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并没有太多寒暄的话。不过这样直接开始,还是让郑小平不太适应,再怎么说他也是滨海一院的院长,要不是因为有事需要明淳宇帮忙,根本不会跟他这种私人医馆老板有交集。耐着性子,坐在旁边,说道:“有件事情告诉你,云天明申请的中医医院获准建立,中医科马上就要变成中医医院了。”
听到这话,明淳宇猛的看向郑小平,一脸震惊的说道:“什么,成立中医医院,那谁是院长?”
单单中医科的复兴,就让济世堂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更别说成立中医医院了,恐怕会让济世堂走向覆灭。郑小平看到明淳宇的表情,就知道找对人了,说道:“看来我没有说清楚重点,中医医院的院长当然是由云天明来担任了。”
明淳宇猛的站起来,愤怒的说道:“你们医院是怎么办事的,云天明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凭什么能当院长,这也太草率了吧!”
看到明淳宇生气的样子,郑小平就知道有戏了,他继续说道:“我也觉得不合适,但上级就是这么安排的。之前我做过一些调整就是为了防止云天明往上爬,但没能奏效,实在可惜。”
明淳宇听出了郑小平的意思,这不就是看准了他和云天明的矛盾,让他出面阻止云天明吗?这种被人当枪使的事情。他不会轻易去做的。调整情绪,再次坐下,说道:“云天明当院长,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郑小平实话实说:“当然有,他一旦成立医院,就要划走一部分收入,而且中医医院成立就和一院在一起,肯定会抢掉很多患者,对业绩收入有非常大的影响。”
明淳宇得知这个信息后,就站在了郑小平这边,因为他也将面临和郑小平同样的问题,医馆收入极速下滑。他说道:“幸亏提前从你这儿得到消息,否则等云天明正式上任,就真的没办法了。”
两个人目标一致,都是想阻止中医医院成立,来保住业绩,那就很好谈了。郑小平发现明淳宇开始主动沟通,就不急不慌的拿起水杯喝了一小口,说道:“明馆主喝茶。”
明淳宇为了医馆收入,肯定要跟郑小平合作,他喝完茶水后,说道:“其实我有个办法,或许能阻止中医医院成立。”
郑小平心中喜悦,如果明淳宇真有办法,并且付诸行动,那他就能坐享渔翁之利了,微笑着说道:“如果明馆主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为了咱们的共同利益,我肯定会全力以赴的。”
明淳宇喝茶的时候,就在考虑着如何实施计划,放下杯子,说道:“我可以先试试,到时候郑院长在其中推波助澜即可。”
郑小平果决的说道:“放心吧,我一定会的……”两天后,云天明收到了范学恩发来的邮件,这是一份长达十页的中医医院计划书。云天明如获珍宝,在电脑上迅速浏览了一遍,当下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问题都有了明确答案。以前虽然也有思路,但都是一些零碎的片段,逻辑上串不起来,东一块西一块,根本无法开展工作。现在有了先后顺序,整个思路流程豁然开朗,了然于胸,就可以有条不紊的实施计划了。云天明只是看了一遍就完全透彻,这是他能力的体现,冲开穴位的时候,不但增强了体质,还提升了智商。否则让其他科室主任来看这份文件,即使看过很多遍,肯定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当面请教范学恩。且不说这份文件他们能不能看懂了,让他们来申请建立中医医院恐怕都没有信心和魄力。强大的信心来自于超强的能力,同时能力又来自于智慧。如果云天明没有卓越的聪慧才能,是绝不可能有建立中医医院的想法。有些人步步为营,举步维艰,每提升一步都异常困难,而有些人顺风顺水,稍微克服一下困难,就能快速提升,本质还是智商的差距。天才和天赋这种东西,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很多人喜欢把成功归结于运气,然而仔细分析就能知道,运气只不过是智者在无数次抉择中,选了对的那条路。看似不起眼的量变,积攒的最后发生一次意想不到的质变,人们就将这种东西统称为运气。其实还是智慧的体现。运气常常相伴于有能力的智者,人们觉得不公平,就应该努力做对事情,而不是自哀自怜,恨天不公。那样只会更倒霉。医院开始流传成立中医医院的事情。这种收到文件的大事件,肯定会快速传开,尤其是云天明没想着掩盖。医院里一片哗然,最近所有话题都是围绕中医医院和云天明展开的。就连那些不喜欢云天明的人,也在暗地里惊叹他野心魄力十足,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本事。所有人的看法都和郑小平一致,觉得云天明是从拉投资扩建那一刻起就已经布下了长远谋略,一步步运筹帷幄,成功坐上了二级院长的位置。纵观整个滨海医院,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用恐怖来形容云天明的能力丝毫不为过。而喜欢云天明的人,就开始各种捧吹了,最年轻的院长,最帅气的院长,能力超凡,医术精湛……各种夸奖之词全都泛滥而出。在郑小平的计谋还没有显现出来之时,已经有人因为眼红而出手。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整个一院最红火的事就是中医医院,而最出名的人就是云天明,热度已经快速传到了周边医院。有些理智清楚的人就在分析,院长职位是有年龄限制的,就算中医医院能成立,云天明应该也没有资格担任院长。这番议论夹杂在褒奖的极端议论之中,也是一道不小的声音。这让很多心存歹念的人找到了出气报复的方向。这几天,卫生局的投诉信箱已经被云天明的事情塞满了。为了表示严肃性和郑重性,信件都是由手写而成,字体工整,诚意满满。邮箱的信件就更多了,很多人坐在电脑前,无聊想起云天明的事情,心中不爽,就随手打开邮箱,写上一封信,点击发送,实在太方便了。这种便利性,带来的结果就是,卫生局投诉邮箱挤满了关于云天明的投诉信件。柯斌并没有当回事,这种投诉性的小事在他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只要没人带节奏就不怕。神经内外科的现主任就是以前中医科的主任,他担任新职位后,风风火火,心情不错,但随着时间推移,就发现一些棘手问题。按照院长的意思,科室开始走上稳妥路线,不再频繁接收高危患者,收入缓缓下滑。待到后期,随着中医科的强势崛起,神经内外科的下滑趋势更加迅猛,已经不是他个人能力能控制的了。郑小平几次找他谈话,让他注意业绩收入,以他的那点本事,又怎么可能挽回颓势呢。随着收入快速下滑,医生护士的待遇也随之降低,这就和云天明时代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很多人心有不满,直接撂挑子。种种迹象表明,再这样下去,神经内外科恐怕要乱套。而主任杨博文把所有的问题原因都指向了云天明。尤其是听到了中医科要改成中医医院的时候,心里都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苦涩,愤恨,嫉妒,憎恨,真是五味杂陈。他在中医科的时候,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哪里想过成立医院这种疯狂的事情,但云天明才去了几个月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太不公平了。偏激的想法开始出现,他甚至怀疑,院长郑小平是不是跟云天明早就商量好了,给他下了套,把即将烂掉的神经内外科丢给他来管理。越想越气,当时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才会答应郑小平去神经内外科,如果继续在中医科坚持下去,那这个院长的职位就是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