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国潮1980 > 第五百一十三章 吉利数

第五百一十三章 吉利数(1 / 1)

后厨由“张大勺”接了手,宁卫民便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就在“张大勺”操弄“酱汁活鱼”之际,他也安排好了传菜的人手。  很快就带着张士慧直奔前堂,去照应场面了。  不过,两个主桌是轮不到他去献殷勤的,客人身份太高,他还够不着。  而那三桌文化界的重要朋友,也有副园长、金处长和邹国栋分别作陪。  所以真正需要他出面照应的,只有其他的宾客而已。  至于这些人里最重要的,最不容怠慢的,就是那些职务虽然不太高,但实际的权力却很大,而且今后还能对饭庄的经营提供莫大助力的人。  事实上,如果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的话,这些人对饭庄经营的重要性,并不见得比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要少。  比如说,像掌握这批贷款权力的人民银行重文门分行信贷部韩主任。  再比如说,掌握着外国游客的国旅总社国际服务部的卓部长,京城华侨旅行社业务科的潘科长。  同样的,还有烟酒生意上的亲密伙伴,糖业烟酒公司的黄经理。  和应帮忙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帮宁卫民摆放宣传品的东方宾馆前台部赵经理,建国饭店接待部郑经理,重文门饭店客房部张经理。  以及乔万林和宁卫民的老同事——重文门旅馆前台部经理黄素琴。  事实上,这一桌子的人,都是由宁外民专门安排在了一起,指定了乔万林来作陪的。  只是由于这帮人都是经常在外吃请的主儿,又几乎是职业相关的场面人。  他们在一起可不讲那么多规矩。  非但不会说冠冕堂皇的官话,反倒更爱起哄,开玩笑。  这么一来,在喝酒的事儿上,也就格外豪爽,放得开。  单靠乔万林一人来应酬,可就显得有点为难了。  这不,还多亏宁卫民和张士慧及时赶过来了,否则在开场敬酒,乔万林怕就有点吃不消。  要知道,男人喝酒可都是“君子之交靠白酒”,啤酒不带玩儿。  在座的九个人里,又只有三位女士。  乔万林要给每个男同胞敬上一杯,就是六杯哪。  何况一轮肯定不足表达诚意,怎么也得三次为好,那就是十八杯。  这几圈就要都靠他一个人支持下来,那不得喝迷糊了嘛。  所以说,多亏有宁卫民和张士慧一起分担,乔万林才有惊无险过了这道敬酒关。  至于接下来,四道喝酒的热吃炒菜就此开始端上桌面了。  无论酱爆鸭丁、炒鱿鱼、炒鲜蘑、还是玉笋蕨菜,每一道都是色形兼备,香气扑鼻。  尤其是那蕨菜,那可是清代的贡品,目前尚无法人工培育的“山野菜之王”。  爆炒出来的滋味,让人难以想象的可口,爽脆。  没的说,这几道菜,吃得在座众人是酣畅淋漓,嘴里纷纷感慨称道,可是给宁卫民挣够了面子。  “宁经理,你们这饭庄的厨师可是真不错,我吃了这么多家老字号,就感觉你们的菜可口。”

“没错,就刚才那道酱汁活鱼简直绝了,够上国宴的级别了。今儿托你的福,我们真是口福不浅哪。”

这是旅行社的两个人开口捧场。  宁卫民则呵呵一笑,借着话头就往业务上靠。  “抬爱了,两位要真觉得好,可得跟外国游客好好推荐一下我们饭庄啊,尤其是日本客人。对了,我们的宣传册,贵社的旅行车上都放了吧?万事开头难,兄弟我买卖开张,各位可得多帮衬呢,拜托拜托。”

旅行社的两个头头相视而笑,指着宁卫民频频摇头。  黄素琴身为“托儿”,倒是很会托气氛,甜甜一笑,对宁卫民说。  “卫民啊,帮你忙大姐这儿没的说,你们饭庄的宣传册,我已经让人摆在我们前台了。可问题是,这么好吃的菜肴,你可把我的嘴吃馋了,这又该怎么办啊?你负责不负责?”

“负责,负责。大姐,只要你喜欢,随时就可以来啊,那是给弟弟我面子。”

宁卫民乐得相当开心,此时的样子还真就跟黄素琴的亲弟弟似的。  隔着又一拍脑门,假装想起了什么似的。  也就顺利成章的让张士慧掏出了九个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包,每人面前摆了一份。  “各位各位,我不能厚此薄彼,在座的哪一位,爱吃我们的菜,都欢迎您随时来。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大家收下……”  这话可透着稀奇。  等几个人各自一打开看,才明白宁卫民的意思。  因为每个红包里都是厚厚一沓子面额十元的消费券。  那些券儿上面除盖了钢印之外,清清楚楚写着每张充当十元现金使用。  只是当月有效,不设找赎罢了。  “宁经理,这……这也太多了,不,我不能收……”  信贷部的韩主任因为是干银行的,显然对数字最敏感。  四百元的数字,可着实吓了他一条。  虽然这不是钱吧,可与现金等值,真能当钱使啊。  这就相当于宁卫民给每人送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同样的反应。  是既有些惊喜,又有点惊慌失措,很是犹豫该不该拿。  没别的,这个年代,还没人收过这么重的礼,大家都在咋舌之中琢磨这件事的份量。  但宁卫民却显得很轻松,反而宽慰起大家来。  “各位各位,用不着这么紧张。我也没别的意思,印这种券儿,只是为了大家方便而已。”

