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二十二章 来自两个道士的助攻 下

第二十二章 来自两个道士的助攻 下(1 / 1)

除了赵归真外,还有一个道士和李炎有着很密切关系,就是上面刚提到过的刘玄靖。在《旧唐书•武宗本纪》中记载,会昌元年六月,“以衡山道士刘玄靖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广成先生,令与道士赵归真于禁中修法箓”,《资治通鉴》中同样也有相近的记载,但并没有提到刘玄靖。再根据其他一些资料综合分析可知,这里记载的赵归真和刘玄靖来长安的时间有些不准确,赵归真应该是会昌二年来长安,而这位刘玄靖应该是在会昌三年应召进京,然后和赵归真一同住在了太清宫。太清宫在中唐以后一直是负责国家祭祀宫观,所以可以说是处在全国宫观中的核心地位,里面的道士自然也都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那么这个刘玄靖究竟是谁呢,能够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理应不简单吧?但是,由于资料的缺失,导致他成了一位很有点神秘的人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身份地位的确不简单。经过对只鳞片抓的史料、碑、集等资料整理分析,大体理出了一部分刘玄靖的生平。他早期是拜在了一位叫做王道宗的门下,而这位王道宗同样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记载,只知道他是正一盟的传承,修的是天师道,年纪不大去世后被葬在了东山或武昌,由此,有些学者就推测刘玄靖大约就是武昌人。师傅死后,刘玄靖就在坟前结草为庐,给师傅守孝。传说在一个月黑风高——嗯,是月朗星稀的晚上,正在打坐静修的刘玄靖突然发现师傅坟上一道白气冲天而起,高达十几丈高,刘玄靖不惊反喜,明白这是师傅已经得道飞升,看这情况应该是尸解修成地仙了。这段记载可不简单,不但说明王道宗是位道法高人,古今能飞升成仙的才有几人?那么刘玄靖拜在他的门下,得如此高明的师傅指点,有个飞升成仙的师傅启蒙,他的资质、潜力和未来怎么可能是一般人能比的。之后,刘玄靖便开始四处游历,这也是有成就的高道都喜欢做的事了。一路上寻真访道,“泛洞庭,游武陵”,那真是“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一日游到南岳,终于访得名师,拜在了上清派名道田虚应门下,成为他的四大弟子之一。此后,刘玄靖主要活跃在南岳一带,和师傅田虚应住在衡岳观中发展了。到这里,就可以捋一下刘玄靖的传承了。从前面讲到过的王远知开始,按师承关系一路下来是这样的: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薛季昌—田虚应,然后就是田虚应的四大弟子:冯惟良、陈寡言、徐灵府、刘玄靖。而冯惟良一脉又是这样的:冯惟良—应夷节—杜光庭。从这个传承关系中,可以看出杜光庭和刘玄靖的关系,所以杜光庭才会写了部《洞玄灵宝三师记》,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刘玄靖的记载。后面还会详细讲到潘师正、司马承祯、杜光庭等高道。现在可以看得出来了,刘玄靖和这些高道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向上都可以追溯到陶弘景,也就是说他们共属上清派茅山宗,或者说都是茅山道士。当然,南岳这一部分更详细分的话算是上清派茅山宗南岳天台派。当年唐敬宗曾派人遍访天下各地的异人高道,至于干什么就不用解释了吧。所以,当时的湖南监军使吕令琮也想完成皇帝的任务表现一二啊,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玄靖,这样的高人异士,正好是皇帝找的人啊。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刘玄靖在衡山乃至整个湖南的名望都算是极高,否则也不会成为地方官想推荐给皇帝的对象。不过刘玄靖却不太想去长安,就对吕令琮表示:“我家里有娇妻美妾,她们舍不得我走,我也舍不得她们啊。”

“您可是得道高人啊,天天住这道观里面,哪来的娇妻美妾啊,拜托编个靠谱点的借口好不好!”

“好吧,我想起来了,大人您看啊,我要是离家在外,我最喜欢的牛肉就吃不到了。”

“你们这道观里天天萝卜白菜的,连耗子都没有,还牛肉呢,骗鬼啊!”

“我都这样了,您看我这样的哪像个得道高人啊,要不您去找我师兄?惟良师兄比我厉害多了。”

“你的三个师兄云游好几年了,我上哪去请他们,这可是皇帝的命令,你要是再推三阻四的不去,小心给你们断水断电!”

