你发大财了!”
周易摆了摆手说道:“发个屁的大财,就是赚了点小钱,而且全都砸厂里去了……”现在村里有快二十个人在周易厂里工作了,而且都领了两回工资了,很多人领了工资就请假,回来少不了要买东西,还有说厂里的事情。所以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周易的厂里的上班,天天都可以吃肉,而且一个月能拿两三百块钱工资,比很多全民企业的工资还要高。给周易干活都能拿这么多钱,周易肯定发大财了。村里人人都这么说。“哎吆,你那个厂听说赚的可多了,一个月工资都有两三百……”吴老三满脸羡慕地说道:“你那边还要不要人,我也跟你去干行不行?”
周易看了看吴老三:“三哥,你去我那没问题,但是只能干最普通的工人,一个月也没多少钱。咱们全村人出去都要靠你摆渡呢,你可不能离开。”
“可拉倒吧!”
吴老三摇了摇头说道:“我算个啥,也就四五六这几个生产队做我的船,一年都收不到几百块钱,到你那两个月工资就有了,还包吃包住!”
吴老三越说越激动:“周老板,我说真的,你就带我一个吧!我也想吃肉……”周易仔细打量了吴老三两眼:“三哥,我那现在确实能吃肉,但以后可不敢保证,你自己先想想,要是真想去的话,这边安排好了就去市里找你,事情肯定有得做。”
“好咧!”
吴老三顿时更激动了:“谢谢,谢谢……”“行了,别叫我老板了,还是直接叫我周易好了!”
周易摆了摆手,等船一靠岸,就跳上了码头。岸边,原本在打牌、看牌的人早就站了起来。看到周易上岸,纷纷出声打招呼:“哎吆,周易你回来啦!”
“周易,听说你在榆河发大财啦!”
“哎,二叔你来根烟?”
“二爷爷,有空去我们家坐坐啊!”
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声音,周易不禁有些感慨。还真像他跟胡晨光吹的那样,村里人现在真开始追捧他了。有人连爷爷都叫上了。但确实没叫错,倒不是周易的辈分有多高,对方其实跟周易平辈,就是年纪稍微大了点,不到四十岁就有孙子了,跟这他孙子喊,确实得喊周易“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