“我既然开了饭庄,没道理,大家伙来我这儿吃饭还得花钱嘛。可话说回来了,我也不能总这儿待着。万一您要来我这儿,我碰巧不在又怎么办?不但您败兴,也好像我不愿大家来,故意闹小气躲出去似的。”

“而有了这券就不一样,各位方便,我也方便。您想吃什么点什么,我在与不在都没关系。只要您带着这些券,拿出来付账即可。甚至您把券当礼物送人都行,我们的服务员,是认券不认人。”

“另外还有一样,这券儿花完了也不要紧。每月月初,我都会派人给各位送去同样的数目。吃完饭,我们还管开发票。总之,咱们既然是朋友,各位就把我们这儿当成自己的食堂好了。一定带家人和朋友来多多捧场啊!”

瞧这番话,想得多周到,说得多漂亮。  在场的就没有一个人,觉得宁卫民不够朋友,不大气的。  可这些人,又哪儿会知道宁卫民耍的滑头,抖的机灵啊?  谁要知道了他真正的想法,怕就得换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了。  敢情宁卫民非常清楚,这年头要想杜绝别人蹭吃蹭喝的行为,无异于白日做梦。  像那位马老师因为曾经干过歌厅,就在电视节目上多次痛陈当年经商的惨痛经历。  说过去的人以认识朋友白吃白喝为美,没人以给钱为荣。  结果就是这种风气,让他们挺红火的歌厅黄了。  还多亏拍了一部《海马歌舞厅》才挽回了损失,否则就得赔掉底裤了。  不用说,有了马老师这预防针,宁卫民当然不可能再犯傻啊。  只是具体的情况也得具体分析。  其实在他看来,白吃白喝并不可怕。  可怕的,只是白吃白喝的人没有限度,而且占便宜的还都是些对生意无助之人。  要是反过来,如果能把蹭吃蹭喝的人圈定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还能借此获得一些助力。  其实从公关运营的角度来看,反倒是相当划算的,还降低了经营成本呢。  别忘了,在他的饭庄吃饭贵啊,菜单上那都是加了利润的价格。  说是送人家等同于现金的四百消费券,其实实质上也就等于送了一百五。  而且关键是送消费券这种方式,可以把人情用数字化方式具体体现出来。  这既能让收礼的人承情,感受到满足,其实也限制了对方的消费。  道理很简单,四百的券儿如果用完了,当月你还好意思再要吗?  这比起不明不白,糊里糊涂的款待各路来宾,没法统计的往里搭人情,其实明智多了。  说句实在话,如果要再算上开发票可以报销,这些消费券又可以转送他人。  而且能让宁卫民送券的人又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上等人,他们来吃饭,等于在变相给宁卫民打广告。  这种办法其实对宁卫民和收礼的人都合适。你就说他精不精吧?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年代的京城,还没有太受南方风气的沾染。  没人把“八”和“六”视为吉祥数字,更没有因为“四”与“死”有谐音就极度厌弃。  恰恰相反,倒是三十年后,人人避之不及的“四”。  如今在京城人的心目里,是相当的吉利,十分讨人喜欢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凡是“四”所代表的寓意,通常都是好词儿。  像京城人住,得住的四合院。  馆子菜,京城人爱点四喜丸子。  家庭追求的幸福是四世同堂。  读书人几乎人人都知道《四库全书》。  京城人送礼也讲究送“烟酒糖茶”四样,图的是个四平八稳。  做生意,更讲究个四通八达。  人人都知道一句俗语是,“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  描述好的气候环境,得说四季如春。  形容一个人走南闯北干大事,那叫纵横四海啊。  如此,也就导致“四百”这个数目,用来送礼不多不少,成双成对,是相当的适宜了。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宁卫民遵循着这个年代的讲究来办事,没人反感,真的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他的这番话后,不但在座的诸位来宾都眉开眼笑的把红包收下了,争相踊跃表示一定不负所托,答应他的事肯定尽力。  甚至信贷部的韩主任因为拿人手短,现场就要投桃报李。  “那什么……宁经理,你们要是还需要贷款,就找我老韩好了。就冲你这为人,我老韩交定你这个朋友了,你要有资金需要,别不好意思开口啊。”

宁卫民还真是惊喜,真没想到跟掉馅饼一样,能摊上这样的好事。  “那敢情好啊,您要是不为难的话,能不能……能不能再给我们饭庄……贷五十万。”

他心想了,这要能再拿到五十万,就冲这个,今天送的所有的消费券都值了。  哪知道,这都局限了。  韩主任居然觉得他开口忒小家子气了。  “嗨”了一声,轻蔑得直摇头。  “五十万算什么!我们可是国家银行,经济风险,我们从不担心。你要真缺钱,干脆,我给你一百万!够不够?”

这就是熟人好办事了。  只要交情到了,一切都是那么容易。  “够了,够了,韩主任,我没办法表示谢意了,必须得再敬您一杯!”

宁卫民喜滋滋的把两个人的酒杯满上。  心里则由衷的感叹——国有经济太强大了!  什么南方经济发达,意识超前好赚钱啊!  还是北方思想落后才好赚钱!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和总裁师妹一起干翻系统 离婚后,冷傲前妻悔恨终身 老公,你在山海经第几页? 人生图书馆 犹记惊鸿照影 特种狂兵在都市 我是大佬小号 私密 NPC扮演手册 刀与结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