没办法,在吕令琮的百般恳求下,最后刘玄靖只好勉强答应,并于宝历二年十二月一日来到长安,见到了敬宗皇帝。由于是带着情绪来的,二人的见面肯定不会太愉快。当皇帝问到了想成仙的事,刘玄靖心里翻了个老大的白眼:“您想多了,您是皇帝,应该清心寡欲,多想想怎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求仙这事太复杂,不符合您的身份。”

要知道当时的敬宗皇帝才刚满十八周岁,您想想现在十八岁的高中生是什么样的?这位敬宗也正是喜欢通宵玩游戏、泡吧、骑马、打球的年纪,你这么说他还能高兴?于是“上不悦而难作”,第一回合——不欢而散。还没等下一回合开始呢,七天后,宦官刘克明等人把小皇帝杀了,然后文宗登基,对牵涉到谋杀案的人,也包括那些僧道都处理了,这就是上面提到的把赵归真他们发配岭南那件事。刘玄靖这个才来了一个礼拜的倒霉道士,却因为没给敬宗好脸色,主要是来的时间太短,反而因祸得福没被牵连进去,如愿被打发回南岳了。直到武宗相诏,刘玄靖才结束了十几年的南岳隐修来到京城,此时他在道教界的声望和地位已经极高,隐隐有上清正宗南岳天台派领袖的地位了。那么第二次进京的刘玄靖在会昌毁佛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旧唐书》《资治通鉴》《总胜集》等史料中记载互有矛盾,有的说他和赵归真一起极力鼓动李炎灭佛,有的则说他劝李炎要从长计较,最好是徐徐图之,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大规模灭佛,因为步子太大容易扯到——嗯要温柔点。具体哪个记载才是事实,我们也只能通过各方面的史料小心分析,大胆求证了,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社科院学者雷闻的观点,就是劝李炎不应暴力毁佛。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对赵归真很是损了一通,但却没有提到过刘玄靖,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和赵归真并不是一路人呢?刘玄靖的确在长安停留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也是皇帝的常客,而且他的身份和地位远远高于赵归真,要说灭佛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根本说不通,所以如果他和赵归真一起鼓动李炎对佛教动手,圆仁应该把他的名字放在赵归真前面才合理,肯定不会忘记把他也损上几句的。另外,也可以从宣宗继位后对赵归真和刘玄靖的不同处置方式上看出一些问题来。《旧唐书》等很多史书记载内容差不多,都是说宣宗诛杀了刘玄靖等十二人,乱棍打死了赵归真,但是综合一些其他史料考证得知,在宣宗继位的时候,刘玄靖已经离京回到了南岳。最初的诏书也的确是要杀刘玄靖的,但由于他此时没在长安而逃过了一劫,重要的是宣宗很快就了解到他和赵归真等人的不同以后,也就赦免了他。据《南岳小录》记载,宣宗继位五年后,852年,刘玄靖才在衡山过世的,所以,感觉他在这次毁佛事件中,的确是和赵归真有很大的不同。大约也是在这一年,宣宗下诏严禁私度僧尼,所以很多史料称宣宗继位后开始崇佛,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对了,还有就是著名诗人杜牧也是在这一年去世的,为什么要提杜牧呢,诸位应该都知道他那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吧?不知道当时道友们的语文老师讲这首古诗的时候是怎么讲的,我记得当时老师大概的意思是说杜牧通过对江南的美景的描写,表达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感悟之情。老师的水平、学生的层次、历史背景的了解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对这首古诗的理解,特别是杜牧生活的晚唐的敬宗、文宗、武宗时期的社会环境、佛教的兴衰及杜牧的人生经历,忽视任何一方面都可能造成对这首古诗的理解的偏颇。如果结合杜牧对梁武帝的评价,“到国灭饿死不闻悟”,或许可以体会一些杜牧对佛教、晚唐国运的忧虑和一个儒家的家国情怀吧。当然,会昌毁佛事件背后,除了赵归真和刘玄靖以外,还有其他的道士的身影,就不再一一说了,主要是这几个道士的资料同样都不多,也过于散乱。但在整个会昌毁佛事件的前后,道教的影响绝对不可忽视,就算不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或者说是关键的助攻作用。好了,李炎发动毁佛行动的原因、背景就大概交代完了,有些纯属个人观点,禁不起道友们拷问的,我这一说,您就一听吧。下一章就讲毁佛的具体过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战国明月 唐朝好相公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进击的石头 林氏水浒 浴血兵魂 大秦:寒门小娇妻 欧洲我为皇 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魏延的种子三国