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友好】 1,安州“球赛”——中原(后晋) 公元940年5月,后晋的安州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叛归淮南,请求接应。徐知诰命令鄂州屯营使李承裕等率军接应。临行前,徐知诰重申了这次行动的宗旨,也是大国之间的政治默契,即可以招降纳叛,但不能侵占土地。 比如此前卢文进叛逃淮南,当时的后晋不仅不予阻拦,反而一路绿灯。然而这次李金全叛逃淮南,却出了小意外,淮南将领李承裕等人破坏游戏规则,妄图趁机占领安州。经过一番较量,李承裕被生擒,淮南共损失四千余人,让徐知诰在外交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 后晋石敬瑭为了缓和矛盾,将被俘的淮南将士共五百余人释放,还发放了安家费,以德报怨,礼送回淮南。 这对徐知诰来说是一份大人情,所以徐知诰选择了拒绝,他给石敬瑭写信,把这次行动归咎于李承裕等边关将领的个人行径,声称自己并不知情,因此拒绝接受所谓的“俘虏”,将这些俘虏斥为叛徒。 换句话说,徐知诰不承认这份人情,为自己争取外交上的主动。 徐知诰把五百多“叛徒”又送回后晋,后晋再写信安抚、送回淮南;淮南直接出动水军,武力拒收。 两国互相踢皮球的本质,是对战后外交主动权的争夺。 最后,这五百多人还是被石敬瑭收留,一脸懵逼的五百多人终于有了归宿,他们是军事行动的幸存者,却是外交行动的牺牲品。 始作俑者李金全抵达后,徐知诰待之甚薄。 总的来说,由于北方存在着一个强劲的对手——契丹,使得后晋不得不想方设法地维护与淮南的友好关系。 徐知诰时期,淮南与中原(后晋)虽然始终同床异梦,但基本能做到表面上假惺惺的和谐融洽。 2,多此一举——契丹 如上文所说,中原之所以愿意委曲求全,主动与淮南保持睦邻友好,主要原因是中原被契丹牵制。 淮南也可以恬不知耻地说这是自己外交策略的胜利,因为宋齐丘早就为徐知诰制定了厚结契丹、遏制中原的大战略,只不过这稍微有些自作多情了,因为即便淮南方面无动于衷,契丹也会威胁中原,而中原也照样会因此拉拢淮南。 所以在与契丹的外交关系方面,徐知诰可以说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3,不做大哥好多年——闽国 同样是在940年,南面的邻居闽国发生了内乱,王延政据建州叛乱,与闽帝王延羲兵戎相见,王延政求援于吴越国,但在吴越国援军赶到前,王延政独自击退了王延羲,且兄弟二人已经握手言和,达成停火协议。 吴越国援军图谋不轨,王延政与王延羲化敌为友,反戈一击,将吴越国援军击走。徐知诰派出的调解员正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 于是,南唐的史官满怀自信地、不失炫耀地记录下了这次地区仲裁,让南唐以地区事务最高仲裁人的身份,高调地在闽地刷了一波存在感,认为正是在南唐的干涉下,闽国王延羲、王延政兄弟才在老爹王审知的墓前达成和解,化干戈为玉帛。 而实际上,前文详细分析过,闽国内战的这次停火,与境外势力无关,兄弟二人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即便没有南唐的调解,二人仍旧会握手言和。南唐还是自作多情了。 后来的故事我们也已经知晓,当闽国再次爆发内乱时,南唐同样满怀信心地来闽国卖面子,出面调解,结果惨遭打脸,特别是王延政,直接揭短骂街。 南唐,明明那么普通,却还那么自信。 4,坚定不移的西线战略——南楚 公元941年,南汉刘岩派来使节,与南唐相约共同出兵讨伐南楚,然后瓜分南楚的土地。 淮南方面对南楚的态度一直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前文详述过,自从杨行密占据淮南以来,就积极谋划与潭州马殷的关系,试图打造“淮楚联盟”,然而马殷在淮南与中原两大阵营之间,用脚后跟投票也知道应该紧紧抱住中原的大腿,二者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持续了几十年。 客观来讲,淮南方面当然觊觎南楚,也不止一次地对南楚发动过试探性进攻,南楚的军事实力也让淮南不止一次地认清现实,使得淮南集团终于达成了共识:欲图楚地,须等诸马驹争槽。 退一步来讲,即便是真要吞并南楚,也该由淮南独自完成,或者由淮南牵头主导,而如果由南汉来领衔,那么淮南很有可能是为南汉火中取栗。 当然,据后世史官们的说法,徐知诰同志热爱和平,无意生战、生乱。 综合各种原因,徐知诰最终拒绝了南汉刘岩的热情邀请。 5,唇齿相依——吴越国 同样是在公元941年,吴越国发生了一次诡异的火灾——“火烧丽春院”。 据史籍记载,天福六年(941)7月,丽春院发生火灾,大火迅速蔓延至王府,几乎把府库宫殿夷为平地。 吴越国最高领导人钱元瓘同志因此受惊,吓疯了(惊惧发狂疾),并于8月24日逝世。55岁的钱元瓘就这样被吓死了。 关于这场火灾的描述,各方史料的记载几乎是异口同声,且颇惜笔墨,就连叙述吴越国历史最为详尽的《吴越备史》也是如此,如上文所言,就那么一句话而已。 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这次事故不仅把吴越国的“皇宫”化为灰烬,还直接导致了吴越国最高领导人的去世,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故,却又如此轻描淡写。