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1万2000日元面值的石狩屋礼品卡。 摆平了彩佳子护士。 信长鸠可以每天下午,可以带一盒阳泉酒家の和果子,来到医院住院部探望岐夫太郎。 想到引以为傲的棍棒本事,敌不过一张1万2000日元的石狩屋礼品卡。 信长鸠有点失落。 传说中的夜店三大SSR职业,还有黑色の蕾丝装备…… 果然,不可能是省油的灯。 自己以为在玩“夜q病栋”,说不定人家以为信长鸠是免费送上门的外卖牛郎。 ……………………………… 信长鸠带给岐夫太郎的下午茶,并不是石狩屋正在卖的蒸馒头。 石狩屋的蒸馒头,是传统的中式馒头,这和RB人平常吃的馒头点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料理。 RB的“馒头”属于和果子的一种。 如果翻译成中文,可以理解成豆沙包,这种点心的外皮一般是小麦粉或山芋糊做成的,而内馅一般是红小豆馅或白豇豆馅制成的。 中式馒头是没有内馅的实芯面点。 ………… RB的馒头外皮在制作时会添加很多糖。在古代由于白糖是价格高昂的奢侈品,那时的馒头使用的都是麦芽糖,现在是馒头使用的多为绵白糖。 中国的馒头外皮都需要食用碱或酵母粉使其发酵蓬松. 如果按照种类做出区分,和果子的馒头大致分为酒馒头、茶馒头、水馒头、烧馒头、薯蓣馒头、荞麦馒头六种。 这些馒头外层的面皮都不一样,但是里面都包着豆沙馅。 ………… 和果子中的“馒头”只是一类点心,它们属于RB点心中的“生果子”,也就是含水量多保存期短的鲜食点心。 而石狩屋、阳泉酒家の蒸馒头大多作为主食而不是点心。 这是夕张市、北海道、乃至整个RB都没有的主食品类。 石狩屋可以在北海道,四处扩张,所向披靡。很大程度是针对“中式馒头”这类主食,在RB市场的空白。 ………… 信长鸠为了丰富石狩屋的品类,还有提高单店利润率,一直尝试在制作和果子。 这样可以把石狩屋的业务,从煤炭矿工、码头搬运工、铁路检修工の体力劳动者细分市场,扩张到净利润更高,市场更广阔的的茶点市场。 日式馒头作为和果子中的一种,看着像小糕点。 有的还会很精致的装饰一番,让人很难和作为主食的馒头联系到一起。 因此,毛利率也远高于又白又大的蒸馒头。 ……………………………… 阳泉酒家尝试的第一款和果子,是利休馒头。 利休馒头是以“千利休”的名字命名の一款茶馒头。 ………… RB第一个独立的茶室就是千利休创建的。 他是丰臣秀吉的“茶首”。 1585年10月,丰臣秀吉就任关白之职,并在京都大内举行了纪念茶会。 丰臣秀吉亲自为正亲町天皇、皇子、亲王们献茶,而担任茶会辅佐的正是千利休。 就在这个时候,千利休获得了天皇御赐的“利休”居士号,正式确认他RB第一茶人的地位。 ………… 在丰臣秀吉这位当时RB最有权势的人,鼎力扶持下,千利休定立了完美的茶道仪礼。 RB“茶道”在千利休手上趋于巅峰。 千利休,将人生无常的生命体验与“本来无一物”的茶禅体验合二为一,定格在“和敬清寂”的四字真诀中。 鱼篓为瓶,折竹为墩,破陶为皿。 千利休凡事推到了极致,身心俱与,他所推广的极素朴极简约的茶道范式,风气弥长,风靡一时。 ………… 这一切,甚至让丰臣秀吉,都感到羞愤不已。 因为后者同样出身草莽,世俗权力趋于峰巅并可任意予夺天下人生死之后,用的是黄金茶具和黄金茶室。 在茶道的境界上,两者高下立判。 ………… 千利休被尊为RB第一“茶圣”,相当于陆羽在中国茶史中的地位。 他在RB家喻户晓,“利休豆馅”、“利休豆腐”、“利休牡丹”、“利休栅栏”、“利休头巾”、“利休木屐”、“利休扇子”、“利休色”…… 千利休,成了RB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 ………… “利休馒头”诞生于18世纪的奈良县,千利休是16世纪的RB战国人士,两者相距两百余年。 千利休生前并没有吃过这款馒头の和果子。 这款茶馒头,其主要是茶色黑糖の面皮,包点豆馅,然后放进去蒸的馒头。 因为使用的黑糖产地是奄美大岛,因此也有人叫它“大岛馒头”。 ………… 医院的送餐,获取的经验量,要远高于在阳泉酒家店里。 信长鸠的【和果子】制作水平,从【不堪一击】一路提升到【勉勉强强】,慢慢脱离了难吃的范围。 距离【初出茅庐】面点水平,也仅仅是一步之遥。 ……………………………… 发现夕张市医院,这个刷经验的好副本,信长鸠给岐夫太郎送下午茶,更加勤快了。 星期六晚上,信长鸠正在用小麦面粉,掺和黑糖做成馒头皮。 阳泉酒家来了一位神秘食客。 ………… 这是一位魁梧的波斯人。 他穿着织锦以艳丽的花纹和精美的工艺の丝绸外套,这件华丽衣服の下沿,还有复杂的花边和植物装饰纹。 更夸张的是他的冠冕。 这顶冠冕造型稀奇古怪,跟这个时代的审美相异,跟欧洲中世纪常见的王冠也明显不是同款。 波斯人在象征艺术这条路上走到了一个极端。 这位波斯食客的冠冕,就是这类头饰冠冕的典型。 包括天球、隼翅、隼头、弯月、羊角等等具有吉祥神圣意义的符号,都在这顶纯银打造的冠冕上面,看上去有点怪异。 ………… 哐当! 对方取出一个蓝色绸缎の袋子,重重丢在桌上。 “阿米尔·尼扎姆,让我帮忙带给阳泉酒家的一笔餐费。”
信长鸠打开袋子,里面是数十枚萨珊金币。 萨珊金币,通行东西方の货币之王。 金币是硬通货,萨珊金币,厚重且制作精美,质量极高。即使在19世纪,萨珊金币仍在西亚民间流通广泛。 21世纪,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一枚高品质的萨珊金币,最高拍出的价格是56万日元。 ………… 信长鸠倒了一杯散装札幌啤酒,放在对方的桌上。 这位波斯贵族喝了一口,点了点头,他很满意札幌啤酒的口感。 “尼扎姆怎么样了?”
信长鸠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