字数越短,信息量越大。 火灾的起因是什么,为何会快速蔓延到王宫,钱元瓘为何受惊,又何至于吓疯? 钱元瓘并不是胆小如鼠的窝囊废,他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在“徐绾、许再思之乱”时,当时淮南杨行密手下大将田頵出兵助叛,经过谈判,田頵提出要以钱镠的儿子为人质,这是个九死一生的活儿,诸子皆不愿以身涉险,此时,年仅16岁的钱元瓘主动请缨,深入虎穴。 在当人质期间,田頵亦叛于淮南,而钱镠也为了实际利益出发,同时也为了还杨行密的人情,出兵围攻田頵,声援杨行密。田頵大怒,多次要杀钱元瓘,最后一次突围时,还留下遗言:如果此次突围失败,必须杀了钱元瓘! 幸亏田頵的母亲是位明事理的善良老太太,拼尽全力保全了钱元瓘,这才使得钱元瓘最终平安回到杭州。 随后,在与淮南的战争中,钱元瓘披坚执锐,重挫淮南,使之被迫与杭州方面讲和。 自古英雄出少年,像钱元瓘这样的英雄少年,竟然会在55岁时被一场火灾吓死。 信吗? 关于这场火灾及吴越国最高权力的更迭和其中纷杂的头绪,将会在后文详细呈现。 当吴越国突发火灾、钱元瓘精神失常的时候,淮南的文武官员们(以宋齐丘为首)力劝徐知诰趁火打劫,认为这是一举吞并吴越国的好机会。 徐知诰表情严肃,略显失望与不愉快,他沉默了良久,才对宋齐丘说了很长一段话,其境界非常高: ——“疆域虽分,齿理一人,” 虽然分属不同的割据政权,但毕竟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横生屠戮,朕所弗忍,” 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哪只眼睛看出我像变态杀人狂了? ——“且赈灾睦邻,治古之道,” 人道主义救援,从古至今都是明君圣贤推崇的行为准则。 ——“朕誓以后世子孙付之于天,不愿以力营也,” 人在做,天在看。我想给后辈子孙积点德,不愿以凡人之躯挑战苍天、挑战传统、挑战道德底线。 ——“大司徒其勿复以为言。”
你他喵的给我闭嘴。 此话一出,徐知诰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让后人对他肃然起敬。然而——亏心事你做的还少吗? 同样是这位猥琐、龌龊、无耻的宋齐丘,就在不久前,给徐知诰出了一个同样卑鄙无耻下流的计策,截杀契丹使团高霸、并嫁祸给后晋。徐知诰还不是欣然采纳? 就不用说残忍对待杨氏宗族了。 这就是历史迷人的魅力所在,不同层次的史料会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真相。 徐知诰严肃批评了宋齐丘,不但没有对吴越国趁火打劫,反而给吴越国援助了大量钱粮等赈灾物资,帮助吴越国渡过难关,体现了大国精神与担当。 徐知诰之所以沉默良久,并最终拒绝宋齐丘的提议,其原因当然可能是徐知诰确实有好生之德,不愿江淮生灵惨遭涂炭,但其背后还有另一层不便公开的意思。 首先,吴越国不是酒囊饭袋躺平小可爱。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对整个吴越国的损害是极为有限的,杭州钱镠与淮南杨行密几乎是同时割据江淮,距今已经半个世纪,虽然吴越国的综合实力不如淮南,但仍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强劲对手,自杨行密开始,双方爆发过无数次或大或小的冲突,不分伯仲。吞并吴越国,不是一项小工程,徐知诰没有足够的把握。 其次,就算淮南真的吃掉了吴越国,徐知诰也未必能消化。 我们前文捋顺了徐知诰的篡权之路,不难发现徐知诰与其他篡权者的显著不同,他不是依靠中央禁军逼宫或地方军阀叛乱,换句话说,他不是依赖军队的力量,这一点与朱温、李存勖、李嗣源等有本质的区别。 徐知诰上位后,需要对军队体系进行漫长的消化,或者说是驯化,要在军中树立威望,培养嫡系,而在这项工作完成之前,他是不敢把军队投入到战场上的,特别是对外的侵略战争,因为军队会借战争的机会迅速掌握权力。 军队掌握了足够的话语权,又吞并了吴越国,那么接下来的剧本就是功勋将领们割据吴越国而称雄,甚至回头推翻徐知诰。这种剧情可以参见郭威推翻后汉、建立后周。 第三,这次的“主战派”灵魂人物是宋齐丘。宋齐丘早就被徐知诰猜忌,被排除在核心权力圈之外,现在是“二进宫”,如果这次军事行动由他来牵头,那上述对徐知诰的威胁将成倍放大。 所以,徐知诰在沉默良久之后,毅然决然放弃了对吴越国的侵略战争,严厉斥责了宋齐丘狭隘龌龊、卑鄙下流、错误的观点,还抬出了古礼、上天等紧箍咒,把宋齐丘批倒、批臭,批得他体无完肤,把他打翻在地,再踏上千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至此,我们简单分析了徐知诰时期南唐的外交史,不难发现,徐知诰建国之后,不仅没有急于对外扩张、秀肌肉,反而表现得极为谦和,对四邻的态度起码在表面上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终徐知诰一世,也没有发动一次对外战争。 也正是徐知诰的和平外交政策,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指责为胸无大志、小富即安,比如“五鬼四凶”之一的冯延巳就讥讽他为“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